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帕累托的社会学理论在社会学研究中独辟蹊径,将非逻辑行为界定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将逻辑行为划归到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在帕累托的社会学巨著《普通社会学纲要》中可以看到,他的社会学核心思想是剩余物。这一概念是他分析从个人心理到社会历史过程的起点,也是他用以连接个人与社会的桥梁。在对帕累托通过《普通社会学纲要》反映的社会学思想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尝试论证他如何用非逻辑行为构建个人与社会的桥梁,并分析帕累托的社会学理论对社会学方法论作出的贡献,即如何使社会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工业产品的生产一旦出现了市场失灵,其产量就会偏离帕累托最优水平;同理,人力资本投资如果存在市场失灵,那么,产量也不会实现帕累托最优。尽管度量人力资本还存在着技术困难,但只要正确认识并消除了市场失灵,做到既定资源投资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上的边际报酬相等,帕累托最优水平的人力资本投资量仍可能实现。该文在全面认识人力资本市场的失灵后,从新古典主义、新兴古典主义、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角度出发,分别给出了消除市场失灵,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帕累托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市场价格离散度的收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随机鞅理论分别从基于可得信息集和完全信息集这两个角度深入地探讨了资本市场的信息有效性与资源配置最优性和次优性。在理性预期和交易成本为零的假定下,其基本结论有四:一是资本市场(条件)有效等价于事后帕累托最优,资本市场完全有效等价于事前帕累托最优;二是资本市场事后帕累托最优的充要条件是信息强对称;三是资本市场事前帕累托最优的充要条件是信息强对称和信息强完全;四是不满足信息强对称的资本市场一般只能实现事后帕累托次优,而不同时满足信息强对称和信息强完全的资本市场一般只能实现事前帕累托次优。最后,根据上述观点提出了实现资本市场完全有效或事前帕累托最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和分析了经济的一种市场交换过程,试图为一般均衡理论找到现实世界的交易基础。文章证明了以下结论:(1)在一定条件下,商品交换会形成稳定的均衡市场,而商品交换的一般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的交换结果;(2)个人主观的商品价值判断通过商品交换形成一个客观和统一的商品价值判断;(3)重复交易的预期会使一般交换结果成为一般均衡的交换结果。因此,商品价格是由经济主体自由的商品交换形成的.这为现实交换和一般均衡理论搭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和分析了经济的一种市场交换过程,试图为一般均衡理论找到现实世界的交易基础。文章证明了以下结论:(1)在一定条件下,商品交换会形成稳定的均衡市场,而商品交换的一般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的交换结果;(2)个人主观的商品价值判断通过商品交换形成一个客观和统一的商品价值判断;(3)重复交易的预期会使一般交换结果成为一般均衡的交换结果。因此,商品价格是由经济主体自由的商品交换形成的.这为现实交换和一般均衡理论搭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6.
理解真实世界各种现象和行为之道,在于寻找影响成本和收益的约束条件。考虑了所有的约束条件,经济总是有效率的,边际收益总是等于边际成本,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没有分离。现实中,帕累托改进是不存在的。帕累托改进要求约束条件不变,那些所谓的帕累托改进其实伴随了约束条件的改变,因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帕累托改进,也就不能成为无效率的理由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我们所研究的总量消费者剩余方法。我们将老子的"为而不争"对应为市场经济的优化原理,定义为老子第二原则。老子第二原则在个人水平上的实现使市场有效率并达到个人水平上的帕累托最优。而老子第一原则"天之道利而无害"对应于帕累托改进,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由于自由市场不能自动实现最优收入分配,遵循"老子第一原则"的最大可能的社会进步的实现超越于自由市场力量之外。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随机鞅理论分别从基于可得信息集和完全信息集这两个角度深入地探讨了资本市场的信息有效性与资源配置最优性和次优性。在理性预期和交易成本为零的假定下,其基本结论有四:一是资本市场(条件)有效等价于事后帕累托最优,资本市场完全有效等价于事前帕累托最优;二是资本市场事后帕累托最优的充要条件是信息强对称;三是资本市场事前帕累托最优的充要条件是信息强对称和信息强完全;四是不满足信息强对称的资本市场一般只能实现事后帕累托次优,而不同时满足信息强对称和信息强完全的资本市场一般只能实现事前帕累托次优。最后,根据上述观点提出了实现资本市场完全有效或事前帕累托最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霍姆斯特姆所做贡献的基础上认为团队生产问题在本质上等同于囚徒困境问题,并指出霍姆斯特姆的实施强制契约的解决方法存在逻辑漏洞,在现实社会中一般是无效的.本文依据社会经济人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定义了团队生产的合作战略博弈空间,合作战略博弈空间的均衡极点(即个人效用最大化点)就是团队生产收益分配博弈的纳什均衡解.如果个人收益的总和等于集体收益的最优值,那么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就达到统一,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即不存在道德风险;反之,则说明存在道德风险.并给出了在团队生产中通过改变合作战略博弈空间达到帕累托最优的一个特例,指出了科学合理地改变合作战略博弈空间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鞠建东 《经济学》2003,2(3):509-530
本介绍我们所研究的总量消费剩余方法。我们将老子的“为而不争”对应为市场经济的优化原理,定义为老子第二原则。老子第二原则在个人水平上的实现使市场有效率并达到个人水平上的帕累托最优。而老子第一原则“天之道利而无害”对应于帕累托改进,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由于自由市场不能自动实现最优收入分配。遵循“老子第一原则”的最大可能的社会进步的实现超越于自由市场力量之外。  相似文献   

