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菘蔺 《新经济》2013,(17):110-111
本文通过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简要介绍,提取出其理论中有借鉴意义观点,同时对他的局限性观点进行分离和批判,从而对我国人口理论进行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人口思想史上,马尔萨斯及其《人口原理》、马寅初及其《新人口论》是无法绕过去的里程碑人物和文献,其历史功绩不容抹杀。马尔萨斯的重要思想贡献是注意到了生活资料供应对于人口增长和生存的制约性,并且看到了人类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光明空间。马寅初所生活的时代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时代,他提出国家理应有干预生育之权,所论的是"制度性抑制"。到了崇尚人权、自由和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代,就要从"制度性抑制"拓展到"制度性保障"。家庭享有生育自主之权,政府则有生育保障之责。中国不是不需要计划生育,只是在变革和发展的年代需要赋予其新的内涵。中国需要民主计生、人文计生、福利计生。  相似文献   

3.
4.
马尔萨斯时代以后,农业产出大幅度增长主要是以牺牲农产品质量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获得的,与马尔萨斯时代所呈现的农业状况不相符。单纯以生活资料数量高速增长来批判马尔萨斯关于生活资料增速较慢的判断是不科学的。现阶段,仅仅依靠农业技术改进来实现农业产出增长的幅度是有限的。目前我国家庭自觉节制生育的动机并不明显,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不宜放松人口政策。无论在法律层面上还是实施过程中,都应继续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以实现人口与优质生活资料的均衡增长。  相似文献   

5.
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是指供需一致时的需求,他反对萨伊等人所主张的"供给能自动创造出它自己的需求"这一观点,并且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函数的交点,它是一个均衡点,由此决定产出和就业水平。同时,凯恩斯认为由于"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的"灵活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两者各自还提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6.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反动性毋庸置疑,但其反科学性值得商榷.马尔萨斯并非完全抹煞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特别是在生殖问题上.马尔萨斯指出,从繁殖的属性来说,人与动植物都有生殖的本能.但是,动植物繁殖可即行发挥,人类受理性的支配;在减少人口的措施上,马尔萨斯并非把"积极的抑制"作为上上策;他对人类社会制度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7.
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思想历经乐观人口论、适度人口论、人口过剩论与人口抑制论的演变。古典经济学家亦从多个角度重点探讨了工资与人口数量的互动关系,他们还对中国人口问题给予了较多关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该学派受到了来自人口投资理论与中国人口现实的挑战。最后,本文阐述了古典经济学人口思想的影响,并就其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作为近代人口理论的奠基者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中的代表人物,英国学者马尔萨斯在人口学和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引起了后世学者对其理论体系深入、持续的研究。本文基于对马尔萨斯思想体系的理解,试图探讨和梳理在他的人口理论和他的经济学理论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他之所以能够成为“有效需求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新华 《经济师》2001,(9):251-252
18世纪后半叶到 19世纪初 ,面对西方资本主义虽迅速发展 ,但人们生活状况却在恶化 ,由于大量失业人口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 (T .R .Malthus ,176 6—183 4 )认真研究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的关系 ,力图以人口理论来消弥欧洲社会改革要求。在 180 3年正式出版的《人口理论》这部著作中 ,他从“两个规律” ,即“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观点出发 ,提出由于人口增长呈几何增长 (即 1,2 ,4,8,16 ,3 2 ,6 4 ,12 8……式增长方式 ) ,而经济增长是算术增长 (即 1,2 ,3 ,4,5 ,6 ,…  相似文献   

10.
马尔萨斯认为土地生产力与人口增殖之间的不平衡实质上体现了绝对稀缺思想,这种绝对稀缺是无法改变的自然力量决定的;土地的绝对有限性和土地生产力增长的有限性决定了人口平衡是贯穿全生物界的自然法则;同时马尔萨斯认为自然资源的稀缺是相对的,因为自然资源的绝对稀缺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受到社会制度、技术、道德和经济激励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从马尔萨斯到索洛:工业革命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怎么才能实现长期而稳定的增长,并达到发达经济,这是经济学家所长期追寻的目标。19世纪以来接连出现的大量国家相继走上富裕之路,给经济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但受制于分析工具的不完备,该领域的研究长期未取得大的进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对该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统一的分析框架,形成了工业革命的研究领域,这项研究试图统一人口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本文就该理论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可能的发展方向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2.
13.
韩非着眼于长远利益的思维路径使其思想充满了强烈的思辨特色,在此路径影响下,韩非的生产观、消费观和分配观均围绕长利目标而展开。韩非注重长利的思维路径给当代人类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农业产出剩余—人口变化—资本积累三者相互作用的角度讨论了一国从马尔萨斯贫困陷阱转向现代经济增长的一般过程,拓展了Galor等人近年来发展的统一增长理论,在此基础上对近代东西方经济发展的大分流和二战后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成果的差异进行解释.人口变化和资本积累是理解这一过程的关键,农业生产剩余的出现带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资本增加带动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但同时人口的增长也在不断接近农业生产约束.只有在人口数量突破农业产出约束前保持人均收入快速增长,使人口增速及时降至转折点,一国才能顺利转为现代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人均收入的高水平均衡,否则将会陷入经济内卷化.新中国成立后实施资本积累的工业化政策、农村改革和人口政策,是推动我国顺利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因素.产业发展政策的差异对应不同的资本积累和人口转型速度,是导致二战后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经济导刊》2009,(12):12-12
马尔萨斯在1789年首次出版的《人口论》中危言耸听地预测,人口增长最终将超越世界食品供应能力。但在工业化席卷许多发达国家后,出生率急剧下降;首先是法国.英国紧随其后,然后是整个欧洲和美洲。当人们越来越富有时.家庭规模也变得更小。  相似文献   

16.
苏轼的人口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是宋代名学家,其人口思想、经济学思想、经济思想、美学思想都有独到之处。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苏轼的人口思想:对“人众国富论”的批判,反对“不举子”,主张“度地以居民”。苏轼人口思想中的一些内容,在人口思想史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并延续至今的所谓增长理论的第二次繁荣期(内生增长理论或新增长理论时期)中,人口因素是一个相对而言获得较少重视的问题[。1]对于其中诸多问题的探讨似乎应该是人口学或者人口经济学关注的主题,但是对于经济发展或者经济增长这样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研究主题而言,忽视(或者说不够重视)人口因素的影响必然会造成其理论价值的缺失。  相似文献   

18.
李梦觉 《经济师》2003,(12):68-69
目前我国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主要是新增劳动力规模较大 ,下岗职工增多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 ,为了缓解这些压力我们必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私人经济 ,节制劳动力供给 ,组织劳务输出 ,以此达到增加劳动力需求 ,减少劳动力供给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20.
解韬 《新经济》2011,(11):77-78
一、引言 关于人口承载力,最早可以上溯到1679年荷兰的代尔夫特以人口密度估算地球能养活134亿人口的研究[1]。后来,马尔萨斯(1766-1834)提出了著名的"两种生产理论",间接地反映出其人口承载力思想。早期学者主要从资源或环境角度对其下定义,例如,环境人口承载力即资源承载力之总和,意指一个特定的人类生态系统(全球、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的资源可供养的人口[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