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千 《商界名家》2004,(9):86-88
短短14年.“体操王子“成功完成了从一名优秀运动员到亿万富豪的转变.如今,李宁已经成为中国本土体育用品行业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并且在本土市场也已经有能力和来自国际市场的世界巨头耐克、锐步.阿迪达斯等品牌进行抗衡。尽管如此.公司在过去14年中的发展仍有很多败笔。  相似文献   

2.
对一款肩负重任的新车型来说,如果市场上不能达成一定的销量,那么品牌都有被淹灭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张伟靖 《新财富》2014,(6):62-66
外资日化巨头全方位布局中国,本土企业凭借细分小品类抢占市场。虽有露华浓败走中国市场以及欧莱雅砍掉表现不佳的品牌,外资绝对领先中国日化市场的态势并未改变。但从小护士到美即,本土品牌已有质的提升。一方面,随着外资品牌摸准中国市场的脉搏,被收购本土品牌的命运将更为乐观,另一方面,本土品牌也开始凭借自己的力量努力对接资本市场或吸引更多的财务投资。  相似文献   

4.
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由原来的产品竞争转为市场营销竞争。欧莱雅在中国市场既面临国际名牌的竞争,又得应付国内本土品牌的进攻。在这双重挤压下,欧莱雅凭什么傲视群雄?  相似文献   

5.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的品牌也不是一出生就是国际巨星的。具体到体育用品行业.阿迪达斯和耐克也是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从本土的一线城市到乡镇市场.之后结束本土市场的快速成长期,开始海外经营。那么到了中国会复制当年的成功经验D-57中国的体育品牌是不是也会依葫芦画瓢?体育用品业是否到了“上山下乡”的好时机呢?  相似文献   

6.
张文爱  刘莉 《商场现代化》2007,(5S):246-247
品牌营销是企业经营制胜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国际市场上品牌营销的重要作用和当前我国企业品牌营销现状的分析,分别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方面提出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展品牌营销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汽车厂家和经销商的试乘试驾活动部局限于某一个品牌或某一个车型,加上消费者多数对汽车并不十分了解或对某个车型存有偏见,以及目前市场频频推出新车型不知如何选择的情况,9月10日,由都市汽车网与BTV-7《我爱我车》联合主办、主流媒体特别支持、联合北京各汽车品牌经销商共同举办的首届“一天选中爱车”大型试乘试驾活动,在北京顺义东方龙国际赛车场火热展开。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海外市场中,乌克兰包括东欧市场俨然已成为中国家电企业的新沃土。伴随着东欧经济的复苏,当地消费者购买力不断增强。同时,乌克兰本土家电品牌基本是空白,其家电产品几乎均是靠大量进口满足本国需求。这为国外家电品牌提供了充分的市场准入理由,因此日韩、中国的家电品牌纷至沓来。不过,由于中国家电品牌的价格优势,日韩品牌几乎失去了与之竞争的实力。  相似文献   

9.
《新财富》2008,(2):108-111
目前奢侈品业各大子行业的渠道铺设路径出现了较大分化。在钟表和钢笔等中国产品缺失的领域,国际巨头运用更为准确的市场和文化定位“精准推广”;而在烈酒、珠宝和服饰等中外产品共存的领域,奢侈品巨头开始布局中国本土“奢侈品”。这也让我们看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成为培育本土奢侈品牌的沃土,本土企业缺的是国际奢侈品巨头运作品牌的经验与手段。  相似文献   

10.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伴随着体育用品市场的井喷,以晋江品牌为代表的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实现了超常规发展。然而,2010年末李宁公司订货量下跌与关店整合,引起了业界对本土运动品牌发展的深层次思考。市场观察人士普遍认为,李宁公司订单的减少只是一个导火索,市场做出强烈反应,是因为担心本土运动品牌以新开门店增厚业绩的方式碰到了“天花板”,本土运动品牌如果不改变多年来一成不变的发展路径,将很难突破成长瓶颈。  相似文献   

