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同合  龙章睿 《金融论坛》2007,12(12):37-43
"两头在外"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企业经营模式,其核心特点是企业资金的"境外循环",因此对银行的融资风险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两头在外"企业经营模式的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核销方式以及银行融资的品种对"两头在外"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了深入探讨.风险防范不仅取决于企业的贸易方式,而且取决于收汇核销方式等多重因素.因此,实践中必须对企业的贸易方式、收汇核销方式详加分析,否则很容易导致融资品种与融资比例的错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控制融资风险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标准仓单在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中的应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进  李辉 《新金融》2010,(10):63-64
随着银行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如何把握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特点,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进而获取更高收益是商业银行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控制大宗商品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角度出发,探讨结合银行监控下的套期保值头寸,在贸易融资业务中将标准仓单作为风险退出手段的应用模式,并就如何建立起这一应用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两头在外”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企业经营模式,其核心特点是企业资金的“境外循环”,因此对银行的融资风险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两头在外”企业经营模式的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核销方式以及银行融资的品种对“两头在外”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了深入探讨。风险防范不仅取决于企业的贸易方式,而且取决于收汇核销方式等多重因素。因此,实践中必须对企业的贸易方式、收汇核销方式详加分析,否则很容易导致融资品种与融资比例的错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控制融资风险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我国外贸经济的不断壮大是中小企业对贸易融资的需求,而作为银行业中风险较大涉及资金额较多的业务之一,银行如何在贸易融资的过程有效的控制风险,提高中间业务的收益,如何在外贸飞速发展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更好的规避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结构贸易融资:名为融资实为控制贸易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芳 《国际融资》2007,(1):54-56
记者: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结构贸易融资以及与传统的贸易融资的区别? 李依群:传统贸易融资的做法就是在贸易过程中分段融资,银行并不能控制整个贸易流程中的全部风险,而像应收账款风险、提货风险等就只能由企业自己承担.所谓结构性贸易融资就是通过银行把贸易过程中所有的环节都串起来,银行除了提供贸易融资外,还对贸易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提供风险控制服务,例如,应收账款管理,进口方的资信调查.因此,通过结构贸易融资,企业贸易流程中每一段价值得到提升.从增加企业贸易附加值的角度,结构贸易融资与传统贸易融资有很大的不同,结构贸易融资的技术含量非常大.只要有贸易流在,就存在风险,就有结构性贸易融资.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这样理解的.  相似文献   

6.
李晓晨 《中国外汇》2013,(19):60-61
对流程的控制,尤其是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控制,成为银行研发贸易融资新产品的契机和出发点。贸易融资,是银行为进出口双方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巴塞尔协议将其定义为"在商品交易中,银行利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贸易融资贯穿于整个国际贸易链条中。物流、现金流是贸易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的主线和关键。目  相似文献   

7.
国内预付货款贸易融资风险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付账款贸易融资存在着虚假贸易、质押权落空、质押物变现难及银行内部控制方面的风险,可以通过现金流封闭运作和对交易对手付款短周期的风险控制及构建完善的营销体系来规避国内预付货款贸易融资风险。  相似文献   

