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上个月,拜访一位已在服装业做得颇有名气的老朋友。那天推门而入他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却是这么一幅情景:  相似文献   

2.
潘霖 《轴承工业》2004,(10):10-12
1998年3月18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唐中文来人本集团视察。在人本轴承生产现场,他说:“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本集团执行得很有特色,员工的素质好、责任心很强,5S现场管理做得很不错。”  相似文献   

3.
首席执行官的角色正在转变,世界各地的CEO讨论成功带来的游戏规则。如今,CEO的工作有了新的趋势:CEO必须做得更多,做得更快;更多的CEO具有学徒身份;CEO绩效不佳不可原谅;越来越多的CEO不再兼任董事会主席  相似文献   

4.
战略其实就是关于集中的艺术。这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十年前,我在彼得·德鲁克先生的帮助下创办了今天中国的“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有一次我去见他,在讨论了学院的发展计划之后,他对我说:“你看上去很疲劳,我发现你总是同时在做好几件不同的事情,而且每件事都亲力亲为。这样下去,可能是每件事做得不错,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摩配》2007,(6):58-59
一、徐州公司的管理者 话说吕布失业已有半年,他听说刘备开了一家徐州贸易公司,生意做得不错,就前来求职。刘备看到吕布的求职信,高兴得不得了,对关羽、张飞说:“吕布这个人,业务能力很强,我想请他担任副总经理,主管销售,你们觉得怎样?”  相似文献   

6.
何菲 《IT经理世界》2013,(20):62-64
作为半个互联网人的龚晓明医生曾经有两个客户:妇产科医生群体、接受医疗和科普服务的患者。未来,他希望超越互联网,为两者做得更多。 中国著名三级甲等医院副主任医师,这是龚晓明为患者熟知的第一个身份。今年夏天,龚晓明在微信朋友圈里宣布了自己的新动向。这位曾经的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已转战上海第一妇婴医院。在此之前,他曾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写了《中美医疗差距在哪里?》一文。拥有近20万粉丝的他,之后曾转发这篇文章,提示关心他动向的粉丝们:“如果看了我这篇文章的,也就知道我以后大概想要做些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7.
作为东华大学的老教授,丁辛今年整整60岁了。在东华大学,像他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师已经不多,在教师这个岗位上他辛勤耕耘了30余年。在丁辛看来,能够获得2013年度纺织之光教师奖这个荣誉“算不上多大成就”,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但他还是风趣地说:“能获奖也是件蛮合算的事。”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个公司的成功,很多人都可以在事后做出像模像样的总结。但毫无疑问,在事前的预见和逻辑要比这些事后总结有价值得多,靠谱得多。嘉丰资本的简江在2008年就到处跟人说:极度看好优酷。我跟他细聊了具体看好的原因。权当作一个商业预测的真实标本。  相似文献   

9.
近日,与一公司老总某总闲聊细节管理的话题时,他很得意地向我讲述了他如何将一位山区来的懵懵瞳懂的小女孩训练成按标准化流程操作的职业化保姆的心得体会。听后颇有点想法,不禁联想到压力最大、工作做得最多,也是做得较不理想的企业安全管理,细一思量真有类似之处。  相似文献   

10.
吴迎秋 《董事会》2005,(12):46-49
丁磊接任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10个月,给媒体的感觉比较低调。有人说,刚上任不能多说:也有人说,前任干得很出色,丁磊很难“说”。上周,在上海,丁磊再次与记者坐到了一起。这次是我听他讲得最多、也是最系统的次。丁磊将他这次的改变解释为“自我加压”后得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前些天我遇到一位记者朋友。我问他过得怎样,他说不怎么样。他刚经历了第三次升职失败,感觉自己不受赏识,正怀疑自己是否该放弃一切。 但他又接着说,每当他对工作感到厌倦时,他就会做一件事——观察别人怎么工作的。 他在火车和飞机上偷看那些上班族发送电子邮件,钻研电子表格,还偷听他们聊天。结论总是无一例外,且无可争论。人们的日常工作内容总是无聊到让他毛骨悚然。不管当记者有多糟,跟其他行业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  相似文献   

