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国内     
上海初步构建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体系据介绍,10月8日,上海已初步构建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体系,方便市民游客实现自主旅游。上海初步建立了"三纵五横"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网络。"三纵"中的"12301"和"962020"上海旅游热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  相似文献   

2.
浦东再出发     
万事待兴。随着天津滨海、深圳前海、重庆两江等区域"新宠"迭出,当下之浦东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并不比其20年前肩负的"振兴上海、面向世界"的责任轻。  相似文献   

3.
《上海国资》2011,(5):6-6
以临港产业园、虹桥商区等为代表的新平台,是未来上海产业版图上的重要支撑点,有望成为上海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按照"十二五"规划,"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上海未来5年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就产业而言,上海的重点近年来已十分明确,即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而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新的平台和载体。临港产业区与虹桥商务区作为上海东西两极两个新建设的园区,就承担着上海城市经济转型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限购令"也应受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庆长假期间,上海出台房地产调控实施细则,内容包括"暂时实行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的政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北京、深圳、厦门、福州、上海、宁波、杭州等多个城市先后实行这一政策。预计伴随各地房价渐次反弹,行政问责压力日增,限购政策极有可能推而广之。  相似文献   

5.
“限购令”也应受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庆长假期间,上海出台房地产调控实施细则,内容包括"暂时实行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的政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北京、深圳、厦门、福州、上海、宁波、杭州等多个城市先后实行这一政策。预计伴随各地房价渐次反弹,行政问责压力日增,限购政策极有可能推而广之。  相似文献   

6.
"上海绝大部分农庄是不赚钱和亏损的,比例非常高。"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都市农业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吴方卫说。但这丝毫浇灭不了各方资本的热情。资本涌入上海农庄4月11日,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农业旅游发展报告》称,2011年上海已建成各类农业旅游景点近200个,  相似文献   

7.
最让人头疼的9月就要来了。 对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来说,9月是一年之中最拥堵的月份:高校开学的学生潮,中秋、国庆双节的走亲访友、请客送礼潮和游客潮,足以让原本就"压力山大"的路面交通濒临瘫痪。  相似文献   

8.
蔡亮 《浙江经济》2010,(7):35-35
当地时间3月16日,美国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舒默公布了《2010年汇率监管改革议案》,尽管该议案全文未出现"中国"二字,但其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推波助澜已现端倪。而上述事件仅仅是3月份以来人民币升值压力激增的一个缩影。除美国外,世行和IMF等国际机构也不约而同地施加了针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9.
《沪港经济》2011,(12):50-54
与积极的城市规划相呼应,上海的地铁建设突飞猛进,论规模已经成为全球领头羊,但由此带来的资本金及建设还贷压力也堪称"东方之冠"。上海政府投融资模式的创新,集中体现于大虹桥交通枢纽的建设,而地铁运营的普遍盈利尚难期待。香港地铁的建设速度虽然无法与上海匹敌,经营业绩却颇为优良,非但实现了不依赖政府补贴营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沪港经济》2010,(6):44-47
在环保领域,上海的挑战与机遇并存,香港已感落后。从"多还旧账,不欠新账"的污染治理起步,上海的政策从被动应付逐步转向积极进取。2010年世博会更极大提升了这个城市的使命感与荣誉感。借助后发优势,上海正在实践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环保与科技规划,碳计算、碳补偿、碳中和等新概念也找到了合适的土壤。而香港,虽然精细化管理上有优越性,但在低碳总体战略上已被内地赶超。  相似文献   

11.
剪皮,走线,机梭飞转……这是一个手艺娴熟的补鞋师傅,他叫曹大民,在上海市双辽支路张华浜小区门口摆了个修鞋摊点。拿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原装正版"的下岗工人,和曾经的"待业青年"或现在的"失业青年"不一样,手里曾揣着闪烁着荣光的"铁饭碗",当年是上海皮鞋厂"正式职工"。今年54岁的曹师傅,1990年和自己的2000多个同事一样,因为工厂倒闭,一夜之间成为"下岗工人"。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先后有100多万国营工人加入曹师傅行列;在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上海,庞大的产业工人群因为所在工厂的关闭、转产和改制,纷纷下岗,组成一道别样的"灰色风景线"。到了2003年,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宣布:上海市已没有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已全部关闭,成为首个"下岗工人"消失的城市。"下岗工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最具悲剧色调的"活化石"之一,他们与中国改革开放大时代背景下的其他群体一样,在历经观念、生存和发展的历练与巨变之后,以崭新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融入社会变革发展的大潮中,不仅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代表符号之一,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冯洁 《浙江经济》2009,(21):62-62
"偷菜"、"争车位"……已成为当下白领不可或缺的一大消遣。"赶快占车位去!"、"我又被卖做奴隶啦!"——如今,都市达人们每天上班的第一句话不再是"早",而是变成了诸如此类的"疯言疯语"。开心网最初的意图,是要透过虚拟的网络偷盗,消解现实世界于人们的压力,而让人们最乐此不疲的理由,或许正是“免费”二字。  相似文献   

