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998年7月27日至8月30日,笔者应邀参加了以色列工联国际学院举办的合作社管理干部培训班。以色列合作经济在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色列的合作社组织形式多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三种:即基布兹、莫沙夫和运输合作社。另外,还有消费合作社、信贷合作社、保险合作社等。  相似文献   

2.
<正>一、以色列农业合作社的概要与特征(一)历史——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以色列第一个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基布兹(KIBBUTZ)于1909年在德加尼亚诞生,至今已有约100年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和东欧的大批犹太裔青年开始移居到以色列,面对贫瘠、沙化的土地,干旱少雨的气候,充满种族冲突的环境,他们被迫过起了集体耕作、集体谋  相似文献   

3.
一、合作社思想的传播与合作社运动在世界各国的发展 合作社产生于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最早有记录的是英格兰的沃尔维奇和查特姆造船厂工人,于1760年创办的合作磨坊和合作面包坊.19世纪20年代,英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各种合作社思想流派随之出现并相继形成,合作社运动也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4.
发展合作社教育 培育合作社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社事业是一项具有远大前途的事业 在欧洲,合作社运动已经发展了将近250年,日本合作社已经整整发展了100年,我国也有了90年的发展史.1918年3月成立的"北京大学消费公社"、复旦大学薛先舟先生1919年创办的"上海国民合作储蓄银行",开创了中国合作社运动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基布兹合作社制度对以色列的复国独立和经济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即使在以色列严酷的自然与地缘环境中,私人财产权主张、工业化经济进程、社会思潮冲击等来自其内外部的诸多压力也使得基布兹制度存在着一定紧张。在这些压力下,基布兹从纯粹公有制过渡至混合产权的改良模式,并在矛盾中继续发展。通过考察以色列基布兹合作社制度的源流,并在对比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基布兹合作社制度对我国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今年的7月6日是第8届联合国国际合作社日和第80届国际合作社联盟国际合作社日。联合国大会应国际合作社运动和合作社促进委员会的要求于1992年通过第47/90号决议,宣布1995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为联合国国际合作社日,以纪念国际合作社联盟建立100周年,并决定考虑将来每年都将此日定为联合国国际合作社日。之所以选择7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作为联合国国际合作社日主要是为了与国际合作社联盟国际合作社日在同一天庆祝。1994年联合国大会又再次通过决议要求各国政府、有关国际组织、专业机构、各国合作社及国际合作社…  相似文献   

7.
合作社的历史与概况 意大利是当今资本主义世界合作社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全国各类合作社的总数达40000多个。参加合作社的人数超过800万,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2/5。合作社的发展历史悠久。在1844年英国的罗奇戴尔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社10年之后,即1854年,意大利的都灵就出现了一个合作社——工人消费合作社,取名为“保险商店”。这标志着意大利合作社运动的开始。 农业和农村是意大利合作社最发达的部门和领域。目前,全国各类农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社近20000个,  相似文献   

8.
丹麦的农业合作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是丹麦最重要的贸易部门,农产品的出口占丹麦总出口额的30%,并对就业起重要作用。在丹麦,农产品买主与卖主之间的矛盾已通过建立合作社、农民集体拥有合作社企业的方法加以解决,这一传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丹麦农民拥有奶制品厂和屠宰场,从而使私人农场的生产和加工业结成了紧密的纽带,这一独特的形势使农民能控制从耕种到餐桌的整个食品链条。丹麦农民为什么要成立合作社?他们通过组建合作社能获得哪些利益?丹麦的农业合作社有哪些特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2001年秋对丹麦的农民合作社进行了考察。一、历史背景丹麦的合作社运动在19世…  相似文献   

9.
国际合作社联盟简介赵铁桥国际合作社联盟是一个非官方的国际性组织,是取得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第一类咨询地位的组织。它于1895年在合作社运动最发达的英国成立,是世界上最早的合作社国际组织之一。1982年11月,其总部从伦敦迁往瑞士的日内瓦。现有成员包括82...  相似文献   

10.
合作社经济一词,就国内来说,并不为广大理论界和实践者所陌生。早在四十年代初期,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广大解放区各种类型的生产和供销合作社即相继建立。解放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农村互助合作运动更加蓬勃发展,先后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以至漫长的人民公社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了新的变革,农村经济出现新的转化,合作社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1.
公平与效率是合作社的基本理念,所有者-惠顾者同一是合作社的本质规定。合作社的基本理念和本质规定,在国际合作社运动170多年的实践历程中发生了嬗变,在中国合作社实践中出现了漂移。要实现中国合作社基本理念和本质规定的同步回归,就必须弱化不同程度存在的功利主义取向,做到公平与效率的兼顾或整合;就必须强化服务社员的功能并抑制大股东控制,在自愿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坚持社员共同所有、民主控制、服务共享和促进共同经济利益,引导和推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合作社基本原则及有关问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对合作社与非合作社企业应以国际合作运动中形成的,为大多数合作组织所公认并在实践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来区分。据此,阐述了由基本原则衍生出的一系列有关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概念,合作社企业中所有者、经营者与生产者的“三位一体”仅是某些类型合作社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不能以此来定义合作社的本质,“按劳分配”原则并非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合作社企业的基本特性。在我国现阶段,不规范的合作组织的存在是必然的,应鼓励其发展,但从长远看,世界上大多数合作组织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应成为我国合作运动发展的指南。  相似文献   

