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企业追求的目标该不该是利润最大化?这是一个富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问题。企业不该追求利润最大化,难道该追求利润最小化吗?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否正确,不在追求利润的大小上,而是在于对社会责任关系的态度上,如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正确处理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十多年前,管理学就企业的定义基本上是一个声音:企业是经济组织,目的就是追求股东投资的利润最大化。也有人说,股东利益最大化是做企业的本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为基础,对财务管理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认为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和最大化都是权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对我国现存主要财务管理目标的评介(一)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目标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但是,利润最大化目标至少存在以下缺点:1.没有明确利润最大化中利润概念的确切含义。利润具体是指营业利润还是利润总额,是指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还是息税前利润,我们无法从该目标中分辨出来。这就给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了进行利润操纵的空间,粉饰企业经营业绩以达到经营者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股东利益最大化。2.不符合货币时间价值的理财原则。利润最大化目标只讲企业利润…  相似文献   

5.
陈丽 《财会通讯》2008,(7):39-40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财务目标困境 目前对财务目标的阐述主要有基于股东价值取向的“股东财富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及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等观点。随着新经济与新企业的兴起,基于股东价值取向的财务目标受到理论和实践的诸多质疑,如利润最大化导致短视行为、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决定了股东不可能追求到利益或价值最大化、经营者无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激励等。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到广泛认同与接受后,股东至上的理念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于是各种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财务目标观点应运而生,并在现实中显示出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谈到企业经营目标.经济学教科书大多阐述为“股东利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也有称“企业利润最大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上述说法不够全面.未充分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于是,又提出了“相关方利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等.尽管从股东利益论发展到相关者利益论.但是矛盾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企业财务目标的综合表达主要是利润最大化。这种观点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使生产资源的成本最低。产品售价最高,从而获得利润最大。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目标,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的财务目标应当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而企业利润最大化能够满足或达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为基础,对财务管理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认为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和最大化都是权衡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波 《四川会计》2001,(9):51-52
关于对企业财务管理基本目标的看法,众说纷纭,主要的观点有经济效益最大化、利润最大2001·9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其中,“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观点被认为是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且被视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创新。利益相关者是指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管理者、政府、供应商、顾客甚至企业所在社区、社会公众在内的、所有与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后果有利害关系的群体。“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理财基本目标的提出,强调企业财务活动必须兼顾和均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所有利益相关…  相似文献   

10.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新探: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协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传统财务管理目标回顾与评价(一)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使利润达到最大。这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流传甚广的一种观点,这个目标有其合理的一面,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  相似文献   

11.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利润最大化、资产利润率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3种主要观点。本文在分析这3种观点的基础上,指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现阶段追逐利润最大化就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利润目标最能反映企业的本质,追求利润是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把两者对立起来的观点不正确,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是极其有害。  相似文献   

13.
论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现阶段追逐利润最大化就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利润目标最能反映企业的本质,追求利润是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把两者对立起来的观点不正确,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是极其有害。  相似文献   

14.
创办和经营企业最终目标是什么?企业能否始终对企业利润目标是什么?企业能否始终对企业利润目标具有科学、合理、合法的追求方式?利润最大化目标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是否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当企业的利润目标与社会目标发生冲突时,企业如何处理这种冲突?企业对这一系列问题回答的差异,反映了企业基本利润观的不同。而这种利润观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否成为成功的百年企业。  相似文献   

15.
(1)“相关方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提出。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财务管理目标的演变经历了“产值最大化一利润最大化一股东价值最大化一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而随着ERP的广泛应用,财务管理创新提出了“相关方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相关方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基于博弈均衡理论视角,充分考虑与之可能存在协作或矛盾冲突等相关方利益条件下,兼顾各方的利益以调动相关方协作配合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利益化当前的现今企业发展中,如何有效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企业财务的有效管理与发展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理论与实践中,有"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益关系最大化"等几家论题,本文将就这几大问题进行一一阐述.  相似文献   

17.
1、对高利润率和“溢价”的顶礼膜拜。高利润率不等于利润的最大化,总利润等于利润率乘销售额,只有利润率能带来最大的利润流量总额,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历史上的索尼凭借自己独特的技术差异获得了更高产品定价基础,这是支持其高价格、高利润的基础,但现在看,产品的技术差异变化小了,高位定价的优势变弱,品牌的溢价率大幅度降低,索尼遭遇的困境也由此而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企业财务目标理论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财务目标应具备导向性、可计量性、与理财环境的相容性及综合性等特点。本文围绕企业财务目标的上述特点.系统地分析了以股东财富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目标的主要缺陷,在此基础上从理论角度重新诠释了利润最大化这一企业财务目标的优点,即利润是企业价值的主要载体,是实现相关者利益的重要物质基础。利润最大化反映了企业的本质。易于理解和计量,且综合性强。  相似文献   

19.
翁健英 《财会通讯》2004,(11):17-18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曾经出现过如下观点:(1)利润最大化;(2)股东财富最大化;(3)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4)企业利润相关者利益最大化;(5)权衡相关者利益的股东财富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无论是公司或是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组织,追求最大利润是每一个在市场经济中角逐的企业的现实目标,利润最大化目标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财务管理中具有新的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