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我国经济金融等综合角度看。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具有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重要影响。其中自身经济阶段和金融条件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不仅是我国短期经济金融利益的保障。而且是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的调控目标和改善方向。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更是我国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刊邀请五位嘉宾共同来分析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现状及影响。探讨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成因及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
2013年,我国国际收支再次出现较大净流入格局。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1388亿美元,较2012年同期略有下降;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992亿美元,而2012年同期为逆差368亿美元。2013年9月末,我国新增外汇储备3017亿美元,同比多增2378亿美元。我国国际收支再次出现"双顺差"格局,是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长期因素与短期因素、实体经济和投融资活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它表明,当前我国国际收支趋向平衡的基础尚不牢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依然任重道远、意义重大。从实体经济层面看,国际收支平衡是四大宏观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3.
“十五”时期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估计及其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产生展望了“十五”时期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在此基础上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可能变化作出了基本估计。最后,本文根据我国“十五”时期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提出了同时期国际收支平衡的调控目标,并对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建立的政策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从全球视野看,涉及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从一个国家来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矛盾的主要方面会相互转化,情形可能截然相反,例如,新中国初期我们面临的是外汇极度短缺,现在则面临外汇过快增长的问题。当前,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既有全球经济失衡的大背景,也有中国经济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引发的问题。如何从全球视野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认识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探讨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对策,事关当前的宏观经济决策,以及未来中国长远的经济发展走向。为此,本刊特别组织“新年策划&;#183;国际收支平衡专题”,约请国内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国际收支的总规模也在不断扩大。1994~2007年,除199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小额逆差外,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与资本金融项目均保持顺差。国际收支顺差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到一定水平和阶段表现出的特征,是我国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外在表现。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推动对外贸易均衡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和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收支状况对经济稳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矛盾已由过去的外汇短缺转为贸易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国际收支不平衡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矛盾。本文试对我国大量双顺差的成因、利弊作以分析,并探讨其对策。  相似文献   

7.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持续蔓延,并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相继陷入衰退,大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我国经济也出现了增长速度下滑,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等新情况和新问题,但中国政府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略有增长,增速出现下滑。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货物贸易顺差增速放慢,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势头减弱,对外直接投资步伐加快,国际收支总顺差由快速增长转为趋于平衡。同时,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国内经济形势有所改变,国际收支运行的波动性加剧。上半年,出口增速放缓,进口增速加快,货物贸易顺差下降;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资本和金融项目大额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下半年,出口增速进一步回落,进口增速下滑更快,货物贸易顺差较快增长;大量国际资本为求自保在去杠杆化过程中向母国回流,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逆差,储备增长明显放慢。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尚未出现资金大规模集中流出的情况,国际收支顺差规模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整体抗风险能力依然较强。今后一段时期,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复杂性上升,形势变化较快,对我国国际收支影响的不确定性增强。同时,在全球经济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基本面相对良好,再加上国家推出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为促进国际收支平稳运行和国际收支状况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把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方向。外汇管理部门将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防风险、促平衡”的总体目标,加大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外汇管理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加强统计监测和风险管理,切实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配合国家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等宏观调控总体部署,努力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相似文献   

8.
现行流转税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筱华 《涉外税务》2003,(12):13-17
流转税会对市场资源的配置发生直接的作用,并对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产生间接的影响。据此,可以通过对流转税制与经济增长、资源配置、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关系的分析,来评价我国现行流转税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取2005-2008年月度数据,对2005年汇改以来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总体进出口以及国内外真实工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但是汇率对于进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见汇率不是影响国际收支的最主要因素。当前国际收支失衡是我国经济内部失衡的反映,并不单纯的是货币定价问题,应该从各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货物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拉动下,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规模逐年扩大。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与国内经济均衡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从全球经济发展、国内生产要素配置以及宏观政策层面来分析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源。针对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形成的根源,我们认为解决政策性和体制性问题应作为近期调整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能力储备:我国外汇储备管理转型的新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立 《金融博览》2006,(5):32-33
外汇储备主要是指中央银行的外汇资产,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例如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经济影响增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规模对于维持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外部均衡在整个宏观均衡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加上近两年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有所加剧,采取多方面措施逐步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确实是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必然选择,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国务院对国际收支问题十分关注。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指明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指出,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因此,我们一定要全面认识和深入领会当前的国际收支形势,全面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认真做好当前的外汇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外部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投资过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外部经济失衡加剧;同时,国内经济方面出现了由流动性过剩引起内部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导致了我国经济出现了内外"双失衡"。该文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流动性过剩和国内房地产投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认为国际收支顺差与流动性过剩是我国房地产投资过热的主要原因,并依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管涛 《中国外汇》2020,(1):26-29
刚刚过去的2019年,虽然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上升,人民币汇率也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但国际收支保持了基本平衡。2020年,面对依然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我国的国际收支会呈现哪些新特点?跨境资本流动又将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上半年我国外汇储备突破1.8万亿美元,达到18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5.73%。高额的外汇储备和持续的双顺差格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已逐步显现,如何运用各种手段调整、改善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基于当前我国目前国际收支状况,分析长期持续双顺差对我国经济的主要影响,提出了改善国际收支"双顺差"、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因国内储蓄持续高于投资引起的内需不足,是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而单靠汇率调整无法改变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格局。只有切实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才能完善国际收支平衡机制,实现经济增长的内外均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际收支连年“双顺差”、外汇储备突破万亿、2005年以来的汇率度改革,这些热点问题都反映了中国经济外部不平衡的现状。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国际收支效应、收入效应和宏观经济效应,剖析了中国经济外部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内在不平衡以及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并由此提出了短期和长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不断修订、完善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的建立,已成为我国平衡国民经济指标、制定正确的对外经济政策的基础,成为了我国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和有效应对金融风险的手段。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收支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交易内容、交易类型、交易方式日益多样化,跨境投资、金融衍生品等新产品,以及电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新业务层出不穷,这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全方位普及国际收支统计知识,  相似文献   

20.
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之一,也是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五大平衡”之一。本文对我国国际收支格局的演变历程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国际收支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建议通过主动管理国际收支平衡、管理外汇储备余额、选择合适的国际收支结构、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等方式,建立我国长效的国际收支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