13.
法国1864年,法国出现第一个具有健全章程的合作社——通用供应消费合作社。1883年建立了第一个供销合作社,"共同购买工会"。1884年,法国农业信贷的互助合作形式得到法律承认,并定名为"地方农业互助信贷银行"。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法国农业合作运动的发展相当缓慢。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农业现代化和商品化的推动下,农业合作经济迅速发展。(一)农业流通领域的合作社农业流通领域合作社包括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和生产资料供应等,是法国农业合作社的主体。全国120万个农场中,有一百万农场主参加了产前、产后的流通领域合作社。法国有流通领域合作社4千多个,营业额2千多亿法郎,几乎和农业最终产值相等。食品加工合作社占流通领域合作社营业额的50%,比重最大。在法国的农业食品出口中,合作社占有重要地位,占谷物出口的45%,鲜果的80%,罐头的40%,肉类的35%,家禽的40%,  相似文献   

14.
合作社企业家能力与合作社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社企业家能力对合作社绩效的改善具有重要影响,但没有得到实证数据分析的支持。在构建合作社企业家能力与合作社绩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合作社企业家能力与合作社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企业家能力与合作社绩效之间具有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其中,合作社企业家的创业管理能力、关系能力和合作能力对于合作社绩效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对于合作社来说,充分发挥和提升企业家能力,可以增强合作社竞争力,进而提高合作社绩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潍坊地区两家妇女专业歙 和社的个案调查为例,对妇女专业合作社的组建,运动机制以及制度安排特征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并认为,建立起合作社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关系是合作社成功的基础,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合作社领导人是合作社成功与否的关键,确立适合农村妇女特点的生产经营项目是妇女合作社成功的前提,发挥各级妇联组织的资源优势是加速妇女合作社规模扩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借鉴与发展──合作社法国际研讨会侧记本刊记者赵铁桥为了了解近期国际合作社运动发展与合作立法的趋势,为我国合作社立法提供有益的经验,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94年12月6-9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合作社法国际研讨会(有关...  相似文献   

17.
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及有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作社的基本原则及有关的几个问题●张晓山一、合作社定义、价值观念及基本原则各种形式的合作在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上源远流长,但现代国际合作运动的兴起则始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19世纪中叶,英国罗奇代尔镇的全英第一个成功的消费者合作社最早提出并制订了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实用主义合作社理论是创新还是臆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的农民合作社理论主张成员包括农产品生产者和非农产品生产者,剩余按出资和惠顾两种标准分配,呈现多元特征,试图通过不同类型成员分享所有权来加强对于他们的激励,本文称之为中国实用主义合作社理论。本文分析了这一理论的成员构成、所有权分配、以谁为主导、基本设想等内容。实用主义合作社理论在制度设计上破坏了合作社的效率机制,其倡导的农业组织形式没有成为通向规范合作社的桥梁,实际结果偏离了合作社社会功能和生产者组织界定,走向了非合作社农业组织。这一理论不是合作社运动与国情结合的产物,不符合世界农民合作社制度发展趋势。本文认为实用主义合作社理论不是创新而是臆想,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发展理念、不同涉农团体的利益安排。  相似文献   

19.
当合作社被作为一种企业制度时,其本质规定性是企业剩余依据成员提供的某种非资本生产要素数量进行分配,合作社本质规定性对初始阶段的合作社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质规定性对于企业效率具有正面和负面两种影响,在特定条件下本质规定性决定了合作社有可能成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通过农民合作社制度演变过程,本文探讨了合作社如何在本质规定性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利用合作社本质规定性,本文辨析了国际合作社联盟的相关规定、关于合作社本质规定性的现有观点、中国多元化合作社理论、现实中带有合作社字样的农业组织等重要问题,进而认为目前中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急需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20.
齐力 《南方农村》2010,26(4):60-64
在东南亚国家,农业合作社是沟通基层农民和政府的桥梁,是国家传达和执行农业和农村政策的工具。农业合作社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很重要。以泰国和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农业合作社区别于欧美国家的专业合作社模式,有自己独到的特点。本文探究了东南亚农业合作社和欧美合作社的区别,为东南亚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汲取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