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来自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分红险的数量能占到市场销售险种的70%以上.分红险花儿别样红,但你要买的分红险对您而言是否就是最好的呢?买什么分红险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保险业的迅猛发展,分红险已成为保险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眼中的"香饽饽"。据统计,2012年人身保险业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2%,分红险业务占整个保险业的76.2%。面对这个在保险市场上日益崛起的新秀,人们不禁要问,分红险真的就那么牛吗?它有哪些优势?投保时应注意些什么?在这里有关保险理财专家为你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3.
正2000年,国内第一款万能险推出,之后经历了从缓慢增长到快速增长又开始下滑的发展历程。在2003~2008年,伴随国内资本市场的持续向好,万能险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在2007年甚至同比增长113%。从2009年开始,主角轮到了分红险。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保险市场的分红险在人身险中占比高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4.
王宇 《中国保险》2012,(4):45-48
保险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中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人身保险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其保费收入1993年过百亿元,2001年过千亿元,2010年过万亿元,仅用18年实现了三级跳.由1993年144亿元增长到2010年10632亿元,增长达73倍. 就险种结构而言,我国加入WTO以后,分红险成为人身险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主力产品.2004年分红险在人身险中占比54%,到2010年占比超过了70%.  相似文献   

5.
正很多人都把分红险当成一项投资,对其收益寄予很高期望。需要注意的是,购买分红险首先认准的应该是其保障功能,而非收益。对分红险的收益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否则一定会让投保人失望。购买分红险一定要慎重,如果踏入了误区,投保人不仅不能得保障,甚至还会让它成为自己的负担。购买分红险,一般投保者容易陷入5个误区。  相似文献   

6.
据了解,分红险贡献了寿险保费收入中最大的一块份额. 2001年,分红险在中国初试啼声,当年江苏省卖出了28.26亿元,占寿险保费收入的21.60%,在投连险、分红险和万能险新型产品中占比73.08%.2002年,投连险一度折戟,而分红险却卖出了107.18亿元,同比增长279.26%,占寿险保费收入的46.96%,占新型产品的比重更高达88.31%.  相似文献   

7.
<正>多年来,香港地区的分红型储蓄险保单一直以近7%复利的高预期收益率进行宣传和保单价值演示,吸引了大量客户购买,但其预期收益率能否实现却一直悬而未决。从2016年开始,香港保险业监管局要求各保险公司披露分红险产品的分红实现率,于是,香港各保险公司均在其官网披露了已销售分红险的分红实现率和总现金价值比率这两个履约指标,保险代理人也根据这两个指标来宣传分红险的预期红利实现情况或收益实现情况。但是,这两个指标很可能无法真实反映分红险的收益实现情况,本文试作以下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8.
要问当前哪种险种最走俏?分红险无疑可坐上头把交椅。有关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0年的保险市场,分红险可谓是一险独红,市场占有率达七成多。而在2011年的前两个月,来自保险公司的数据也显示保险公司的业绩提升都有赖于分红险,接受采访的寿险规划师均纷纷表示,十个买保险的准有八个是要买分红险。保险公司人士预测,2011年分红险有望继续飘高,会继续独红。要问分红险为什么这么红?业内人士透露,分红险之所以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全托了金融危机的福气,因为它不仅有保障的成分,又带有长期储蓄的功能,加上现在  相似文献   

9.
分红险在我国经过整整12年的发展,在寿险行业一家独大之势已成:2010年占寿险市场约70%的份额;2011年上半年占比曾高达91.6%;即使在2011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再次深度下跌,受此影响,分红险也保持着80%以上的寿险市场份额。但是,不仅大多数保单受益人对分红险了解不多,就连许多保险工作人员也认识非常有限,讲解说明时仅限于一些格式化预定用语,让人云里雾里,似懂非懂。本文将尽量做一个较为通俗的讲解。保费如何算出对保单受益人来说,保单就是一种商品,物美价廉的商品向来是首选,因此价格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而对保险公司来说,产品定价是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养老险和健康险已经被纳入2015年重点工作之一。除了启动个人税延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推动健康险税收政策尽快出台;在新的一年里将推进车险、万能险、分红险等费率改革;推进巨灾保险、偿二代政策实施将继续前行。未来5到10年,保险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为代表的投资理财型保险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追捧。从这三种投资保险产品的收益率上来看:分红险的收益率以及万能险收益率都设有保底利率,比较稳健,当然收益率也不会过高,分红险只是与银行利率不相上下,万能  相似文献   

