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融资》2011,(4):70-70
日本东海岸9.0级大地震已经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地震之一,是一场人间灾难。由于地震引发海啸、火灾,一些城市,如岩手县陆前高田市、  相似文献   

2.
大地震后日本经济V型反弹趋势可期里氏9.0级的强震,以及相伴而来的海啸和核泄漏,这场日本140年来最大的地震正严重侵蚀着日本并不太稳固的经济复苏根基,给曙光渐露的世界经济蒙  相似文献   

3.
新闻眼     
《金融博览》2011,(4):2-3
日本大地震这是3月12日航拍的在地震中受灾严重的日本宫城县气仙沼市街景。日本东北部地区3月11日下午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并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3月11日,日本东北和关东地区发生了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地震合并海啸,灾区满目疮痍,地震海啸又引发了核危机,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次大地震被称为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自然灾难,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地震合并海啸又引发核电站危机的复合型灾难。  相似文献   

5.
日本遭遇地震、海啸乃至核泄漏危机,可谓大灾大难,乃国之殇。此次危机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灾害影响远远超过日本本身,参看本栏目文章《日本东北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金融灾备建设需求迫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迄今为止有观测记录以来世界最强的地震,9级大地震及其引发的高达10米的海啸袭击了日本东北部,4月7日和4月14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又发生了震级分别为7.4级和6.5级的地震,这两次地震是3月11日大地震的余震,造成了广泛性的破坏,至今已有近2.8万人死亡或失踪.日本虽然遭受了大地震、海啸和核电厂爆炸事件的严重冲击,但当地大部分的银行、证券交易所和其他金融市场仍然在继续有效运转,日本的金融信息系统是如何做到如此"坚强"的呢?我国金融业界从中又能得到怎样的启迪?首先让我们从日本如此重视灾难备份系统建设的背景说起.  相似文献   

7.
《保险研究》2011,(10):J0026-J0026
德国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 SE)9月30日宣布将退出日本寿险市场。据日经新闻网(Nikkei)证实,自2012年1月起,德国安联将不会在日本市场销售新的寿险保单,但对现有的已生效保单仍然承担保险责任。同时,安联火灾海上保险日本公司以及其他四家集团公司将继续在日本运营。  相似文献   

8.
君子竹 《证券导刊》2011,(10):51-52
2011年3月11日,如此的普通却又如此的沉痛,这一天,我们的邻国日本发生了其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大地震。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导致日本东北部地区遭受毁灭性打击,而随后爆发的核电站危机,更是让整个日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巨大的地震同样波及了全球的金融  相似文献   

9.
3月11日下午2点46分,日本本州岛东北以东近海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东京有强烈震感。随后地震引发了海啸和核泄漏,重创日本东北部地区基础设施及汽车、半导体、钢铁、电力等行业,同时波及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全球保险业可能因此面临超过百亿美元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强震、海啸及核泄漏危机的三重打击,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并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并引发大规模的海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强震及海啸又导致核电站设施受损,并发生严重的核泄漏危机,使人的生存环境受到威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东部海域3月11日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给日本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虽然日本政府宣布日本已进入灾后重建阶段,但地震、海啸、核泄漏带来的影响还远未结束,日本官方至今无法对灾难带来的损失作出完全的统计。由于日本在灾后实行限电政策、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的上调和全球供应链中断等因素,日本经济未来的不确定性将进一步增强。一、疲软的经济数据日本大地震严重影响日本国内经济,3月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景气判断指数大幅下滑;日本工业生产和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大幅下挫;消费者信  相似文献   

12.
君子竹 《证券导刊》2011,(10):50-52
2011年3月11日,如此的普通却又如此的沉痛,这一天,我们的邻国日本发生了其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大地震。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导致日本东北部地区遭受毁火性打击,而随后爆发的核电站危机,更是让整个日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巨大的地震同样波及了全球的金融市场,各国股市无一不遭重创,核恐慌迅速蔓延全球。  相似文献   

13.
日本遭遇地震、海哺乃至核泄漏危机,可谓大灾大难,乃国之殇。此次危机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灾害影响远远超过日本本身,参看本栏目文章《日本东北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和《日本地震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在诸多的影响中,  相似文献   

14.
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事故对日本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与1995年神户大地震相比,本次地震重灾区东北部地区虽不是日本最主要的工业区,但也是日本工业的集中地带之一。日本东北地区集中了汽车、核电、石化、半导体等众多重要产业工厂,  相似文献   

15.
保险合同的免责条款是保险人维持正常运营、防范自身风险所必须具备的条款,也是我国法律所允许的保险人的一项正当权利。同时,为了防止保险人滥用此项权利,我国法律对保险合同的免责条款的效力也做出了一定的限制,要求保险人对免责条款履行提示与明确说明的义务,同时也规定了免责条款法定无效的情形。如何准确理解免责条款的内涵与外延,准确适用法律,本文采用比较法的角度,联系我国保险实践与保险诉讼司法实践情况,作了有益的探索,提出在适用法律时,应做到保护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利益的平衡及维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利益及防范保险欺诈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地震多发国,为了使国民发生地震后得到及时、必要的经济补偿,日本在地震保险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一旦发生了大地震,国民不仅能通过国家救济得到最低补偿,而且还可以通过保险手段得到进一步充分的经济补偿。  相似文献   

17.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级强震引发海啸,并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件,给日本带来巨大损失。据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此次地震海啸给日本造成的损失额约为16~25万亿日元,远超过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的10万亿日元,是"二战"以来的最大灾  相似文献   

18.
一场里氏9.0级的地震,震在日本,却牵动了全球的敏感神经。尤其是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故,不仅敲响了世界各国关注核电事业发展安全的警钟,也使得“核保险”这一曾经鲜为人知的保险种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分红保险是世界各国寿险公司规避利率风险,保证自身稳健经营的有效手段。相对于传统保证型的寿险保单,分红保单向保单持有人提供的是非保证的保险利益,红利的分配还会影响保险公司的负债水平、投资策略以及偿付能力。为了保障保单持有人的利益和保证保险公司的持续经营,各国保险监管机构都非常重视对分红保险的监管,除了将保险监管的重点集中在分红产品的红利演示、分红基金的红利分配、分红基金的信息披露、保单持有人的合理预期和分红基金的负债确认等方面外,对不同的红利分配方式形成了不同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地震保险——大灾后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岩 《金融电子化》2008,(11):76-77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国造成陈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保险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长期以来,我国地震保险建设基本处于空白,对于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损失补偿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救济,灾害损失补偿率较低,严重影响灾后重建,极大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因此,必须更新传统地震灾害救助理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地震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