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威  姚瑶 《西部旅游》2023,(24):49-51
<正>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实现文旅融合的核心在于以文化塑造旅游,通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新的旅游业态;以旅游突显文化,通过旅游业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作用和价值。文章以南京云锦为例,探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必要性,并深入分析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阻力,据此提出一系列促进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策略,旨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亚 《西部旅游》2023,(18):32-34
<正>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贵州拥有众多饮食类非遗,独具特色,且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在研究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贵州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发现贵州现有的饮食类非遗存在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方式单一、品牌影响力不足、缺乏整体规划、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进而提出政府积极引导、构建品牌体系以及加大宣传力度等应对措施,促进贵州饮食类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小斌 《西部旅游》2022,(17):106-108
近年来,我国经济总体上表现出较好的复苏态势,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于前列,国家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基于文旅融合的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较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充分结合,既能够进一步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效率,还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同时能够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与文化价值。文章主要对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遗文创产品设计进行分析与探索,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以提升文旅融合程度,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陈佳佳 《西部旅游》2023,(19):52-54
<正>目前,湖南省邵阳市凭借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正寻求通过文旅融合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的路径。文章对邵阳市文旅融合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方面的资源潜力和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对邵阳市文旅资源进行评估,提出了一系列文旅融合发展策略,具体包括强化非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深化红色旅游线路的开发与宣传、促进文旅创意产业培育、强化数字技术与文旅融合以及完善研学旅游体系,以期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体验,并为国内外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保护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依托,对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城市更新改造的进程中,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始终面临着保护传承和旅游开发利用的矛盾。文章以广州永庆坊作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永庆坊文化舒适物数据,基于场景理论中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戏剧性3个维度,梳理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路径,以期为其他城市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场景、实现文旅价值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带有地方特色的智慧结晶。在河南省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正逐步走向深度融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众多,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河南省应抓住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机遇,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全面满足河南“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现实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文章分析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旅游的价值,并结合非遗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深入探讨文旅融合下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包括加强非遗保护、强化当地民众和游客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构建文旅融合长效机制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弘 《西部旅游》2023,(14):1-3
<正>“藏羌彝走廊”是我国重要的民族迁徙廊道和重要的商贸交流通道,区域内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文化遗存众多。同时,“藏羌彝走廊”旅游资源供给充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具有良好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区域优势产业。新形势下,需要深挖非遗的现实价值,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路径,使其更好地服务四川“藏羌彝走廊”乡村文旅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层面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研学旅行的融合发展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研学机构将非遗融入到研学旅行中。本文从研学旅行视角出发,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山武术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分析梅山武术的传承现状,深入探讨梅山武术的非遗传承价值,提出梅山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四川是我国的产竹大省,竹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9项。在当前四川大力实施文旅强省战略的背景下,思考竹类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对四川省的几个竹类非遗所在地的现实情况的分析,深入剖析竹类非遗传承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以竹类非遗推动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汉中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非遗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存在非遗传承和保护力度不足、非遗文化传播手段缺乏创新等问题。对此,文章以汉中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骞传说”为例,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进行研究,针对翻译译介与传播问题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有效的策略,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化传播方式,以拓宽汉中非遗传播路径,振兴汉中非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2.
寇凯 《西部旅游》2023,(20):38-40
<正>文旅融合背景下,历史文化符号对于地区提升旅游吸引力和教育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探究海南博鳌宋代至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符号对现代旅游体验的影响,并提出有效推广和利用博鳌历史文化符号的策略,以期促进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实现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大量的、针对的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凸显我国民族特色的重要元素。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内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遭遇诸多困难,直到近几年,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才日渐得到重视。其中,非遗的保护传承是实现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非遗资源与旅游业的有机组合,是实现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渠道。通过非遗项目的开发,可以为旅游业增添新的盈利点;而旅游业同样能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添砖加瓦"。本文以延安非遗项目为例,结合其非遗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延安非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纵向开发非遗资源、整合非遗文化与旅游资源等方面,提出改善建议。探讨如何在这一过程中,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前提进行有所侧重地开发,推动当地非遗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婷 《西部旅游》2023,(7):25-27
<正>非遗是指传承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如中阳剪纸、临汾平阳木版年画、孝义皮影、平遥推光漆器等。对此,需要加强对非遗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的非遗,增强文化认同感,为山西文旅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更加坚实的文化支撑。文章立足山西文旅产业发展现状,从提高公众对文旅的重视程度、创新文旅与非遗融合的模式、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四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山西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5.
卫红 《西部旅游》2024,(2):8-10
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非遗传承保护与旅游融合开发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形式受到广泛关注。非遗传承保护与旅游融合开发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此,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法,结合陕西非遗文旅案例,探索总结出博物馆模式、舞台演艺模式、产业园模式、主题公园模式等六种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模式,以期为非遗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承德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因其特殊的发展历史和地理位置积淀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不仅是展示承德城市魅力的重要媒介,也是建设旅游城市的宝贵资源。怎样将地方旅游业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已成为承德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必须直面的问题。因此,本论文在分析承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结合日本相关城市的发展经验,旨在为承德地区发展非遗文化旅游提供相关建议,以期实现非遗和地方旅游业的和谐发展。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众领域的广泛传播,为非遗和旅游业的互动创造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涵养着城市的文化格调和城市气质。平潭作为对台交流合作的前沿阵地,遗存大量富有海洋地域特色的两岸民俗文化资源。本文将以平潭为例,略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对策,探索其实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来看,我国旅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大部分旅游地区还在运用传统旅游模式,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对游客的旅游体验带来一定影响。同时,缺乏创新创造性,导致许多旅游景点具有相似性,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产业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合理建设旅游品牌,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因此,本文针对文旅融合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和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意义进行探讨,提出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文旅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县域来说,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而且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开启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鉴于此,文章以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为例,通过查阅华池县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文旅融合方面的数据信息,分析华池县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旨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地方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体验经济背景下,为了实现河北邢台太行山区乡村文化和旅游的有效融合,提升当地的文旅融合发展质量,文章首先明确文化、旅游与体验的关系,然后挖掘邢台太行山区乡村的特色文化,最后从产品内容、技术形式、人居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邢台太行山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