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国际体系从霸权稳定转向制度稳定,主要表现为国际公共物品供给日益多元化。由于霸权衰落,国际公共物品的霸权供给相对不足,而全球集体供给和地区供给却相应增加。冷战后国际公共物品的三层次供给,即霸权、全球主义和地区主义可以确保国际体系的持续安全与稳定,这个事实动摇了霸权稳定论的核心命题。  相似文献   

2.
东亚开放地区主义的演进与中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期间传统地区主义在欧洲盛行,尽管亚太地区合作所奉行的“新地区主义”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损害它们的利益。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启动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所奉行的“开放地区主义”的理念,既注重区域内的合作,又强调对区域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开放。它在某种程度上有回归传统地区主义的色彩,但更是新地区主义的超越。这一理念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的普遍现象,对未来国际秩序的建构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者认为 ,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是相互推动的进程 ,而不是相互矛盾的。首先 ,作者对地区化和全球化、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的概念作了说明 ;其次 ,介绍了反对地区主义的一些观点 ,并对其进行了批驳 ;接下来 ,作者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即地区主义是多边主义的必要补充 ,并分析了如何规避地区主义的潜在风险 ;最后 ,作者谈到了对地区间主义的几点看法 ,以亚太经合组织和亚欧会议为例 ,从几个方面论证了其对维持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秩序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门洪华 《开放导报》2005,47(3):23-30
国家主义、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之间存在着战略性张力,而地区主义扮演着联结国家主义与全球主义的桥梁作用。三相辅相成,构成谋划中国大战略的基本因素。如何将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这一对矛盾统一到地区主义思考上来,成为当前中国战略谋划必须审慎思考的重大议题,也隐然成为中国崛起的基础性条件之一。我们要强调国家主义在中国大战略谋划中的基础地位和全球主义的宏观视野,但更突出地区主义在中国大战略谋划的核心价值。中国应确立明晰的大战略框架,其中包含以富民强国为目标的国家主义战略,以创设、主导国际制度为目标的地区主义战略和以参与、分享为目标的全球主义战略。  相似文献   

5.
从均势制衡的难题看多边主义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国际政治中国家种种非制衡行为所表现的违背均势的难题,一定程度上论证了以工具理性为核心、力量结构为特征的均势论是一种单维的非演进的国家战略理论。制度性多边主义以建构国际规制为内容、以协调国际合作为目的的普遍行为原则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提供了一条现实的选择途径和价值取向,成为国际政治日趋明显的发展脉络。中国的战略思维须符合国际体系的演进脉络和国际社会的衍生机理,以进化意识和全球视角超越极化思维,以多边主义理念和多边外交政策作为其对外关系诉求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国际政治中国家种种非制衡行为所表现的违背均势的难题,一定程度上论证了以工具理性为核心、力量结构为特征的均势论是一种单维的非演进的国家战略理论。制度性多边主义以建构国际规制为内容、以协调国际合作为目的的普遍行为原则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提供了一条现实的选择途径和价值取向,成为国际政治日趋明显的发展脉络。中国的战略思维须符合国际体系的演进脉络和国际社会的衍生机理,以进化意识和全球视角超越极化思维,以多边主义理念和多边外交政策作为其对外关系诉求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际政治和安全挑战增加,科技冷战和集团对抗的阴影加重,全球治理和多边主义面临美国单边主义及世界范围的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叠加冲击,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急剧上升。中国从国际关系的方向、目标和道义高度认识和提倡多边主义,形成了对多边主义主要内涵、基本路径的科学认识,多边外交理论不断丰富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治理的有效实施、体系变革、内涵更新和国际努力方面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望未来,中国和国际社会作为利益攸关方,需要长期坚持和创新多边主义,增强全球治理的实践和理性认识,共同克服困难和应对挑战,更加积极有效地建构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霸权国自古就存在,但当今世界唯一的全球霸权国就是美国。美国在追求全球霸权的时候,并未完全采用历史上其他霸权国所推崇的以武力征服和殖民政治为主的权力霸权方式,而是利用其优越的经济条件,并且将其演变为政治上的支配权,对国际制度进行主导,即制度霸权。美国的制度霸权是指美国霸权与国际制度相辅相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制度为美国霸权提供了便利的权力资源,其本身也成为美国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公共物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被国际关系学者用来分析霸权,从而提出了著名的"霸权稳定论"。