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于未来趋势而言,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二季度需求动力不足,成交下滑,均价回落,四季度为冲业绩房企将加大推盘节奏。2020年伴随土地拍卖回暖和新需求的积蓄,2020年二季度销售有望再次复苏。下半年商品住宅市场动力不足将反向影响下半年土地拍卖热度,预计2020年二季度开始楼市维持低频波动,稳步上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1996年第4季度~2006年第4季度的数据,分两种情况运用泰勒规则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检验,以期为我国实施利率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东南置业》2013,(9):12-14
随着9月的结束,三季度终告段落,2013年最后一个季度正式向我们走来。在经历了4年的调控之后,2013年的房地:市场将以怎样的面貌收尾,政策面会不会出现新一轮的加压,房价上涨的压力会否持续,哪些项目会在近期内热销,市场交易量又将达到怎样的规模?我们试图给出自己的解答。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1996年第4季度~2006年第4季度的数据,分两种情况运用泰勒规则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检验,以期为我国实施利率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由7个模块、32个方程构成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模型,描述了1996年第1季度~2007年第1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长期和短期特征,对2006年第1季度~2007年第1季度的利率政策、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收入政策问题等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应适当提高存贷款利率,抑制经济过热的苗头和通货膨胀,同时应坚持人民币汇率渐进式调整的方式,努力提高城乡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房地产》2022,(5):45-49
受集中供地新政和市场下行的双重影响,土地市场成交规模较2020年同期有明显下滑。“国企托底”和“流拍撤牌”成为贯穿2021年下半年土地市场的关键词。2022年,房地产市场长效调控机制将继续发挥作用,预计土地市场整体热度会延续2021年末低位运行的趋势。在“因城施策”政策指引下,部分城市会适度放松部分调控,但整体房地产政策面偏紧仍是大势所趋,2022年企业拿地态度将会更加谨慎。  相似文献   

7.
肖楠 《数据》2004,(11):20
1-3季度,国家在土地、信贷等方面实行了严格的紧缩调控政策,但北京市房地产市场仍购销两旺,房屋价格小幅上涨.  相似文献   

8.
肖楠 《数据》2004,(11):20-20
1-3季度,国家在土地、信贷等方面实行了严格的紧缩调控政策,但北京市房地产市场仍购销两旺,房屋价格小幅上涨。  相似文献   

9.
《中国房地产》2021,(2):20-25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中央房地产调控基调保持不变,金融监管强化。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表现亦超预期,目前全国房地产市场已完全走出疫情影响,进入正常运行通道。从政策、市场、企业和物业服务四个方面对2020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进行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10.
钟伟 《英才》2012,(1):32
对增长转型困难的低估,可能导致对资本市场的高估。在中国当下,有一种以季度为时长的习惯性预期,总是在季度更替时憧憬政策放松。但显然,2011年的调控只是拉开了增长转型的序幕,A股市场既谈不上政策底也未形成市场底。更重要的是,对增长转型困难的低估,可能导致对资本市场的高估。  相似文献   

11.
《企业研究》2007,(8):5-5
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举行的“2007年第2季度宏观经济形势讨论会”上,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指出,政府要淡化对股市指数的调控。经济学家许小年也表示,中国股市仍没有走出政策市的圈子。  相似文献   

12.
运用马尔可夫机制转换模型和2000年1季度-2015年2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的季度数据,对我国通货膨胀预期陷阱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经济曾经两次滑入通胀预期陷阱,时间分别是2005年2季度-2006年4季度,2012年1季度-2015年2季度。前一次由于有关部门误判公众通胀预期态势而采用了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诱致了政策型通胀预期陷阱,后一次则是政府初步治理通胀预期陷阱的有效尝试。最后提出要认真甄别流动性陷阱与通胀预期陷阱、慎用凯恩斯式的刺激政策、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改善并加强对通胀预期的预测能力、克服货币政策时间的不一致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9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1季度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并从所有制属性、经营规模、发展机遇期等三个方面进行结构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明显加剧了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冲击之下,国有银行、经营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以及2007年之后上市的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受到的影响更小。基于研究结论,对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风险预警体系等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导刊》2013,(Z1):92-93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解读十八大报告时认为,2020年之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依然是发展的机遇期各位嘉宾如何看?中国房地产未来出路及发展空间在哪里?十八大之后,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政策基调已定,针对持久调控,各企业2013年的发展战略如何?在行业洗牌和兼并趋深的压力下,房企、中介、设计行业的突破口在哪里?周颖舟:未来房地产将"时装化"  相似文献   

15.
长效机制·大势 楼市的症结在于缺乏长效的调控政策,而完善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重在增加供给与引导需求。秦虹在峰会上表示:2011年宏观调控政策基本属性将是谨慎灵活,支持自住、抑制投机将成调控政策主旨。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2020年,笔者原本以为面临疫情冲击,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应该有所放松。出人意料的是,政策没有丝毫放松。从下半年的“三条红线”到11月底人民银行党委书记兼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重申“房地产是现阶段金融风险最大的灰犀牛”可看出,中央确实在“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方面非常坚决。  相似文献   

17.
央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在2011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两个季度有所回落,很大程度是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但仍处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他指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突出问题是物价上涨压力较大,2011年以来通胀预期压力一直在加大。导致这一轮价格上涨原  相似文献   

18.
影响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策的时滞性,本文通过脉冲效应函数、方差分解方法测算了1999年至2010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中货币政策对房地产投资与房价的作用时滞。同时,为了得到测算的精确性,还通过时差相关系数的方法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投资与房价的作用时滞都为4个季度,贷款对房地产投资与房价的作用时滞分别为4个季度、2个季度。  相似文献   

19.
影响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策的时滞性,本文通过脉冲效应函数、方差分解方法测算了1999年至2010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中货币政策对房地产投资与房价的作用时滞。同时,为了得到测算的精确性,还通过时差相关系数的方法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投资与房价的作用时滞都为4个季度,贷款对房地产投资与房价的作用时滞分别为4个季度、2个季度。  相似文献   

20.
一、房地产调控政策回顾与评析从2003年下半年至今,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已进行了三年多,根据调控目的与调控手段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