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一、国有资产体制改革是实现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根本途径。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到了深层的攻坚阶段。搞活国有企业是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也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改革国有企业的难点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背着沉重历史包袱。如企业债务重、资产负债率高,冗员包袱重、劳动力安置困难,社会负担有增无减、企业无所适从等等。另一方面是部分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存量资产处于凝滞状态,且资产陈旧、老化程度高已成为银行投资风险区,增量资本难以投入。再一方面则是改革过程中一些企…  相似文献   

2.
从全国情况看,当前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制的过程不够规范。例如,有些企业改制过程中财务审计不严、资产评估不实,出现了国有资产被低估贱卖的问题;有些企业改制过程的透明度不高,产权没有进场交易,存在暗箱操作的弊端;有些企业的改制行为损害了债权人和职工的合法权益,造成债务悬空;  相似文献   

3.
在一般人眼里,那些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应该都是经营困难、失去还款能力的企业。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有还款能力的企业逃废银行债务、不法分子乘国企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等,已成为银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危及金融业稳健运行和国有资产安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薛克 《辽宁经济》1998,(6):16-16,15
债务托管解决不良债务问题的建议提纲●薛克王庆童1.解决不良债务难题是当务之急。不良债务问题的不断发生、缓解和再发生,严重困扰我国的企业、银行和政府。据统计,1995全国国有资产为9.6万亿,负债为5.8万亿。其中,对银行的负债占66%,对企业的负债占...  相似文献   

5.
企业重组是实现国有资产战略性调整,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企业的主要债权人是银行,在企业资产重组中如何防范金融风险是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 一、企业资产重组中金融风险的几种表现形式 1、部分企业在改制中的不规范操作行为,直接形成金融风险。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企业采取兼并、合并、分立等重组形式,银行债务应当按资产占用比例合理分摊。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银行债务落实的难度较大。具体表现为:一是有的企业实行租赁经营改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改制的步伐日益加快,部分企业利用转制时机,进废银行债务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国有资产的安全,破坏了金融秩序,干扰了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行。在这种新形势下,《贷款证》制度的“预警”功能,将是防范和制止企业逃废债务,维护银行债权,防范新的信贷风险发生的一个有效办法。一、发挥《贷款证》功能防范企业逃废债务企业逃避银行的债务方法很多,但只要信贷人员和《贷款证》管理人员认真按照《贷款证》管理办法进行操作,加强信贷监管力度,都能通过一些“蛛丝马迹”识破其真伪。我们根据对《贷款证…  相似文献   

7.
在国有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个值得重视和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其一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行考核,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其二是如何建立更好地激励约束机制,以充分调动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高层人员的积极笥和创造性,确保国有资产在发展中保值增值。并且,这两者这间又存着内在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8.
《浙江经济》2005,(8):63-64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近日说,在改革改制过程中确实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在:转让国有产权没有完全进入市场,难以发现国有产权的市场价格,很难判断国有资产是保值增值还是贬值流失,少数不法分子乘机暗箱操作、收受贿赂、低估贱卖国有资产。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问题突出。一些企业在制订改制方案、选择审计和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确定转让价格等重大事项中,  相似文献   

9.
殷劲松  吕品 《乡镇经济》2002,(4):32-32,37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肩负着支持、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维护金融债权,是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金融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当前,一些企业利用改制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比较严重,破坏了信用关系,损坏了银行的合法权益,严重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因此,制止企业逃废债行为,创建金融安全区,已成为金融系统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逃废银行债务形式多样,情节相当严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改制风起潮涌,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利用改制机会,通过多种手段悬空、逃废金融机构债务。据对芜湖市某商业银…  相似文献   