本文主要利用国际公共物品有关的理论来分析美国的制度霸权。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地区主义实践形成潮流,但东亚共同体议程在美国的干涉下受到挫折,地区自主性被否定,维持着美国霸权的"政治东亚"概念即亚太化的东亚。从东亚的政治发展史和地区主义思想史来看,古代帝国权力具有一种自在的文明共同体意义,但近代以后的军事帝国主义、政治霸权主义模式强迫性地造成东亚的战争与分裂,日美同盟主导的冷战体制阻碍着地区主义价值共识和政治认同的形成。东亚地区政治的分裂在近代表现为列强的军事殖民主义战争;在二战后表现为中国、朝鲜半岛的分裂化和中国海洋周边的美国军事基地化;美国根据"中国威胁论"保持围堵性军事基地,从而获得压迫中国、保护台湾地区、驻扎日、韩的霸权利益,日本则作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工具获得了回避战争责任、扩大海洋岛屿控制的次级利益。在被美国亚太化的"东亚"政治格局下,中国是最大的利益受损者,因此应该积极探讨符合中国尊严和利益的东亚地区主义议程。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理论认为 ,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张 ,民族国家主权原则面临严峻挑战 ,民族国家及其主权特性行将消亡 ,国际体系正从领土主义的现代体系向非领土主义的后现代体系过渡。继全球化理论之后 ,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乔格·弗里德里希提出了“新中世纪主义” ,作为分析“后国际”体系的新范式。新中世纪主义认为全球化国际关系理论断定主权国家行将消亡的结论是十分偏执的 ,在“后国际”体系中 ,民族国家和跨国市场经济是两种永久并存、相互竞争的普世主义 ,它们与社会行为体一起构成并行不悖的三大行动领域。因而 ,缺乏无可争议的至尊权威是“后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全球公共物品供给是全球治理研究的新兴议题,现有的研究方法主要反映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科特征和研究目的。将全球公共物品供给嵌入国际关系的学术框架内,从外交决策的视角观察国家提供全球公共物品的不同方式具有方法论上的重要意义。作者在借鉴统合全球公共物品传统分类法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供给的决策过程的差异,将全球公共物品供给区分为主动供给、被动供给和无意识供给三类;根据供给动机的差异,主动供给和被动供给又可依照积极和消极的向度各自区分为两类,不同种类的公共物品供给在实践中表现出不同的供给特征。该分类法将国家特征、外交互动和国际观念同公共物品的特性有机结合,并建立在国家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有助于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展示国家在何种情况下愿意为全球公共物品供给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而非始终是搭便车者。该分类法进而为推动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协调、探索通过全球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实现全球治理提供研究的基础和分析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的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包括占主流地位、中间立场的南方共同市场、南美洲国家联盟、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开放程度较高、立场偏右的太平洋联盟以及反美色彩浓厚的美洲玻利瓦尔联盟。从维护霸权利益的目的出发,冷战后美国除了直接参与跨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外,对不同的拉美本地区一体化进程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美国力图建设美洲自由贸易区,将其作为美国霸权制度地位的基础之一,但是没有能够成功。美国还通过建设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利用拉美国家内部矛盾等手段,力图削弱拉美国家旨在联合独立的地区和次地区一体化进程。北美自由贸易区、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的推动,都属于美国的跨地区一体化战略,削弱和分裂了拉美国家,加强了美国主导的地区制度体系以及全球制度体系,也有利于增强美国的实力地位;而美国对拉美本地区三种一体化进程分而治之的战略,打压了挑战美国霸权利益的力量,削弱了长期来看不利于美国霸权利益的进程,加强了有利于美国霸权利益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蔡拓  杨昊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0):95-115,159
受制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国家行为体往往倾向于"搭便车"战略,由此导致对国际公共物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在国际关系现实中,由主要国家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增加供给以缓解国际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困境,成为当今促进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治理实现的重要途径。作者以联合国会费缴纳为例,在同其他有代表性国家的比较中描述了中国在2001-2010年十年间对国际公共物品供给的外交选择和实践,并尝试解释其原因。比较的内容包括会费的缴纳数量、发展趋势和供给态度。在对中国的外交选择和实践进行解释方面,尝试在国际实力分配、社会性互动关系以及国家行为体的国际定位同国家提供国际公共物品的选择和实践之间建立初步的因果关系。