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要双高于全国水平。近几年,宝鸡市对西山地区农民的增收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本刊为此专访了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区委主管西山农民增收的副书记王万庆——记者: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当地政府方面,都把西部欠发达山区农民增收问题提上了紧要的议事日程。本刊记者从宝鸡市相关部门了解到,陈仓区受宝鸡市委、市政府委托承担突破西部山区农民增收战略这一艰巨任务,请您详细介绍一下目前宝鸡西部山区农民增收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十多年来,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要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工程的质量,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必须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与不断提高农民思想认识水平、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持续提高生态效益、促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十多年来,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要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工程的质量,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必须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与不断提高农民思想认识水平、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持续提高生态效益、促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东业西移对西部就业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学真  王超 《开发研究》2005,(4):24-26,16
东部地区一些产业的比较优势已经弱化甚至丧失,与西部的产业梯度也已经足够大;同时西部地区已经具备承接产业的条件,因此,东业西移的条件已经成熟。本文从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出发,分析了东业西移对西部就业的正负两种效应,试图以此找到有利于西部就业的产业承接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历时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1、物质和政策保障方面的建议:(1)完善退耕还林补偿政策;(2)实施国家收购生态林政策;(3)制定环境污染管理政策;(4)优化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关系.2、提高培育退耕还林内驱力与自觉意识的对策建议:营造有利于退耕还林的社会环境氛围;积极推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巩固并扩大退耕还林成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200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以索洛余值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表征技术进步,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方法对环境规制影响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中部和全国表现为倒"U"型关系,而西部地区表现为"U"型关系;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间接效应比较显著,其中东部与西部地区环境规制水平提高有利于FDI技术效应溢出,从而促进技术进步,而中部地区的间接效应抑制了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7.
决策动态     
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 意见突出强调了退耕还林要与农民吃饭、增收、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强调了生态建设与保护并重,强调了进一步完善检查监督机制。对于退耕还林补助标准、种苗补助费、植被恢复方式、补助粮发放等问题都有明确详细的规定。 意见指出,国家无偿向退耕户提供粮食、现金补助。粮食和现金补助标准为: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企业竞争力的总体状况 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近年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投资力度,农民退耕还林还草的积极性较高,西部农业市场增长加快。2008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4万亿元,增长了5.4%,比上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转移农村人口,发展农村经济。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中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政策过程中存在规划不合理、政策不配套和范围盲目扩大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保证退耕还林政策的有效实施,应加强科学规划研究、完善政策、法律法规,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有针对性地退耕还林,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  相似文献   

10.
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有利于农民增收。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制约农民增收,农村税费改革又导致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捉襟见肘。本文就农村税费改革后如何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及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时期,我区三农发展既面临新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新挑战。从当前情况看,农民增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从长远分析,农民增收既有利好因素推动,也有不利因素限制……农民增收始终是三农发展的核心问题,解决好农民持续增收问题是推动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根本所在。十二五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西部地区中等水平的关键时期,也是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后发展省区,我区未来五年乃至相当长一段时期如何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是我区三农发展中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农业部今年将在西部农村推行“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引进、组装、推广一批行之有效的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模式,达到增加西部农村能源供应量,遏止植被破坏,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西部地区的“生态家园”建设就是通过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配套利用,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家庭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形成农户基本生活。生产单元内部的生态良性循环,取得改善生态效益、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综合效益。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西部地区农民生活用能效率大大提高,优质能源占50%左右,农民将在原有基础上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农…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2013,(14):26-30
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资源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40%。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西部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功能不断拓展,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旅游业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推进生态环境和文化的保护,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农民收入,除了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扶持、扶危济困等全社会的支持、资助之外,从社会资本的视角解读农民增收问题,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思路。在社会实践中,社会资本对农民增收,既存在正关联效应,也有负关联效应。要达到提高农民收入之目的,必须提升社会资本的正关联效应,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资本所产生的负关联效应。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欠发达地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发展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是国家级贫困区(县),也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该区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出集生态绿化、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我国西部11个省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凯恩斯消费函数模型,分析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的消费效应最大,工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在逐渐提高;转移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财产性收入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本文提出了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个农业国家,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农民,经济贫困依然是目前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西部开发,要让利与民,首先要让西部的农民在经济上受益,得到实惠。因此,西部大开发应当把关注西部农民经济利益作为重点问题之一,通过立法,保护其经济利益,确保其经济收入随着西部开发的推进而稳步增长。 西部地区农民经济权益 应得到有效保障 在宣传导向上有忽视农民经济利益的倾向 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可以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如何提高西部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则是西部开发战略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但把西部开发的宣传重点放在了以自然资源的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还草与农民利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提出在全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尤其在农业生态较为脆弱的西部地区 ,要转变经营理念 ,认真落实还草、还林、还牧政策 ,突出生态效益优先的发展原则。本文从退耕还林还草在短期内很难使当地人民致富 ,甚至于还有可能损害当地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这一问题入手 ,着重阐述了对农民保护的几个方面 ,提出退耕还林还草必须要有充分的物质准备 ,高效的流通分散环节 ,周密细致的补偿性政策措施 ,可操作的替代性产业及科学技术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退耕还林还草的顺利开展 ,收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相对滞后是受诸多条件和因素的制约。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力度,把党中央的政策让农民真正并懂;西部欠发达地区更应注重发挥县一级党委、政府的主体决策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一些有利于企业入驻农村的优惠政策;加快成立和推进专业合作社组织。  相似文献   

20.
李含琳 《发展》2012,(3):74-75
甘肃省是我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重点省份之一,从2000年实行退耕政策以来到目前,全省退耕面积达数千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007年达到2423.3万亩。在国家的粮食补助和现金补贴的政策支持下,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国家的退耕任务。与此同时,我省根据省情,采取了多种形式的退耕后续产业发展方式,使得退耕农户能够基本上做到“退得下、稳的住,增收快”的目标。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退耕还林还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战略和政策上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