12.
小孩子容易出现疾病风险,而目前小孩治病的花费也很高。家长首先应该为其准备好健康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购买分红险和教育保障计划。儿童节,给“小恶魔”们送什么礼物?是一份启智的玩具,还是一件漂亮的衣服?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可以称得上是分红险的元年,在经历了10年磨砺之后,分红险终于坐上了各寿险公司的"头把交椅",成为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眼中的香饽饽。据统计,2010年人身保险业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3%,分红险业务占整个保险业的74.1%。  相似文献   

14.
分红险走红与它独特的理财功能息息相关.但显然许多投资者把分红险当成了纯粹的理财产品.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十有八九的分红险投保人是奔着分红去的.有寿险规划师告诫说,这显然是错误的,要知道分红险毕竟是保险,保障功能才是它的根本功能,保障是保险的基本功能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对分红险都有看法,诸如分红太少、退保手续复杂等。联想到分红险几年前在保险市场上的风光大好,使得人们更要冷静审视分红险,还它的本来面目。实际上分红险是一种储蓄加保障双重功能的保险产品,其保障功能比传统寿险产品要小得多,主要是意外险。因此,许多投保分红险的人看重的是其投资功能。目前分红险的分红都比较低,在购买分红险得到的收益可能比不上银行存款所得利益的情况下,保户自然会选择退保。单从字面来说,分红险中的“分红”似乎太吸引人的眼球了,使很多客户对此产生了误读,这样就让保险产品本身变得尴尬起来。如果消费者单…  相似文献   

16.
2012年以来,内蒙古银保业务扭转了去年底负增长的态势,实现低速增长,银保产品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但银保新单保费出现小幅下降。银保产品竞争力不足,产品过多强调投资价值,未突出保险核心保障功能。市场竞争不规范,寿险市场分红险"一险独大",退保风险隐患较大等潜在的问题逐渐显现,迫切需要加强内外部监管。  相似文献   

17.
近日,泰康人寿与太平洋人寿两家寿险公司先后发布公告,宣布自2010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向分红险客户派发现金红利,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在内的多家寿险公司也不甘落后,纷纷表示陆续将向客户派发红利.此举无疑是今年A股市场不景气状况下分红险市场注入的又一兴奋剂.  相似文献   

18.
对老百姓来说,理财的主要目的是跑赢通胀。在加息周期利好保险业(保险公司大部分资金放在银行,加息使其存款利率提高,产品收益会水涨船高)的背景下,安全性与抗通胀功能俱佳的分红险逐渐受到投资者青睐(大部分保险公司的分红产品销售占比都达到公司保费总量的70%以上)。为对分红险做一深入剖析,本期记者采访了新华保险明星保险理财顾问、上海分公司资深客户经理章照莲。  相似文献   

19.
陌生险渐近     
说到保险,我们耳熟能详的险种无非就是寿险、意外险、健康医疗险、分红险等等.在家庭一生的保险规划当中,这些保险确实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对于某些特殊需求的人群来讲,也许仅有这些险种的保障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20.
分红保险未必分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今年各保险公司公布去年分红保险分红情况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手中持有分红保单的人开始琢磨着今年能分到多少红利.不过,从去年基金业全行业亏损、保险业资金运用收益率下滑的情况看,今年各家分红险的分配红利可能不会太令人满意.日前已有报道表示担忧,分红的困难可能会使分红保险遭遇退保寒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