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孟 《经济月刊》2008,(12):74-75
浙江是中国经济强省,宁波北仑(北仑区和宁波开发区,简称北仑)是浙江经济发达地区。北仑在一些方面已经走进世界前列。她二十多年来的业绩累积已使她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北仑区域包括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大榭岛开发区和北仑行政区四个组成部份,是浙江开发开放的重中之重。10多年来,在邓小平开发开放思想指引下,北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呈现出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那么,北仑区域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呢?这就需要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加快发展思想指导下,进行综合性的、扎实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试就此谈点粗浅认识。 一、增强机遇意识。邓小平同志在论述加快发展时,总是告诫我们:不要丧失机遇,对于中国来说,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我们必须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北仑正是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机遇,加快开发开放,  相似文献   

3.
30个直径达60米的巨犬'风车",将矗立在北仑穿山半岛山头.日前,由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承建的全省最大风电项目-国电电力宁波穿山风电项目升压站首根试桩沉桩成功,这标志着该风电场主体工程正式动工兴建.这也是目前该区开发建设的首个大型风力发电项目-详见浙江经贸网·生态工业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宁波、温州、台州、舟山为代表的浙江港口城市崛起为浙江经济乃至长三角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打破了近代以来宁波与上海两个港口城市此长彼消的怪圈.本文试在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浙江港城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沿海港口城市六十年的发展轨迹,揭示其对当代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北仑位于宁波市东部,濒临东海,三面环海,北临杭州湾,南临象山港.区域陆域面积达5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万,其中户籍人口36万.境内设有北仑区一个行政区和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大榭开发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等5个国家级开放功能区,是浙江省、宁波市对外开放时问最早、程度最高、国家级开发开放功能区最为集中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建设的更高阶段,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众多方面,因此应当成为当前区域空间规划的新的理念和新的指导思想。以宁波北仑为例,提炼出生态文明理念对区域空间规划的新要求,介绍生态文明空间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北仑发展现状及空间演化过程,认为其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与区域空间格局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详细探讨了北仑生态文明整体空间格局功能区划、产业空间、生态空间以及生活空间规划;最后提出了北仑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杭州的萧山,宁波的北仑、慈溪.余姚、象山,温州的瑞安,绍兴的诸暨.台州的玉环、路桥、黄岩、温岭、天台,金华市区和永康等地,都形成了汽年及零部件生产的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8.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宁波是全国闻名的文明城市、爱心城市.宁波历史悠久,是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2008年户籍达到568万人,全市辖象山、宁海二个县,余姚、慈溪、奉化三个县级市,市区设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六个区.宁波是一个被外来流动人口视为"第二故乡"的和谐、发达、能找到幸福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9.
郑立捷 《经济月刊》2008,(12):70-73
北仑位于宁波市东部,濒临东海,三面环海,北临杭州湾,南临象山港。区域陆域面积达5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万,其中户籍人口36万。境内设有北仑区一个行政区和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大榭开发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等5个国家级开放功能区,是浙江省、宁波市对外开放时间最早、程度最高、国家级开发开放功能区最为集中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
面对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局势,是进一步持续复苏,还是经济第二次探底?以"经济率先回升之后的中国对外开放--拓展深度与广度"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开放论坛于2010年6月6日在浙江宁波开幕.  相似文献   

11.
据悉,为加快港口建设,我国积极鼓励外商投资建港.目前,外商在华投资建设的有天津、烟台、连云港、张家港、上海、舟山、武汉、宁波、北仑、大榭岛、厦门、汕头、盐田、蛇口、珠海(珠江三角洲西侧)、南海(珠江三角洲北侧)等港口.  相似文献   

12.
千龙 《经贸实践》2006,(4):48-49
上海洋山PK浙江北仑,区域经济也好,一体化经济也罢,长三角中国第一港之争已成为事实。2005年11月2日,国际海运(中国)年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上聚首的马士基、和黄与中远等十余家国内外海运巨头纷纷把关注的目光投给即将开港的上海洋山深水港。  相似文献   

13.
宁波-舟山港的快速发展,对宁波,甚至浙江经济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上海洋山港的投入使用,对宁波-舟山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箱源受到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后,对存在的问题如箱源、管理、系列服务等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全球共识,也是大势所趋.宁波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发展低碳经济任务艰巨.文章分析了宁波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制约因素,回顾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有的理论基础,然后从低碳经济发展路径、低碳经济发展支撑环境和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三个方面提出了宁波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吴跃进 《经济问题》2002,(11):66-68
杭州湾大通道与北仑深水港两项巨型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均地处宁波,且互为配套,是国家大力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与关键举措。杭州湾大通道与北仑深水港的建成,将有力地推动宁波市整个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区位优势,吸引国内外产业资源,尤其是国际资本、国际先进技术、国际信息和国际人力资本等资源向宁波市的新一轮更大规模、更快节奏和更高层次的集聚。这种产业资源的集聚将通过产业结构高速的作用机制--结构效益、基础效益和联动效益,促进宁波市第二产业的升级、第三产业的的发展和第一产业的转型,从而对宁波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是一个区域文明的集聚点,是各种要素和要素流高度富集的区块,是人们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如何进行旅游城市的营销,走品牌化之路是旅游城市营销的必然选择。文章试图以浙江的杭州、宁波旅游中心城市为例,探讨浙江旅游城市营销品牌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经贸实践》2008,(6):22-23
温州皮鞋、宁波服装、绍兴轻纺面料、义乌小商品……这些都是我们浙江人引以自豪的区域品牌。而在它们的背后就是“浙江经验”的核心——块状经济。过去,我们以此掘来了“第一桶金”。而今,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只有提升“浙江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才有可能“突围”。在这其中,路径也许千万条,但是唯有发扬光大“浙江经验”,发挥块状经济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区域品牌,才能实现最符浙江实际的创业创新。  相似文献   

18.
月历     
《经贸实践》2007,(11):51-51
首个国内“中国鞋类出口基地”落户温岭市;浙江:外资企业纳入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税对象;浙江将对化妆品生产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推进空港物流宁波“临空经济”将借跑道起飞;2007胡润强势榜发布三位浙江商人进前十名  相似文献   

19.
吴琼芳 《经济论坛》2013,(12):81-83
舟山群岛新区毗邻宁波,与宁波共享同一海域.舟山新区的政策倾向将给宁波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宁波自身条件、存在优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加快宁波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红珠 《当代经济》2018,(12):86-88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不论从区域个性上看,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角度上看,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这也给宁波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从国家大的发展战略,到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再到浙江海洋发展战略,都对宁波城市发展战略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