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织机构代码最主要的特点即其统一性和唯一性。统一性体现了它的标准化特点,是全国统一标准的八位代码和一位经统一算法计算生成的校验码,并制作条码标识;唯一性要求每一组织机构的统一标识代码是终身不变的,并且各组织机构的代码各不相同,各组织机构的名称也必须彼此相异,这集中体现在代码工作中一惯强调的代码数据库中必须消灭重名重码的工作准则。组织机构申办统一标识代码工作,从1989年开始试点、1993年在全国开展以来,已经有约700万户组织机构申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代码数据库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是我国最大…  相似文献   

2.
组织机构统一代码(以下简称代码)标识制度的实施,在我国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业已形成了近千万家组织机构的基本信息数据库。这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实现社会现代化管理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社会应用还有很大的局限,本文就如何拓宽代码信息数据的社会应用,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健康地发展,在提高统一代码标识信息数据的可靠性、应用的方便性及创建社会应用氛围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党鹏 《质量跟踪》2003,14(4):4-5
1989年11月7日,前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发布了《全国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编制规则》国家标准1990年4月17日全国企事业社团统一代码标识制度领导小组成立。1993年7月工作正式移交前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在全国成立44个省、市级代码管理机构,3000多个地(市)、县(市)级代码登记和证书颁发机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作体系.1997年3月24日李鹏总理主持召开143次国务院总理办公会,会议;决定:完善《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再次公布;起草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条例,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全国组织机构代码一律使用IC卡。陕西省代码工作于1993年起步,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担负着全省组织机构代码的赋码、发证、管理,以及代码信息系统的建立、维护和信息服务工作。代码标识以其惟一性、终身性的特点已广泛用于财税、金融、海关、统计、车管、社会保障等部门,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996年出台的《陕西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使代码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2000年11月全省代码计算机实现了网络化,并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所属的国家代码中心联网,从而保证了陕西省代码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实效性:目前全省(不舍西安市)已给16万个组织机构赋予了代码。陕西省代码数据库已成为国家基本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中重要的基础数据资源。文章通过分析各部门对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建立面向终端应用、系统应用和数据库应用等模式,并对服务模式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自1989年在全国实施组织机构代码标识制度以来,我国已经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代码分级管理体系。目前,已对全国700多万个组织机构赋码,代码在税务、金融、社会保障等诸多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代码信息数据库也已初具规模,但是还远不能满足代码工作的需求。组织机构代码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求处理大量的信息。代码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建立准确性高、实施性强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1代码网络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1.1领导普遍支持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离不开领导的支持。随着代码事业的不断发展,愈来愈多的代码机构…  相似文献   

6.
张金霞 《大众标准化》2005,(12):I0013-I0013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组织机构代码数据质量强化质量管理工作会议》和《全省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清理整改工作会议》精神,晋城市质监局于2005年9月26日召开了《全市组织机构代码数据整改工作会议》。经省代码管理中心核查我市的问题数据3932条,围绕这次整改工作,该局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7.
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经过9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800多万家组织机构的信息数据库,已成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平台。组织机构代码作为我国进行经济建设和实现社会现代化管理的基本信息,已成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代码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使用层次的不断加深,发挥的作用也日趋重要,特别是一些地区通过立法强化了管理的力度,组织机构代码的作用尤为突出。组织机构代码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是代码工作生命价值的关键。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一靠全国县以上办证机…  相似文献   

8.
198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全国组织机构统一代码标识制度。组织机构代码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步形成了赋码颁证、数据管理、推广应用、质量保证、网络与数据库、科学研究、协调宣传、后勤保障、人员管理等多个子系统。在这些子系统中,人员系统是从事代码工作的主体。对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人员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是代码工作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代码事业的成败。本文试对组织机构代码系统的人员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肖平 《企业标准化》2004,(10):24-26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的发展已有十来年的历史了,从最初的宣传发动、建立代码基础数据库到目前组织机构代码在全社会各部门的广泛应用,许多的代码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经过不懈的努力,从县、市(地区、州)、省(自治区、直辖市)到全国组织机构代码中心已建立起了组织机构代码数据网络系统,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几大信息数据库,在银行、税务、车辆管理以及统计、社保、海关、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国家安全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对全国全体代码工作者而言,是充满挑战与享受胜利喜悦的一年。在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代码中心)的统一规划、统一部署下,至年底,除西藏、贵州部分地、县还未联网外,全国其他省、市、县的代码工作网络工程已完成,形成了全国省、市级 44个动态的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网络系统的建立,既是代码工作迈上新高度的标志,同时更是我国信息化工作取得的又一次重大成果。  组织机构代码网络工程的迅速实现,首先得益于代码工作者认识上的统一与各级领导的坚决支持。长期以来,人们对代码工作一直存…  相似文献   