8.
贸易融资是指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然而随着国际金融风暴对世界经济影响的日益扩大,国际贸易融资环境不断恶化,对企业和银行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由于银行和企业在发展这个业务时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当风险来临之际,就显得束手无策,所以如何建立一套有效规避和控制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规范成为银行和企业拓展业务的首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贸易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各类风险,而融资风险是贸易企业目前风险防范的重点。本文对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规避融资风险的建议,为贸易企业进行融资风险控制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郭娜吟 《会计师》2014,(10):15-17
在贸易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各类风险,而融资风险是贸易企业目前风险防范的重点.本文对贸易企业融资风险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规避融资风险的建议,为贸易企业进行融资风险控制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无足额保证金的前提下因开证拒付,造成银行垫付,增加银行不良资产的风险,因银行业务人员审单不严,引起商业纠纷,银行需承担相应责任的风险,因国外银行或客户提交没有货权凭证的单据骗汇,欺诈银行的风险,因银行开立无贸易背景信用证融资或开立进口批件不全的信用证,所冒的政策风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贸易融资不仅为国际贸易企业提供了资金便利,也成为大型商业投资公司效益的新增长点同行间对外贸融资业务竞争也越演越烈,外贸融资渠道也在呈现出多元化。然而在贸易融资实践中也面临着许多风险若对其轻视甚至为了抢占市场而盲目投入,资金风险会直接转嫁到投资公司身上。怎样预防与控制贸易融资工作的风险已经成为当前投资公司业务发展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剖析投资公司以外贸融资领域为研究对象,为其筹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探究有效控制和防范潜在风险的对策,以推动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与革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金融风险事件频发,银行业面临的风险防控压力加剧,本文旨在结合近年来银行业贸易融资业务的实践,对贸易融资操作风险的类别、辨识,以及风险的控制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银行业贸易融资操作风险防控做出有益的探索。银行的发展是效益水平和风控能力的共同发展,坚持做好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国际银行界将有货物自行清偿的信用证业务看作一种低风险的资产业务,巴塞尔协议将其风险度定为20%,关键在于国际上银行能够控制信用证项下货物的物权。而国内银行贸易融资实践已经存在并且还在延续着一个沉痛的教训,就是进口信用证业务不能通过贸易中的货物进行自行清偿,贸易真  相似文献   

15.
船舶融资比一般商业融资更加复杂,银行为了控制融资风险,通常倾向以船舶抵押作为担保方式。但在船舶抵押过程中,银行依然会面对多重风险。本文将针对船旗国、保险、租约、美国《1990年油污法》下的银行责任等法律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各家银行对黄金贸易融资业务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为获取竞争优势,一些机构只追求表面真实性,放宽授信审查条件、扩大授信额度、放松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没有形成成熟的风险管理体系,造成贸易融资业务出现风险损失的可能性大大上升。为有效加强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建议:一是加强关键环节控制。客户经理必须深入调查,掌握客户的实际经营、关联关系及海外关联公司的情况,分析客户贸易周期、经营特  相似文献   

17.
项目融资因其特殊的还款方式,为解决大型工程项目资金短缺提供了全新思路,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风险。其风险按是否可控,分为系统风险(不可控制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可控制风险)。鉴于目前商业银行仍然是我国主要的项目融资贷款方,国家大型项目也往往以银团的方式进行项目融资,因此,银行作为融资贷款方的风险管理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苏芳芳 《中国外汇》2015,(20):32-34
要防止重复融资情况的发生,需要各家银行共同努力,规范业务操作,在满足企业正常融资需求的同时,规避潜在业务风险。重复融资开始进入监管部门的监管范畴,源于大宗商品的大额贸易融资。大宗商品贸易商利用银行间信息不对称和银行管理不到位等缺陷,在不同银行间或通过重复质押进行重复融资,或通过重复贸易背景重复融资,给银行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当然重复融资不仅仅存在于大宗商品贸易上。  相似文献   

19.
船舶融资是一项贷款期限长、结构复杂、风险较大的业务,如何控制贷款风险,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船舶融资最常见的模式是设立单船公司作为借款人向银行融资。本文试就该模式下银行开展船舶融资时如何进行风险控制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章彰 《银行家》2013,(7):36-38
作为银行主要的业务类型,贸易融资业务具有自偿性、产品可循环使用、期限短,周转快等特征,新的资本监管规则是否充分反映了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特征,哪些方面还在不断争议之中,它会带动贸易融资业务进一步发展,还是会形成一定的制约。对这些问题的清醒认识有助于理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思路。供应链融资挑战基于单一偿债主体进行信用评级的模式贸易融资一般是指围绕贸易结算的各个环节发生的资金和信用融通。根据贸易融资的信用风险特性,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银行承担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企业为了进出口贸易的需要,以货权、应收账款、动产或出口退税账户作为质押获得融资,银行提供融资即承担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第二类,由融资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承担企业信用风险。银行虽然已为企业进行以贸易为目的的融资,但由于其他金融机构在融资环节的介入,如有其他银行提供信用证承兑,有信用保险公司承保或保理商参与等,使信用风险承担主体由融资银行变为融资银行之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