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外汇》2008,(9):44-46
《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及《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操作规程》(以下分别简称为《办法》和《操作规程》)施行以来,部分分局、外汇管理部、银行及企业等陆续提出一些具体操作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将这些具体操作和技术问题简要回答如下。供大家在今后业务办理过程中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近年外汇收支形势变化,整合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政策,叠加现有政策优势,促进保税监管区域健康发展,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07年8月颁布了《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汇发[2007]52号)。总体而言,新政简化了保税监管区域在账户开立、结汇、购汇、外汇收支等方面的外汇管理手续,实现了区内比区外政策优惠的目标,极大地便利了保税监管区域企业的贸易投资等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近年外汇收支形势变化,整合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政策,叠加现有政策优势,促进保税监管区域健康发展,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07年8月颁布了《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汇发[2007]52号)。总体而言,新政简化了保税监管区域在账户开立、结汇、购汇、外汇收支等方面的外汇管理手续,实现了区内比区外政策优惠的目标,极大地便利了保税监管区域企业的贸易投资等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4.
《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对现行适用于不同保税监管区域的多项外汇政策的有效整合,是在保证原有政策优惠和有效监管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和创新,在为区域健康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又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对于基层一线的外汇管理工作,有着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是经过多年的不断总结、完善形成的,基本符合保税监管区域外汇收支活动的需求。但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保税监管区域功能的不断拓展,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保税监管区域外汇政策暴露出一些与保税监管区域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环节,需进一步完善。现行政策出现监管空白。虽然现行外汇政策对区内企业的贸易外汇收支行为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由于保税监管区域的贸易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6.
保税监管区域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也反映了每一发展时期的不同理念。目前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改革应紧密结合整个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积极实现“五个转变”,充分发挥保税监管区域作为外汇管理制度创新的“试验田”作用,在区内实现更加宽松的外汇管理政策。因此,在大的原则不变的前提下,保税监管区域的外汇监管思路应符合保税监管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体现前瞻性;监管政策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体现对区域功能拓展的支持;监管手段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对保税监管区域实行区别于境内区外的特殊外汇管理模式,随着保税监管区域外汇收支规模快速增长,业务模式复杂多样化,现行对保税监管区域的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思路、管理手段无法满足贸易便利化目标,也难以有效监测跨境资金流动,同时部分区内企业外汇政策与区外政策不配套,对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实施改革日趋迫切。本文通过对银行、企业实地调研,从青岛地区保税监管区域贸易业务现状出发,针对当前外汇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重构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框架、加强非现场监测的思路,以期为完善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回顾保税监管区域的设置及其外汇管理政策的沿革入手,分析了现行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拓展政策外延、重构政策顶层设计、鼓励先行先试、防控交易风险、完善外汇管理法规、健全保税监管区域货物贸易统计监测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保税监管区域的总体发展方向是功能整合和归并,形成相对统一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功能,并辅以相关的研发、监测、维修以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功能.因此,外汇管理法规的调整思路应以监管有效性为前提,提高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政策的前瞻性,做到“松紧适度、宽严相济”,积极服务于保税监管区域功能的实现,提高区内企业的贸易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2010年4月,随着西安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封关运行,陕西省保税监管区域规模进一步扩大,西安从此进入"港口"时代。本文在归纳、总结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资讯:广角     
《金融博览》2007,(9):14-15
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第四次加息,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首发区域金融稳定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加快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重要改革,外汇局发布《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2004年7月,外贸经营权备案登记制度全面推行,保税区企业逐步拥有进出口经营权.可同时经营保税和非保税货物进出口贸易。按照现行外汇管理办法,这类企业贸易项下的收付汇面临两种完全相反的监管政策,采用何种外汇核销模式进行监管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束冰 《中国外汇》2006,(5):71-71
政策分析 外汇质押项下人民币贷款政策的演变从一侧面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形势和外汇政策监管重点。随着近年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进行了多次调整,2005年2月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调整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05]7号),对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管理办法进一步作出重大调整。首先,将境内机构超限额结汇期限由10个工作日延长为90日,允许境内机构在其经常项目外汇账户余额超出核定限额后的90日内仍可保留其外汇资金。其次,扩大了按实际外汇收入100%核定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的企业范围。  相似文献   

14.
2007年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并实施了《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个人外汇管理政策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为个人用汇、结汇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办法》实施以来,个人跨境资金收付和结售汇业务明显增加,外汇管理部门如何有效监管个人间异常外汇交易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汇管理》2005,(9):i0013-i0016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总行:为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促进投资便利化,解决境外投资企业融资难问题,根据《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办法》),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进一步简化对外汇指定银行(以下简称银行)为我国境内机构在境外注册的全资附属企业和参股企业(以下简称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性对外担保的管理手续。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翔 《中国外汇》2013,(9):68-69
保税监管区域是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设立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种类和功能到多种类、多功能的发展历程。政策演变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政策演变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横向上与海关管理政策齐头并进,一条是纵向上尾随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变革。  相似文献   

17.
石永 《济南金融》2007,(1):69-69
近期,国家外汇管理部门与时俱进,因势利导,对个人外汇管理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和改进,适时制定出台了《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笔者拟对此进行评析。一、新政策的突破新政策贯彻了“均衡管理,公私并重”的监管理念,充分体现了“便利操作”、“有效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汇管理》2005,(12):I0007-I0008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为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政策支持体系,规范境内居民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从事投融资活动所涉及的跨境资本交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外国投资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现就境内居民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开展股权融资及返程投资涉及外汇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汇》2006,(6):I0004-I0011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为了切实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5号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汇发[2006]19号),完善经常项目外汇管理,规范操作,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了《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和境内居民个人购汇操作规程》(见附件,以下简称《操作规程》),细化了相关政策要求,明确了外汇局和银行在办理业务中的各项规定,便利境内机构和个人办理相关业务。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满足居民个人合理的外汇需求,进一步实现贸易与投资便利化,2007年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个人外汇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此次政策调整基本满足了居民个人正常的用汇需求,便利了银行和个人外汇操作,加强了对个人外汇收支监测与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具体问题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