11.
“组织机构代码”就是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颁发的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标识。为了提高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加快实现社会管理科学化的进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统一代码制度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我多代码工作于1993年正式启动,到目前为止共有106个办证点,已完成了对自治区机关、事业、企业、社团等组织机构代码赋码18万户。在国家代码中心的统一部署下,全区组织机构代码网络系统于2000年底联网。广域网建成后,实现了代码数据网上集中赋码模式,代码数据库质量有了…  相似文献   

12.
组织机构代码是根据国家标准编制,赋予组织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始终不变的法定标识,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信息,一直是支撑国民经济各类信息流动和传递的重要纽带,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组织机构代码也是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数据库中“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里必不可少的重要信息载体,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3.
10年前,我国决定建立和实施组织机构代码标识制度。经过10年来的艰苦努力,已为700多万多个组织机构赋了码,颁了证,组织机构代码已在政府许多部门得到了应用。可以说,这一制度已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实施组织机构代码标识制度,就是利用国际上先进的编码方法,用8位无含义的数字本体码和1位校验码来标识一个单位,从而保证每个组织机构标识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和准确性。在代码申办登记过程中,按统一格式采集了每个单位的相关基本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信息数据库。这不仅为政府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服务,并…  相似文献   

14.
组织机构代码工作经过20年的发展,从开始的数十万条数据到现在千万级的国家基础性信息数据库;从创业初期积极赋码颁证,扩大代码覆盖率到现在强化数据质量,加强部门问以数据库为基础的信息交换工作,实现了由“证”到“库”工作思路的转变,这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组织机构代码的广泛应用,对代码数据库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1999年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00年,各地组织机构代码的重错码率必须降到万分之一以下。要想保证数据库质量,就必须保证组织机构代码的工作质量。而保证代码工作质量的关键之一,就是切实加强地方代码工作的分级管理。1地方代码工作分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开展10年来,全国基本上实行四级(中心→省→市→县)和三级(中心→省→县)管理模式。地方管理也基本采用省→市→县三级和省→县二级方式。这两种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代码是涉及全社会各方面的一项信息工程,国务院信息办已确立以全国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国家四大基础数据库之一的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简称法人库),进一步推动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与发展。晋城质监局把代码年检作为便民工程进入晋城市人民政府行政大厅办理业务,在该项工作中坚持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受到全市社会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17.
由于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信息具有唯一性和时效性,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状况,是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网络互通互连、信息共享的纽带和桥梁。因此以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信息为基础,以组织机构代码为标识,衔接多个业务部门的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对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水平起重要的技术作用。文章基于这种需求,详细论述了基于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信息共享的质监业务信息平台的功能结构、系统构架和技术实现。并且描述了现在已经建成信息平台的运行效果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8.
在全国建立统一代码标识制度,是国务院以国发[1989]75号文件批复的。继在全国部分省市试点后,1993年在辽宁省开展。1997年1月29日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辽宁省信息技术标准化监督管理条例》。至此,辽宁省组织机构代码工作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组织机构代码是根据国家有关代码编制原则编制的,赋予依法成立的组织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法定的代码标识。目前,辽宁省已累计发放企业组织代码48万户。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在以下行业得以应用:银行开户、银行贷款、统计报表、税务登记、车辆牌照、海关业…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于1989年批转了国家技术监督局等10个部、委、局《关于建立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统一代码标识制度的报告》,在我国实施组织机构代码标识制度。同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了GB11714-89《全国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代码编制规则》,1997年又将此强制性标准进行了修定,为这项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技术规范,有效地启动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工作。近10年来,代码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经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代码管理机构,各级代码信息数据库已初具规模;对700多万家组织机构赋予了代码,采集了基本信…  相似文献   

20.
企事业代码数据项目及数据库的动态管理大庆市技术监督情报所赵孔亮,金士宽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机关(以下简称企事业单位)代码标识制度在我国实施已有三年了。在各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努力下,全国已基本建立了这项制度,并在某些领域得到应用。但由于它是一项全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