13.
展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2,(35):73-73
生态艺论展览城市:上海展览时间:2012.08.25—2012.09.23展览地点:证大当代艺术空间此次艺术活动通过"生态印记"、"地球现状"、"改善与希望"以及"微影像"四部曲,呈现因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并借此引发公众对环境的关注与思考。托尼·克拉格:绘画与雕塑展展览城市:上海展览时间:2012.09.08—2012.11.18展览地点: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相似文献   

14.
《上海国资》2010,(12):50-51
"十二五"启程在即,作为力争"率先转型"的上海,广大国资国企如何走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未来之路?随着"科技、时尚、创意、文化"等"后世博效应"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国资国企又做好了哪些准备?带着这些疑问,《上海国资》走访了上海纺织集团及子公司时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5.
国际板渐行渐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浩明 《新财经》2011,(4):46-47
十几年前,媒体对"奔驰汽车驶入上海股市"的报道成为泡影,而现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雄心,使得国际板获得生机。  相似文献   

16.
新长宁在不断创新转型中,完成了一次次飞跃上海新长宁(集团)有限公司这家注册资本9.24亿元、以房产开发为主业的企业,已从之前的单一住宅开发模式,成功转型为园区开发、产业楼宇和现代高科技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集团党委书记黄经麟告诉《上海国资》,成立20年来,新长宁的不断求变,始终未离"创新"主旋律。"更加注重生态可持续发展和人本关怀,更多地运用新科技和新模式,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17.
时间:11月17日晚10点 地点:上海 沪港通"首秀"已落幕,陆家嘴中心地段一栋写字楼仍灯火通明。二十三楼,郑葵所在的QDII基金还在加班加点,身为机械交运行业研究员的他正伏案赶写一篇透析港股板块的文档。对他而言这已是寻常的夜晚,为了应对横空出世的"搅局者",近半年他频繁辗转两地。  相似文献   

18.
距"十一五"规划收官之日只余两月。一切都在倒计时,节能减排的大考也不例外。相比之下,减排的形势更为乐观,全国减排工作的具体主管部门——环保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赵华林对本刊表示:"中国的‘十一五’减排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而节能目标能否准时完成,依然存有悬念。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竞争中,各个省区市能否完成自己的任务,关系到整个中国的节能承诺能否实现。兹事体大,"铁腕节能"已成为举国共识,谁的达标压力最大?《中国经济周刊》深入调查多省节能工作现状,并结合各方的数据信息,排出了30省区市的节能压力排行榜。  相似文献   

19.
距"十一五"规划收官之日只余两月。一切都在倒计时,节能减排的大考也不例外。相比之下,减排的形势更为乐观,全国减排工作的具体主管部门——环保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赵华林对本刊表示:"中国的‘十一五’减排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而节能目标能否准时完成,依然存有悬念。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竞争中,各个省区市能否完成自己的任务,关系到整个中国的节能承诺能否实现。兹事体大,"铁腕节能"已成为举国共识,谁的达标压力最大?《中国经济周刊》深入调查多省节能工作现状,并结合各方的数据信息,排出了30省区市的节能压力排行榜。  相似文献   

20.
《上海国资》2011,(8):26-28
截至7月26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均公布了上半年本地生产总值(GDP)数据及同比增长情况。其中,上海增速低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9.6%的水平,为8.4%,在全国倒数第二。上海已凸现发展中的"增长瓶颈"。如何走出这个瓶颈?出路只有一个,"调结构、促转型"。在"调结构"的方面,不少人认为,上海要逐渐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将逐步被淘汰,或迁离上海,转移至中西部地区。但这是片面的看法。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绝不意味着不要制造业了,而是要淘汰一批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等已经不适合上海继续发展的产型,转向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像大飞机这样的项目,上海不仅不会淘汰,而且十分欢迎。传统产业也不是要全部赶出上海,而是要积极寻找机会,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多方面创新,来进行产业自身的升级转化。只有如此,传统产业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与上海的经济环境相匹配,也才能符合上海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功能定位。上海国资中有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属于传统产业,它们的转型升级能否成功,关系到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成败。在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的支持下,本刊特约请十位人士围绕上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一话题发表观点。他们当中既有来自一线的企业家,也有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政府官员,还有关注这一话题的学者和专家。期待他们的观点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