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0 毫秒
1.
环境规制的实质是一个公共选择过程。文章以皮科克的政治市场结构理论为切入点,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中国环境规制过程中初级政治市场、政策供给市场以及政策执行市场的特有方面。研究表明,制度结构决定了环境规制中政治市场结构的独特运作机制。财政分权与政治晋升机制使地方政府热衷于为增长而竞争。公众无法有效约束地方政府行为,而企业与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又存在着共容利益。在政治与经济双重逻辑下,地方政府倾向于采取环境规制"趋底"的竞争策略,进而导致了环境规制失灵。  相似文献   

2.
财政支持政策对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深入研究军民融合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政策在立法、政策统筹以及地方政府在政策落实与执行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推进军民融合专项立法,统筹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投融资政策机制,加强对中小型军民融合企业的财税支持以及完善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等方面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四种不同的市场条件下,为了实现地方社会福利最大化,地方政府进行产品质量管制的目标值不相同,社会福利水平也不相同.地方政府面临的现实条件,促使它在执行质量管制政策时,倾向于放松管制标准,纵容甚至保护"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行政层次越低、本地产品市场占有率越低,这种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视角出发,在分析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在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适用性及其构建要素的基础上,梳理总结出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政策本身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政策目标、优化执行机构、优化目标群体、强化外部约束、改善执行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Lowi政策类型理论中的"分配型政策"框架,以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中地方财政经费安排为案例,发现社区教育政策具有典型的分配型政策特征。教育部出台的政策文件明确地方的财政经费主体责任,并且没有提供中央和省级的财政出资或补助。这种政策制定者和出资者分离的财政安排,容易出现政策执行中经费供应不足情况。教育部统计的2014年社区教育经费数据,以及相应地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经费投入的比较,充分反映了社区教育经费没有实现文件要求的"列入到经常性财政开支"目标,投入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这可以从分配型政策强制力不足的特征进行解释:社区教育政策在执行手段和基层执行中强制力都不足,在缺乏足够的执行手段、监督手段、激励和惩罚制度安排下,社区教育在基层中执行就容易因地而异,甚至陷入选择性执行、应付式执行等困境。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有促进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的支持、提高公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度和保障地方社会秩序稳定的作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困境的主要原因包括地方政府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不足、相关法律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等。应通过打击腐败利益同盟、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加强地方政府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创新能力等措施来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学界对公共政策执行这一过程的研究,公共政策执行力成为政策学界的新热点和研究的突破口。针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何塑造高效的政策执行力成为重点。研究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为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政策执行职能提供指导。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执行主体、执行客体、执行资源、执行制度和执行环境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融资政策逆周期性对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欧拉方程"模型,利用2008年至2015年期间债券发行企业的面板数据,定量研究地方融资平台和普通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发现,地方融资平台所受融资约束小于普通企业,放松货币政策有利于缓解普通企业的融资约束,但地方融资平台融资约束主要受政府融资政策影响.由于地方政府融资政策和货币政策均存在逆周期特征,因此经济下行时,普通企业融资能力在货币政策宽松同时受到地方政府融资政策宽松挤压,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明显减弱.政府应逐步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长效机制,减小其对货币政策调控实体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振峰  庄毅敏 《全国商情》2009,(24):133-134
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有着不同的利益,利益关系成为影响中央政策执行的核心问题,两者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地方经济增长问题上。地方政府为了政绩,与利益集团联盟,在经济上为GDP进行竞争,在政治上为晋升而竞争,无法完全执行中央政策。有必要从制度上创新,构建和谐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政策要求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但地方政府实践中却存在着不精准执行现象,出现"任人唯亲"式脱贫、"靠贷"式脱贫、"低保"式脱贫和"捐款"式脱贫等错误行径。此现象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之结果,主要有对精准扶贫认识尚不到位,精准扶贫考核机制不科学,精准扶贫过程公民参与少,扶贫干部的素质高低有别以及扶贫反馈救济效果不显著。倘要在精准扶贫中消除这种不良现象,须推进全面认识精准扶贫步伐,改善精准扶贫基层考核机制,引入公民参与精准扶贫过程,规范扶贫干部的选培与退出,落实扶贫反馈的甄别与处理。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经过合法化程序后,即进入政策周期的政策执行环节。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中间环节及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也是检验公共政策是否科学合理的标尺。在系统梳理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对抗执行行为表现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造成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对抗执行行为发生的原因,并着重从实现政策执行主体公共精神的回归、整合政策执行主体利益诉求、合理控制政策执行裁量权等方面,提出了纾解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对抗执行的建议,有效提高政策执行的效力。  相似文献   

12.
政策执行力是政府执行力也是政府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暴露诸多问题,造成政府信任危机,影响政府形象。因此,研究此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影响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诸多因素着手,结合理论框架,提出了地方政府提高政策执行力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13.
“县管校聘”政策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教师共享和流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政策实施媒介和手段。依据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对“县管校聘”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证发现,影响“县管校聘”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家及地方政策体系的不完善、执行机构政策执行能力的不足、目标群体对政策的不认同和良好政策执行环境的缺失。为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政策的有效执行,在政策上应加快完善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体系构建,在执行机构上要统筹行政协调和强化学校监督机制,在目标群体上要加强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政策的认同,并且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不断优化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4.
借鉴顾客满意度指数分析框架,构建农村宅基地退出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并应用四川省典型地区的农户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农户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地方政府形象尤其村委会形象对农户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可靠性、合理性、宣传与参与度以及家庭资源禀赋通过影响农户的感知质量对农户满意度产生正向间接影响,农户满意度对农户的政策认同和农户抱怨分别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因此,应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及配套制度以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的经济社会净福利,加强地方政府尤其是村委会廉政、勤政建设以改善政府形象,完善政策执行机制、规范政策执行行为以提高农户的政策感知质量。  相似文献   

15.
预算配置问题是预算的核心之一,中国县级政府预算支出分配的效率直接决定了县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因此,构建中国县级政府预算支出分配机制的分析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的学科视角下,文章基于财政分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政策过程理论构建了关于中国县级政府预算支出分配机制的分析框架,包括权力结构、预算环境、行动策略和分配规则等变量,各变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框架的构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县级政府预算支出分配过程中的因果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家责任理论、治理理论以及公平效率理论为地方政府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流劳动争议案件及构建多元解纷机制是政府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的现实动因。借助于《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各地都在进行政府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的实践探索,并在购买内容、购买主体、承接主体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质,但却面临着合法性获取、实施程序、监督及评估机制等方面的困境。地方政府购买劳动争议调解服务的路径优化既要构建衔接有序的法律体系,加强实施流程的规范化设计,又要完善监督及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政府形象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对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利益协调以及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透明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公共政策执行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扩大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公众参与,提高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畅通公共政策的执行渠道,实现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透明化;实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整合,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8.
蒂布特提出地方政府竞争理论后,很多学者对此理论进行了验证,并对其正效应予以认可。在蒂布特模型的框架下阐述地方政府竞争正效应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构建和维护地方政府竞争的良好规则,扩展地方政府竞争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9.
政策网络治理是政策网络理论与治理理论研究相结合形成的新的治理流派,是公共治理的一种新框架和新模式,代表着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的深刻变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在政策网络治理模式下的区域政府之间的合作正在逐步形成,但在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面对这些问题,文章在政府合作必要性及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进行了对策设计,以期提高区域合作的效果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后金融危机时期,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面临的宏观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投融资平台治理政策的效应逐渐显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必须改革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经营机制、管理机制和应急机制,全面构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才能有效应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