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资产减值核算的国际比较 (一)我国目前对资产减值核算的有关规定 1998年开始执行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财政部文件规定,公司应计提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四项准备金)。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均应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共八项准备。  相似文献   

3.
一、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分析1资产减值范围与现行制度不同。(1)现行制度的相关规定。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收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委托收款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4.
一、从资产的定义的角度来看 1.新制度针对我国企业当前普遍存在的资产虚增现象,进一步扩大了谨慎性原则的实用范围。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原来《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等四项准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这四项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其分别是: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恰当地运用谨慎原则,  相似文献   

6.
一、资产的八项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资产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其分别是: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长期投资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晶、库存商品等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对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的委托贷款减值准备。除了货币资金、应收票据、预付账款、长期待摊费用等外的资产均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7.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存货、应收账款、委托贷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小企业会计制度》中仅要求小企业对短期投资、存货及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跌价准备)。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小企业只对流动的资产提取了减值准备,这是因为考虑到长期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较难确定及计提长期资产减值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等情况。如果一个小企业当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查后认为同定资产已经贬值,应计提5万元的减值准备,如果选择执行了企业会计制度,那么应列为当期的营业外支出,利润因此减少5万元;如果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不对同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8.
1999年底,财政部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紧接着中国证监会又公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做好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类股份公司根据《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我国对境外上市公司、H股、B股公司的提取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以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要求,计提相关资产的损失准备,同时要将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扩大到其它应收款。这一改革,使会计的“谨慎性”、“配比性”、“权责发生制”等原则得到进一步体现。  相似文献   

9.
一、从资产的定义的角度分析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1.新制度针对我国企业当前普遍存在的资产虚增现象,进一步扩大了谨慎性原则的实用范围。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原来《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等四项准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这四项减值准备。而且,在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企业自主选择的余地更大,如对于坏账准备,  相似文献   

10.
“四项计提”是指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包活对存货跌价损失、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的提取。它是会计核算中稳健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和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法的具体运用。自1998年1月1日财政部颁布实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来,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定,对该制度的完善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其中以财会字[1999]35号文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实施范围等会计处理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所有上市公司计提四项准…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方法,财政部2001年制定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其中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做出了新的规定,除新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之外,对坏账准备的管理又有了一些新的规定。这对于进一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规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坏帐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提取的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这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产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梁杰  赵莉  武华 《经济论坛》2007,(5):114-116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逐渐摸索出适合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的会计准则。在资产损失方面,通过不断改进,也历经了几个阶段。我国在1998年之前执行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对于上市公司资产损失准备金的计提,规定简单,缺乏强制性的要求。财政部1998年初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第一次对资产减值政策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对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存货及长期投资提取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金,但其提取方法、提取比例等由公司自行确定。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2001年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对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加了对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等四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002年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减值做了详细的规定,这些准则都允许资产减值转回。直至近期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称新准则)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不包括存货、投资、建造合同资产、生物资产及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这一准则的出台将抑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14.
吴玲玲 《经济师》2000,(10):39-40
1998年 ,财政部在新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中要求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在境内发行外资股公司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计提坏账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以下简称“四项准备”)。 1999年 ,财政部又在“新制度”补充规定中要求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计提“四项准备”,由原先自愿披露改为强制披露的方式。财政部这一举措表明我国在逐步规范财务报告的进程中 ,日益重视资产价值的实际状况 ,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为人们所关注。但是 ,这一“四项准备”规定采取了“一刀…  相似文献   

15.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按其预计损失金额预先确认损失并计提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8项,涵盖了企业除货币资金以外的几乎所有资产。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于2000年末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扩大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要求对所有不符合资产定义的不实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即不仅要求对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和长期投资计提减值准备,而且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也纳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并具体列示了这三类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参考性条件。此外,《企业会计制度》新增了委托贷款这项业务内容,规定应视  相似文献   

17.
论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猛 《经济师》2002,(11):266-266
财政部于 2 0 0 0年 1 2月 2 9日正式发布《企业会计制度》 ,并于 2 0 0 1年 1月 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这是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它对规范我国会计核算行为 ,促进企业真实、完整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提高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一、“八项准备”的计提是谨慎性原则应用最集中的体现原企业会计制度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仅涉及了“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四项准备计提 ,新制度加大了这四项准备的计提力度 ,并且增加了“固定…  相似文献   

18.
范明 《时代经贸》2007,(8Z):145-145,147
我国财政部1998年1月27日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第一次对股份有限公司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谈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资产能真实地反映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能力,新会计准则规定,在每个会计年度或中期末,对每项资产都要进行重新计价,以便将历史成本调整为公允价值,资产减值准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正式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将提取减值准备的范围由原来的四项资产(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扩大到八项,增加了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委托贷款相应减值准备的计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为适应会计形势变化,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政策和法规陆续出台:1998年1月财政部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首次规定上市公司计提“四项资产减值准备”;2001年12月29日,财政部印发的财会字[2000]25号文《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中,将计提减值的资产扩大到八项。在会计准则、制度及其相关的政策、法规中不乏我们目前还感到比较陌生的东西,各上市公司在年报的制作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加之企业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给我们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