11.
郑彦 《销售与管理》2006,(10):42-45
美国营销专家Larry Light在分析21世纪的营销趋势时曾经说过:“未来的营销将是品牌的战争一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而目前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恰恰是缺乏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知名品牌。” 今天的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是成本优势和产品优势,而品牌竞争力较弱。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的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足10%. 因此.如何建立中国品牌的高品质形象,快速扭转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低质低价的印象,已成为考验中国企业家最棘手的难题之一。 来自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KGSM)的三位洋医生走进本期《对话》,与本土专家一起为华旗资讯总裁冯军先生的“爱国者”作一个细致的诊断,一起探讨中国品牌在走向世界舞台中的优势和劣势,在追求利润和选择品牌过程的两难境地中如何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国际奢侈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意味着国际奢侈品行业在中国的市场上孕育着巨大的商机。奢侈品的价值衡量标准、目标消费群体等都与一般商品不同,因此,奢侈品品牌的营销管理也需要特殊对待。本文以成功进入国际奢侈品行列的意大利服装品牌Giorgio Armani、法国珠宝品牌Cartier、瑞士手表品牌Patek Philippe为例,描述其占领国际市场的发展规律,以为中国本土奢侈品牌的发展为鉴。  相似文献   

13.
俞先豪 《广告导报》2004,(10):122-123
奥运的一场热战,其中几个项目的夺冠特别引人注目与深思:110米男子跨栏、女网双打,中国人已经开始玩转外国人的游戏。不过值得深思的是:个别运动员表现突出,是否同时就能打造出整体“中国运动家”品牌特有形象7尤其即将到来的“2008北京奥运”,在这个国际竞争机会面前,中国品牌如何借势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7面对许多外资品牌逐渐挥军登陆中国,中国品牌在本土国际化市场中,如何保住既得利益7同  相似文献   

14.
引言 本土销量第一的博通饼业,摒弃旧有的产品诉求,提高了档次,提升了价位,销量增长40%,并率先进入一块没有竞争对手的细分市场,成为本土饼业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5.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民族品牌展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近几年一些民族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出色表现,让国人信心十足,但同时也让一些国际强势品牌开始“过分地关注”本土企业。所谓“过分的关注”是因为洋品牌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对民族品牌实施打压,给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带来莫大的阻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与本土品牌形成激烈竞争,导致中国化妆品市场基本被国际品牌分割。国际品牌已占据国内化妆品市场销量的近60%,同时还占有90%的市场利润,从而形成高端化妆品市场被外资品牌垄断,低端市场为国产品牌底价拼杀的市场格局。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国本土化妆品品牌也有另辟奇径、强势崛起、进军国际市场的典型代表者: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创立的民族护肤品牌佰草集。它不仅是我国第一套中草药中高端市场的护肤品,而且是本土化妆品牌中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品牌,其开拓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文爱  刘莉 《商场现代化》2007,(13):246-247
品牌营销是企业经营制胜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国际市场上品牌营销的重要作用和当前我国企业品牌营销现状的分析,分别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方面提出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开展品牌营销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京城,以前只有物美、京客隆等本土超市,家乐福、沃尔玛等洋超市以及国美、苏宁、大中等家电卖场竞相圈地连锁,如今百盛、蓝岛、翠微等老牌百货商场及晨曦等新兴百货商场也纷纷走出原址,在京城周边不断“布点”,走上了连锁之路。品牌、管理、服务的充足准备正让翠微、蓝岛等百货名店不再“一枝独秀”,但能否“遍地开花”,还要看企业自身的品牌是否真正能抗得起市场的风浪。  相似文献   

19.
于文 《网际商务》2011,(5):69-69
伴随着体育用品市场的井喷,以晋江品牌为代表的中国本土运动品牌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久前,运动品牌贵人鸟在福建晋江召开2011年度冬季新品订货会,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3000多名代理商、经销商见证了新一季产品带来的惊喜与震撼。贵人鸟还宣布正式启动公司未来3年发展的“快战略”,与代理商、经销商共同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20.
余言 《中国品牌》2013,(5):26-28
随着中国的“第一夫人”彭丽媛随同出访俄罗斯、非洲等地时,身穿中国本土服装品牌亮相,原本小众的中国本土高端定制品牌一夜走红,“例外”、“无用”等不太为大众所知的品牌迅速被推到聚光灯下,服装高端定制也成为热门话题。连带效应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