最后借助描述性分析和解释性分析的成果,对中国在国际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上的外交走向做出初步的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和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国际制度日益面临合法性的危机。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领域中存在着一个制度化的趋势,推动这一趋势的重要理念就是多边主义。全球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在国际制度领域中的作用,推动着国际制度的逻辑从旧多边主义向新多边主义转变。从全球化时代国际制度的合法性基础来看,文章得出如下结论国际制度的未来形态很可能是政府间国际制度、非政府制度和国家制度互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以来,多边贸易体系的进展滞后于国际分工的变化,由此导致新一轮地区主义浪潮。美国转向新地区主义,既体现了实现比较优势利益和培育长期优势的经济动机,也体现了降低政策协调阻力和主导新国际规则构建过程的政治经济动机。在多哈回合陷于停滞的背景下,新地区主义成为推进贸易自由化的主导力量,同时也为构建新国际规则提供了另一条可行路径。目前新地区主义的主要困境在于:一方面,如果不能实现地区主义的多边化,各种平行的地区主义就会导致国际间规则的多元化和不一致;另一方面,TPP和TTIP为实现地区主义的多边化提供了一种可行模式,但是作为美国在竞争规则制定权的过程中取得领先优势的策略选择,这使得新国际规则的构建过程呈现明显的"权力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美国出于自身的战略利益需要,在对外政策上提出了"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和形势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从国际秩序和地区秩序的基本概念出发,探究国际秩序的演变和地区主义的勃兴,指出国际体系已经达到地理扩展的极限,在全球秩序探索难以实现根本性突破之际,主要大国将其关注点转向地区秩序的重塑。以此为基础,作者剖析地区一体化的进程,深入研究地区主义的作用与价值,指出地区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新地区主义的兴起,推动着地区秩序的建构。共同利益的汇聚及其制度化是地区秩序建构的基本逻辑,具体地说,存在互动关系的相邻国家之间以地区内各国共同利益的汇聚为基础,并通过地区意识的整合实现共同利益的制度化;地区各国共担责任,地区大国承担提供地区共同物品的更大责任。上述建构地区秩序的基本逻辑包含的主要内容是:以共同利益的追求为基础,以各国责任共担、大国承担更大责任为主要形式,以奉行开放地区主义为基本原则,以追求合作安全为主要支撑,以地区制度建设为核心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论开放式地区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茂物峰会的决定,占该组织贸易量90%的发达成员方将在2010年前,其它成员方在2020年前实现本地区"自由开放的贸易与投资"。这将成为历史上意义最为深远的区域性贸易安排,而其奉行的开放式地区主义原则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拟对"开放式地区主义"的起源和内涵加以探讨,并结合亚太经合组织的实践,对这种新型地区主义的重大意义和前景进行研究。一、开放式地区主义的兴起亚太经合组织在1989年创立之初就将开放式地区主义奉为行动准则,并始终加以贯彻。茂物宣言要求在规定的日期前"实现亚太地区自由…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中国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状况发生很大变化,在多边经济合作开始向机制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安全状况依然复杂,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安全模式,台湾问题是中国地缘安全中的最大不稳定因素,领土争端是中国地缘安全的重大隐患,此外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虽然中国周边地区还不存在制度化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但以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地区论坛为代表的多边全合作框架已经出现。中国以积极的多边主义外交参与区域安全合作。从地缘层面看,中国的多边主义外交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单边主义维护国家安全,多边主义外交是中国开展多边安全合作的主要方式,中国多边主义外交的内容在趋向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20.
回到未来?——“9·11”后的国际秩序与新中世纪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9·11”事件给国际关系造成的影响出发 ,介绍了国际关系理论中新中世纪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学术观点 ,并结合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特征 ,分析讨论了新中世纪主义对形成中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的把握能力和两者之间的切合度。文章最后指出 ,“9·11”确实可以成为国际关系转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新中世纪主义指出了国际关系发展中民族国家遭到挑战的特征 ,但同时忽视了民族国家在应对挑战中联合自救的特征。冷战后 ,特别是“9·11”事件爆发后真正值得关注的国际关系新趋势是国际治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