12.
王琳 《现代班组》2008,(2):36-36
三年前,我在一家文化公司工作。部门有十多人,以年轻人居多,大家相处得还算愉快。只是有位40多岁的男同事,说话、做事处处跟我作对。我很纳闷儿: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好,让他对我如此反感?  相似文献   

13.
我是谁     
一位做品牌营销近二十年的资深专业人士最近陷入心理危机。他突然开始质疑起整个的职场生涯。用他的话说:“你是做媒体的,人家提到你会说,这是哪家媒体的,很对啊。可是我呢?人家一提到我就说,你是那个做啤酒的,或者,你是那个做可乐的,可是我不是他们公司的。这么多年,我到底在做什么?”我惊讶地看着他:“照你这么说,奥美、电通的人不是得天天去看心理医生?”  相似文献   

14.
萧栋 《中国纺织》2006,(8):142-145
也许是因为有着太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刘立进显得很淡定从容.故事娓娓道来.仿佛诉说一段从不曾忘却的历史。他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精力充沛、不知疲倦.言语间很睿智、很有张力。记者透过与他的交谈.分明感受到他有一种平和的心态.流淌出让人敬服的人格魅力,不由得想起那副著名的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际云卷云舒。”不知这是不是他取得今天成功的缘由。 借用刘立进的部下王海峰先生对他的评价.就是“刘总很与众不同.让他人非常愿意跟随他.从进来的第一天起.他就对我非常热情和尊重。刘总的生活很简朴.很审慎.他做节约型的产品,首先他自己就是一个很节约的人,跟他一起干活。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他儿子刘磊就亲口对我说:‘这辈子我最敬佩的就是父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厚柱历来是个行事低调的人,他和其他的江淮汽车领导一样,做得多,说得少。但在2010年1月6日的媒体和金质用户见面会上,他很少有地主动告诉大家,"近来心情不错"。心情好的原因有二:一是业绩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6.
<正> 一位父亲正跟他7岁的儿子讲睡懒觉的坏处。最后,他做结论说:“记住,鸟儿只有起得早,才能捉到虫子。”  相似文献   

17.
走进心理咨询室的隋先生三十出头,在某企业的一个部门任副职。可他觉得按自己的学历、能力,应该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8.
大公司是大手大脚要大派头当败家子,还是严细管理打小算盘做创业者,回答显然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报载,张巨声是全国驰名企业安徽美菱集团公司的董事长。这样声名显赫的人物却有一个“坏毛病”,爱打“小算盘”:从皖到沪,他坐的是朝发夕至的火车,既省钱,又不误工作;每天下班,他走得很晚,从四楼走下去,留心关掉未熄的灯……在他的带领下,全公司节约之风盛行,一年下来,节约了3300万元。异曲同工的是,湖北东风金狮轮胎有限责任公司4名普通工人在两年时间里为企业创造了不寻常的效益,修理各种阀门1000多个,价值达96.8万元,相当…  相似文献   

19.
李刚 《现代班组》2011,(3):16-16
【编辑留言】班长李刚,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他所在的这个班组,这样做,他好像还不太高兴…… 评论唐陶:"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了嫁衣……"到现在我才弄明白,原来是李刚班长做的嫁衣!蓝天:别扯了,好歹你不还弄个名头吗,我呢,干得也不错,可到头来啥也没有,对了,改天我跟主席沟通一下,也弄个"蓝天班"咋样?  相似文献   

20.
柏唯良 《IT经理世界》2009,(17):106-106
你能让你的公司因不做什么而变得出类拔萃吗?威廉教士是13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他提出了一条著名的科学思维原理,因为他出生于爱尔兰的奥卡姆,故人称“奥卡姆剃刀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一个更常见的说法是:少即是多。根据奥卡姆剃刀论,一个科学解释所依据的事实和假定越少,就越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