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人们追求身心放松的需求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建设,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这些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相符合。文章以拉萨市林周县乡村旅游发展为例,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五个方面为切入点,对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进行实证分析,探求林周县乡村的振兴路径。同时,也可对西藏其他相似区域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精神领域的提升,为旅游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产业的优化升级,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对于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以及该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各地应该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旅游业。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当前旅游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共享经济和当前的旅游形式相契合,共享经济,从当前旅游业发展问题出发,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实现旅游服务的优化升级。本文以河南省想乡村旅游业为切入点,从河南省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共享理念视角下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策略,这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318川藏线是指318国道中成都至拉萨段,全长约2095公里,沿途景色千变万化,行至其中,会有"隔山不同天,一天有四季"之感。318国道处处有风景,也吸引了不少游客自驾前往,每年春夏的旅游旺季,318国道川藏地区游客络绎不绝。与游客一同造访的还有他们留下的垃圾。陈小姐今年8月初乘坐大巴车从成都出发到亚丁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模式不断转型升级,以及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新增长点,无疑对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近几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很多省市地区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势头迅猛。虽然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旅游线路较单一;旅游形式不够新颖等等,但也阻挡不了乡村旅游业的大力发展趋势。本文将基于城镇化发展,针对乡村旅游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吴柯华 《西部旅游》2023,(14):40-42
<正>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得乡村的发展与建设迈入了新的纪元。在新时期,为推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应当充分利用乡村的地理环境资源发展旅游业,从而实现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现如今,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获得了更多的机遇。对此,文章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以四川省巴中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意义以及具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路径展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旅游业是西藏的重要产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增长。基于此,文章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选取11个指标作为比较序列,将旅游总收入作为参考序列,计算西藏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因素的关联度,然后根据关联度的大小进行分析总结,提出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民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价值、动力和路径,以促进民俗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推动民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能够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兴旺,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促进旅游品牌打造。民俗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动力在于政策引领、市场消费需求、文化传承、旅游资源禀赋,因此可以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挖掘民俗文化特色、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化、智慧化在旅游业中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智慧化建设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乡村旅游智慧化的提升为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为提升乡村旅游智慧化程度,文章在研究乡村旅游智慧化建设与智慧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目前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从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出发,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乡村旅游智慧化程度的实施方案,致力提高游客满意度,以期为乡村旅游智慧化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青岛市政协主席杨军表示,旅游是一些地区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当前各地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农村地区把农业、农村、农民与旅游业深度融合,这是很好的理念和机制。同时,还要推动旅游业等创业创新,为乡村发展增添内生动力。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副市长杜明燕表示,乡村旅游正成为鄂温克族脱贫攻坚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现代产业之间的融合程度逐步增强,乡村旅游可以被称作是第一与第三产业的融合产物。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能够有效打造双赢局面,也就是说,乡村可以借助旅游业的东风拓宽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旅游业也可以在乡村中开拓新市场,让广大旅游者旅游新需要得到有效满足。为了推动乡村旅游的科学发展,必须结合实际对乡村旅游的科学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提出,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乡村旅游业的创新发展也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同时互联网下智慧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本文以郑州市黄河滩区乡村旅游为研究出发点,对目前郑州市黄河滩区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困境进行了深入探析,结合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化优势,发展和实现乡村旅游产业信息化,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2.
正发展乡村旅游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精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发展乡村旅游起步较晚,需要根据地方实际,进一步规范乡村旅游的发展。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具备有效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优良特性。乡村旅游业作为旅游的一种新兴业态,中央政府将其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我国的乡村旅游展现了蓬勃的发展力,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的市场活力,体现了政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创新发展与智慧。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是我国在新时期顺应时代发展提出的一个全新要求,对于贯彻我国和谐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背景下,人们对智慧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处在"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国家和地区也迎来了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本文从智慧旅游驱动的角度出发,以河南省旅游业的转型发展研究为立足点,重点针对河南旅游业的智慧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希望能对促进河南省旅游业的创新升级起到一些帮助,推动河南省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设,同时,也期待能为"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些发展思路,促进其旅游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对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对乡村旅游的理解,概括性的描述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分析了乡村旅游可能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数字     
595万人青藏铁路自2006年7月投入运营以来,为西藏旅游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截至去年底,乘火车进藏的游客人数已达到595万人次,占这一期间进藏旅游总人数的43%。随着青藏铁路全线运营通车,制约西藏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交通瓶颈被打破,旅游业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经济基础不断得到强化,人们生活水平增强优化后,更加注重旅游文化。而我国大力开展乡镇建设以来,为了迎合当今经济市场大环境,开展乡村旅游成为全面提升乡镇经济推广的重要策略。又因为在开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一直是保障该旅游线路顺利运营发展的核心因素,可以说如今旅游文化内核就是乡村旅游持续进步的最佳经营手段,不但为乡村旅游业提供助力,还拓展了旅游行业的实际内容,丰富乡村旅游,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本篇文章将从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进行具体阐述,详细分析该文化创新内涵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及意义,并列举二者结合发展的未来前景规划,力在全方位研究出乡村旅游同文化创意结合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智慧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以乡村旅游为主要特色和增长点的地区,认识和重视发展智慧旅游是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孝感市乡村旅游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现状和问题,提出发展建议,对我国乡村智慧旅游发展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剑凯 《西部旅游》2023,(14):88-90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等资源,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文章以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高寨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乡村空间环境现状,收集整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将瑶族文化与现代商业发展理念相结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西藏户外运动、户外赛事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梳理。找出制约西藏户外运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为西藏户外运动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有益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