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树仁 《价值工程》2021,40(11):92-93
在当下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创新和变革成为组织发展的主题,使得组织环境动态变化性增强,个体在探索如何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差错.因此,在组织中强调差错是不被接受的,出现差错会受到惩罚并不能避免和预防差错的发生,反而会导致个体对差错的反感.正视差错的出现,分析出差错的地方,从差错中学习,在差错中进步,发挥出差错的积极作用,这可能是一种应对差错更有成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曾月明 《会计之友》2001,(11):24-25
在日常会计核算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使记帐凭证填制出现差错,以至影响到帐簿记录甚至会计报表出现差错。会计人员发现会计差错时,应当根据差错的性质,采用恰当的更正方法及时予以更正。目前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的政策依据有三个,第一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第二是《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下简称《准则》);第三是新《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在《规范》、《准则》、《制度》中都有专门的篇幅对会计差错更正提出要求,说明更正会计差错的重要性。但是对具体会计差错的重要性。但是对具体会计差错的更正在《规范》中规定的处理方法与《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却不一致。如何协调是本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在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如:会计政策使用上的差错,会计估计上的差错,其他差错等。对于会计差错的会计处理,应从三个标准来考虑:一是会计差错发现的时间,我们可以将会计差错分为当期发现的会计差错和日后期间(日后期间指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发现的会计差错。二是差错所属的期间,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属于当期的会计差错、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仅限于日后期间发现的会计差错)和属于以前年度的会计差错,三是会计差错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将其分为重大的会计差错与非重大的会计差错。(通常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该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10%及以上,是认为重大)其中,标准一决定了会计人中应遵循及时性原则,于发生会计差错时进行更正处理;而标准二、三则决定了会计人员应更正哪一会计期间的哪些相关科目。  相似文献   

4.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差错的发生动因及更正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操纵重大会计差错更正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研究会计差错不立即更正的动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8.
9.
会计差错更正是会计实务界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相关法律规范中,对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和适用条件都做出了相应规定。但是,对于其概念以及更正方法的选择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本文从会计差错的形成原因分析入手,对其形成的时间、重要性、产生的程序以及涉及的会计科目进行分析,并提出“设置会计差错账户调整法”的会计更正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会计差错更正是会计实务界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相关法律规范中,对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和适用条件都做出了相应规定。但是,对于其概念以及更正方法的选择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本文从会计差错的形成原因分析入手,对其形成的时间、重要性、产生的程序以及涉及的会计科目进行分析,并提出"设置会计差错账户调整法"的会计更正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伴随着国与国之间频繁的经济来往,势必会出现新的经济行为,在这些新的经济行为中,也必然会涉及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问题。因此,研究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问题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解读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通知(财会字〔1998〕28号)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孙长波 《科技与企业》2014,(14):160-160
计算机的使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遍,人们可以依靠计算机进行信息的传输,为工作和生活上带来了便利和快捷。而信息数据想要成功传输,就要通过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技术来完成。因此,相关技术员要高度重视计算机通信中的传输控制技术,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高效稳定性,文本针对计算机通信中的传输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15.
组织中的个体常为了工作目标努力向前,而忽略对工作过程的回顾。当员工在工作中都围绕任务完成,而不是在事中进行回顾时,差错可能就此被忽略,并在日积月累中给组织带来隐患。由此,本研究聚焦于组织中员工的自我差错诊断,提出事中反思对自我差错诊断的重要作用。此外,考虑到事中反思要求个体暂停现有工作并会消耗资源,本研究由此以AMO框架为基础,结合反思和差错管理文献,具体提出个体反思能力(认知资源水平)、反思动机(学习目标导向和差错预期)及反思机会(任务紧急性、任务过载、任务互动和团队反思氛围)对个体事中反思的直接和交互作用,从而最终影响自我差错诊断。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影响员工自我差错诊断的前因,在加深对员工何时诊断出自我差错理解的同时,为组织差错诊断的管理实践提供了相应启发。  相似文献   

16.
犯错在工作中并不鲜见。在犯错之后,员工常担心揭露自我差错会带来消极影响,从而更倾向于掩盖差错。但是,汇报自我差错是否一定带来消极影响呢?本研究构建了差错汇报的多重后效模型,从三个方面分析差错汇报的影响效果。具体地,本研究提出差错汇报可以通过降低员工的反刍和焦虑感,从而提升工作满意度;差错汇报虽然会降低领导对下属的能力评价,从而降低领导信任,但差错汇报同样会提高领导对下属的正直评价,进而提高领导信任;差错汇报还可以提高成员反思,促进团队反思氛围建立,进而提升团队任务绩效和团队创造力。差错严重性反映了所犯差错可能带来的后果,会作为重要的边界条件进一步影响上述关系。通过对差错汇报多重后效模型的构建,本研究有助于形成对个体差错汇报影响效果的系统把握,也为员工在工作中出现差错后的应对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在会计基础规范考核验收、会计依法建帐检查、会计师事务所年度报表审查工作中发现不少由于会计差错起的会计质量问题。从抽查情况看,20%的国有企业,60%的城区、郊区企业和小学,70%的私营企业和新建单位的帐有会计差错。归纳起来,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一是会计科目运用不当。有的单位没有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设置会计科目,而是随心所欲地设置;有的单位将房屋租金收入冲减财务费用,或增加累计折旧;有些企业滥用“预提费用”和“其他应付款”科目,把不应预提的费用作“预提费用”处理,把收入的业务作“其他应付款”挂帐;还有些企业对“…  相似文献   

18.
航空维修差错是诱发或直接导致民航飞行事故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一因素在当今的航空维修工作中也表现得日益突出。分析研究维修差错,对于减少航空安全事故及事故症候,提高航班正常率和飞机利用率,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文章针对航空维修差错的定义、特征、产生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9.
会计差错是企业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会计差错按发现及归属期间分为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期间的会计差错、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的报告期或报告期以前期间的会计差错,前者称为当期差错,后两者统称为前期差错。企业在日常核算时,应及时对会计差错进行更正、调帐及调整相关报表,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