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经济的产业发展导致国家传统工厂、企业破产倒闭,引发系列社会问题。对衰退地区考察后,提出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开发工业遗产旅游,希望通过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开发,处理工业废弃地和解决传统工业区衰退问题,这使得工业遗产旅游得到迅速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又引发现代化企业开展工厂观光旅游兴趣。上海、北京、山东、辽宁、江苏、河北是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先进省份。陕西工业旅游处于初级阶段,本文旨在分析陕西工业旅游开发现状和潜在工业旅游资源,结合个人思辨提出适应陕西工业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分析辽宁省海岛资源基础和海岛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辽宁海岛资源旅游开发的建议,以期通过探索海岛旅游开发,实现辽宁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清文化旅游一直是辽宁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因为辽宁省是清朝的发祥地,也由于这里的清文化旅游资源最为集中。为了使辽宁的清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更加全面的开发利用,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创新成为了辽宁省清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此,本文以优质旅游作为开发视角,客观评价辽宁请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及发展现状,并结合其特性提出全新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
工业文化是柳州独特的旅游资源之一,在实地调查,深度挖掘柳州工业旅游资源过程中,通过SWOT模型分析了柳州工业旅游发展中具有的地理区位、交通便利、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客源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同时存在开发意识不够、缺乏推动因素、工业遗产逐渐"消亡"的劣势;有政策及资金支持的良好机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及产品间竞争、游客需求提高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潜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果充分开发出来,足可以被旅游者誉为旅游天堂。 如何发挥四川旅游资源的优势,如何把四川旅游资源优势的可能性变为实际的现行性,如何把四川旅游资源的劣势变为优势,都是发展四川旅游业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具体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正确评价四川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评估其开发使用的现行性;③努力争取变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典型的北方小城,清徐具有经济较为发达,具备旅游资源,交通便利等发展旅游的前提要素,支撑条件较好。从对清徐县旅游资源的研究可以看出,清徐县的旅游资源涵盖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景观、民俗文化体验、工业旅游参观、农业休闲采摘等多个方面,但是同时清徐县无论从经济结构上还是民间投资思想上,都没有做好发展旅游的充分准备,可谓优势和劣势并存。清徐旅游发展主要具备这样一些优势:  相似文献   

7.
<正>文旅融合背景下,冰雪体育旅游成为了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首先分析辽宁冰雪旅游资源现状,然后对辽宁冰雪体育旅游的市场需求、旅游产品、产业链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最后提出辽宁冰雪体育旅游的发展路径,包括政策支持、产业协同、旅游创新等方面的内容,以期推动辽宁冰雪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蓝冬梅  王勇 《西部旅游》2023,(21):75-77
<正>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巴马”)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休闲养生旅游的优势十分明显。但就目前来看,巴马仍以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为主导。发挥休闲养生旅游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养生度假旅游,是巴马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巴马赐福湖景区的开发是巴马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契机,文章围绕巴马休闲养生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赐福湖休闲养生旅游开发的原则、市场定位和对策,以期有效促进巴马旅游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近年来,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工人运动的发祥地,位于普陀区的苏州河则是上海百年工业发展脉络的缩影,沿岸保留着大量工业遗产,苏河水岸工业旅游基地更是被确定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上海市政府通过博物馆模式、文化创意园模式、综合开发模式对苏州河沿岸的工业遗产进行保护与再利用,使得苏河水岸工业旅游基地具备了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与区位价值。笔者通过对苏河水岸工业旅游基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应深入挖掘遗产的文化内涵,宣传遗产的保护价值,做好遗产旅游的开发规划,使得该基地的工业遗产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蔡宇昕 《西部旅游》2022,(23):32-34
近年来,国内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同时,大众旅游也正经历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沿海城市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沿海城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整合城市旅游资源,加强区域旅游产业协同合作,能够有力推动沿海城市经济带的发展。文章先阐述了沿海城市经济带旅游开发的优势,然后分析了沿海城市经济带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沿海城市经济带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洛阳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对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旅游项目与旅游产品单一无特色等问题也逐渐暴露。鉴于此,应采取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创新旅游项目,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策略,以此来促进洛阳旅游业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城市在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必然需要重新审视自身优势,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立足国内外主要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就资源型城市发展旅游产业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树立城市旅游形象,开发旅游产业及品牌,加强对文创产业的融入,实现旅游经济结构的升级,提升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海洋生态旅游是一种以海洋生态资源为支撑的新型旅游形式。海洋生态旅游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发展,强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江门的海洋自然资源丰富,海洋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发展海洋生态旅游的优势。本文主要分析了江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战略,期望能够推动江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为其他地区的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我国海洋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在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要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目标,就需要从农村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农村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和自然风光优势,以农村旅游产业开发作为发展思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农村旅游产业开发是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加强农村旅游产业开发与布局,能够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对接海南"全域旅游"建设,获取毗邻三亚的陵水新村镇各类旅游资源信息数据,笔者组建了新村镇旅游资源调查小组。经过为期1年多的调查走访、实地考察与信息收集分析,发现新村镇旅游资源总量十分丰富、具有独特优势、开发潜力巨大,同时也存在对资源价值认识模糊、体验旅游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旅游全域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为此提出了统一规划开发、更新经营观念、立体宣传形象等促进新村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云南区域旅游的构想作者:罗明义单位:云南大学旅游学院(昆明,650091)根据对云南旅游资源特色、开发现状及优势的分析,针对目前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在今后旅游资源开发中,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区域旅游开发为重点,依托中心城...  相似文献   

17.
西部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几个新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旅游资源的丰富,是自然和历史给我们的恩赐。但由于西部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交通的限制、交往的狭窄,使西部入的观念相对落后,因而造成具有优势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旅游设施建设投资不足,旅游资源优势没能很好发挥作用。但随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国参与、外商投资,西部旅游将成为国内外游客重要的消费时尚与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这为西部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西部旅游资源优势能否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其关键在于树立现代旅游新理念,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增强优势资源的“精品”意识,提高旅游资源的震撼效果。  相似文献   

18.
阿坝州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与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光辉灿烂的红色文化交相辉映,为发展文化旅游孕育了肥沃的土壤。本文根据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对其开发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加快发展阿坝州文化旅游的路径和方法。对促进阿坝州文化旅游产业科学发展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拥有历史悠久的草原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冬季冰雪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内蒙古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创新点和增长点,也是得天独厚的特色产业。借力冬奥会的契机,有效结合资源、地缘及草原文化等内蒙古特有的独特优势,不断改革和创新内蒙古冬季旅游产业是实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宏伟目标和将内蒙古"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的关键举措。应采取大力开发优势资源、结合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管理机制、塑造内蒙古旅游新形象是内蒙古冬季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个性化乡村民宿产品需求与落后供给的矛盾不断加大,乡村旅游发展形势变的严峻。以辽宁青山沟为例,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等方法,对该地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融入中国书法、茶艺、萨满文化等传统要素,设计开发乡村主题民宿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