10.
正据"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习近平总书记3月9日在十二届二次全国人代会期间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表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改革的关键是公开透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尖锐地指出了过去国企改革和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因此,健全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督制度,加强我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对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防止和治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领域权钱交易、自卖自买、藏匿侵吞国有资产、贱卖国有资产、逃废银行债务、侵犯职工权益等腐败问题,保护国有资产和群众利益,保障企业国有产权公开公平公正交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银企之间的债务拖欠问题更趋激化,盘根错节的债务链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债务网,严重制约着我国银行和企业的改制。对此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数据库和信息技术,有效整合银行和企业的不良债权资源,通过信息沟通,发现债务链,进行债务清算,排除不良债权中的泡沫成分,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市场手段解决不良债权,最终有效解开债务链。  相似文献   

12.
肖军 《辽宁经济》2005,(6):31-3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出台,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行业有序退出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企业改制转让国有资产,成为政府、企业职工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此过程中如何避免产生新问题,是企业改制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实践证明,企业在改制时,有必要把握好:企业的债务问题、人员安置、转让价格确定。  相似文献   

13.
<正> 如何强化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确保国有资产在企业改革过程中以及改制后的保值增值,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热点问题。日前,我们就这一课题到武汉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现结合学习考察的情况,对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强化国有资产监管的问题作一些深入的思考。加大改革力度,切实做到抓大放小,是强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的前提条件武汉和南京同为省会城市,国有企业有许多较为相似的特点:一是拥有的国有资产数额比较大,南京市企业国有资产为  相似文献   

14.
一、国有商业企业管理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国有商业企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在:国有资产存量过于分散,资产配置效率不高,市场占有份额不大,还难以形成调控和左右市场的能力;部分困难企业资金空壳严重,负债累累;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国有资产闲置、...  相似文献   

15.
一、存在的问题1.产权制度改革缺少规范的操作。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可遵循的可操作性规章少,政策不完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着干,走着瞧”,遇到问题再回头解决。2.产权变动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资产评估作为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第一步,其准确与否关系到国家和集体以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当前,对中介机构--资产评估机构没有形成监督制约机制,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对国有资产估高估低现象。在企业产权转让的过程中,存在单方选择中介机构,单方进行评估的问题,造成评估结果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使资产…  相似文献   

16.
企业逃废债务,这里是指少数国有集体企业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将银行贷款悬空或废掉,达到最后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目前,企业逃废债务主要多发生在县级以下中小企业,有些地区的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借改制之机想方设法逃废银行债务,其“一卖了之”是作为一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7.
股份合作制是我国企业改革 中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正像任何新生事物刚一出现必然引来一些不同看法一样,股份合作制从一“出世”,就众说纷坛,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取得较一致的认识,但在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国有资产是否流失、国有股设置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同看法。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助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推进。 一、股份合作制改革,国有资产会不会流失 在探讨国有中小型的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会不会引起国有资产流失之前,应该首先在企业资产流动问题上明确三个基本观点: 1.企业资产的流动不等于资产的…  相似文献   

18.
金融部门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国有企业不良债务严重困扰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以“增资、改造、分流、兼并、破产”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制工作,可以说已作为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实现生产要素流动、重组的重要手段和解决银企不良资产及债务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银行贷款在企业负债中占比较大,企业改制给国家信贷资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成为金融部门注视的焦点。银行如何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抓住机遇,利用有效政策,加快发展,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运行质量,结合工作实…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由于多种原因特别是体制上的原因,使国有资产的监管和营运一直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在诸多国有企业中,由于国有资产营运效率低下,存在大量的闲置资产,不仅难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且还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压力,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尽管《破产法》为处理国有企业破产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国有企业在实施破产的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借企业破产之机逃避债务;一些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法人借企业破产卸掉包袱,逃避责任;企业破产,国有资产流失;企业破产增加了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因此,在当前优胜劣汰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抗拒的竞争法则,少数企业破产已是大势所趋,企业破产的负面效应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将着眼点放到把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程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树立一个顺畅的消化吸收这种效应的社会环境,合理地解决企业破产问题。这些措施应当包括: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素质,树立市场经济新观念;从法律上强化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加强银行调控功能;在完善企业各项制度的基础上继续推行企业间的兼并;完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减轻国有企业负担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