11.
市场外部性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传统的以一般瓦尔拉斯均衡为代表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对整个经济活动的协调与组织都可以依靠那只“看不见的手”来不受干预的发生作用。只要存在完全竞争,生产和消费就能根据价格信号作出决策,并能实现最有利的结果,资源能被投入到最有价值的用途上去,个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的结果也使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这时的资源配置就称为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配置。在瓦尔拉斯的完全竞争模型中,权利是完全界定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在均衡受到干扰时,新的均衡会瞬时出现,因此不存在失败交易(在非均衡价格上的交换)。在这样的逻辑下,完成一笔交易不需努力,只要支付适当数量的现金就行了,单是价格本身就可以把资源配置到它们最高价值的用途上,从而,一些协调及组织经济活动的制度和组织被置于无中轻重的地位,政府除了建立一个保证市场交易能够得以执行的法律体系以外,没有太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对土地市场均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土地市场的微观模型和帕累托次优条件下的土地供给模型所进行的分析,农民经济利益的损失是可以通过市场行为来弥补的。我们可以将政府投资于征用土地的基础设施费用计入土地的销售价格,将房地产开发商投资于征用土地的基础设施费用计入开发成本和销售价格,按照市场行为运作,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能将此作为城市政府占有农民土地收益的理由。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投资并非多多益善,它有一个合理的限度,即人力资本投资存在一个帕累托最优的水平。该文认为既定资源在物质资本投资上的边际报酬与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边际报酬相等,且人力资本给每一个厂商带来的边际报酬相等时,人力资本投资便实现了帕累托最优。这就要求全社会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上的投资齐头并进;并且,只要政府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不超过帕累托最优水平,则个人的自利行为就会自动地填补"帕累托缺口"。  相似文献   

14.
社会规则常常会自发产生和自我维系;应用演化博弈论,可以将这类社会规则解释为由有限理性和具有反思能力的个人之间的长期重复博弈内生的纳什均衡博弈规则;如果坚持“个人仅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个传统的经济学假设,则个人之间的长期互动并不一定能演化生成帕累托最优的、可自我实施的社会规则;要应用演化博弈论对社会中长期稳定存在的、有效率的习俗和传统做出恰当和充分的解释,有必要在分析个人行为时引入亲社会的(非自私的和促进其他人福利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利润最大化”和“帕累托最优”是西方经济学追求的最优境界,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追求目标,但阿罗不可能定量认为,由于无法由个人的偏好函数综合出社会福利函数,因而,在单纯的市场机制下,“帕累托最优”形式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是不可能实现的;赫姆斯特姆不可能定理则认为,在一个“预算平衡”的团队中,“利润最大化”和“帕累托最优”是相矛盾的,经济与管理的实践也已经证实了这两个定理。作者试图提出一种通过对经济制度作出调整来解决这两个“不可能”问题的思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如何处理“效率”和“公正”的问题作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林炜 《经济论坛》2008,(7):74-77
一、环境税收的理论分析 (一)外部效应与帕累托最优配置 一般均衡理论所揭示的重要原理在于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经济行为会发生相互影响或相互冲突.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的行为,构成一切其他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个"约束条件"或"经济环境".但市场均衡理论的特征在于它所考察的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都是通过市场,借助价格发生的.  相似文献   

17.
石贵发 《现代财经》2002,22(1):20-23
自从科斯在《企业的本质》提出交易成本以来,传统的经济学一直用这一理论解释企业代替市场的原因,本文试图把科斯近理论用来解释帕累托效率和经济制度变迁的理论,说明在交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现的经济只能达到帕累托“次”优,而非理想中的帕累托最优;同时,交易成本的存在也会延缓制度的变迁,从而不能实现理想的制度演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帕累托改进原理内在逻辑的分析,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的讨论,在肯定阿马蒂亚·森对帕累托最优原理适用于"从地狱到天堂"的质疑具有合理性的同时,认为帕累托改进原理具有巨大的普适性,"从地狱到天堂"的景象应通过,也可以通过帕累托改进而加以避免.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就中国经济改革如何调整帕累托改进的选择方向,努力实现社会和谐,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资本主义的基础是竞争,而社会主义的基础则是合作。然而,虽然过去相关研究所提出的市场社会主义精确模型足以用来估算和讨论经济均衡,但这些模型从未将生产合作(或者更普遍地说,所有涉及经济行为的合作)纳入其中。因此,引入一种康德主义的经济最优化方案,对个人在劳动和投资决策中的合作进行建模,就与那些满足于纳什均衡的最优化方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证明,只要满足以下条件:除去工资和租金,剩余利润将不再分配给股东,而是按照对公司的贡献分配给工人和投资者,通过康德主义最优化方案建模得到的“合作均衡”总是帕累托最优的。因此,公司的全部产出都被分配给生产要素所有者,且不存在股东,就会实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20.
市场失灵会使得资源配置的效率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是新古典理论的结论;不仅如此,市场失灵还会影响到企业的创新方向和创新数量,导致全社会该产生的创新可能创新不够,不该产生的创新却层出不穷,从而降低资源配置的长期效率;针对市场失灵的不同类型,政府只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就能够正确引导企业的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