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我国离岸金融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亮华  沈光朗 《新金融》2005,(10):35-38
目前,国内对离岸银行监管的系统研究不多,对实务和政策操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探讨就更少。我们结合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文献,综合分析了我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离岸银行及其监管问题,重点阐述我国离岸银行的概况,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客观性、必要性,离岸金融的本质特征、运作模式和离岸金融监管重点等问题,并试图为监管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子银行和离岸金融相互关联,对金融危机的产生与蔓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进行金融监管改革,控制影子银行与离岸金融的规模与行为,相对有效地降低了金融风险。本文分析了影子银行与离岸金融对金融监管的影响及危机后欧美国家采取的主要监管措施,进而研究了我国影子银行与离岸金融在监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我国影子银行和离岸金融的金融监管改革提出框架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薇 《金融与市场》2010,(12):19-22,60
本文通过调查天津滨海新区21家业务量较大的中外资银行,了解目前离岸金融业的现状,分析滨海新区离岸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离岸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及有效监管的手段,从而为进一步发展地方经济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孟浩 《青海金融》2011,(7):49-51
本文在梳理我国离岸金融业务管理和风险监控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目前离岸金融业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离岸金融业务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WTO过渡期的临近,我国大陆经济发展已对离岸金融服务提出了巨大需求,离岸银行已在国内开展了16年,有必要从理论指导和政策操作层面全面系统地探讨我国离岸银行业务的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监管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在香港、上海、深圳、北京以及天津等地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以及东道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离岸金融市场存在一定风险,监管不当将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和危机,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本文分析了离岸金融市场的潜藏风险、监管模式及监管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建设中的监管模式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7.
离岸金融是金融全球化和开放的产物,能有效促进金融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为国际资金融通和国际债务结算提供便利,并推动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随着涉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离岸金融业务也步入了全面推进时期,但与之对应的监管模式与监管手段相对缺乏.本文首先在综合分析我国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离岸业务的监管难点,其次在借鏊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业务监管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近几年区域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发展离岸金融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些省市纷纷着手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本文从地理区位、经济发展、金融环境和政策支持四个方面对已获得批准试点离岸金融业务的深圳、上海、天津滨海新区和海南四个省市和地区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明确我国各区域发展离岸金融的优势与劣势,并从政府推动、模式选择、区域选择、完善监管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离岸银行业务在我国发展不到20年的时间里,已历经了试办、停办和复办的曲折过程。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产生了新的融资需求.银行国际化经营也需要“走出去”,此外人民币开始出现国际化的趋势,所有这些都为银行离岸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当然,与此同时这项业务也面临“成长的烦恼”和不可回避的风险,因而对金融外汇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期组织的这一专题,对银行离岸业务的现状、试点经验及监管存在的问题作了相关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离岸金融业务在试点地区得到了高速发展,然而离岸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风险。本文分别从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等方面对离岸金融市场风险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发现当国际利率上升和在岸金融市场汇率降低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论离岸金融市场准入监管法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离岸金融市场准入是指市场所在国金融监管当局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审核并决定是否允许有关金融机构获得入本国市场从事离岸金融业务的从业资格,这通常涉及监管原则、准入主体范围、准入主体形式以及准入许可方式等几个方面。在构建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准入监管法制时,本文认为应当在离岸金融市场上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并在必要时实施过渡安排和审慎例外的措施;应当允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离岸市场;应当要求离岸银行采取分行的组织形式;应当主要采取牌照许可方式并辅之以传统的审批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有关我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建国 《新金融》2009,(2):14-17
随着美国金融海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严重,如何在我国稳妥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认为,建立我国离岸金融中心,区位选择并不是首要的问题,而上海最具可能性。离岸金融中心应逐步放开对"非居民"的限制,我国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是从离岸银行到离岸保险、离岸证券、离岸信托和离岸私人基金的投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建立发展自己的离岸金融市场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它的出现和发展给金融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全面分析了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通过对发达国家离岸金融市场监管经验的比较总结,结合我国实际构建了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监管体系,提出适度、审慎、高效的监管原则,并从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方式及监管依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14.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离岸金融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政策优势,大力推动离岸金融业务开展,将成为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的有益尝试和重大突破。文章就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发展离岸金融业务的优势及意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逐步推进、合理定位、政府推动、科学监管”为原则,分三步推进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思路,并就发展离岸金融过程中须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离岸金融业务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最具有活力的业务,已在世界各主要金融中心的交易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离岸银行业务的发展经历了试办、停办、复办的曲折过程.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外汇局批准招商银行在全国率先试点离岸银行业务,拉开了我国离岸银行业务的序幕.随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与1999年停办了离岸银行业务.2002年后,中国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又陆续恢复和批准了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和广发银行等银行经营离岸业务的资格.  相似文献   

16.
我国离岸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岸银行业务在近15年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不少制度上和经营上的问题,限制了离岸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为使离岸银行业务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总结、思索。本文结合笔者对商业银行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的,以及日常银行离岸业务开展中反映出的问题,对我国离岸银行业务的发展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离岸金融市场对世界经济以及市场所在国经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离岸金融市场也潜藏着巨大风险。宏观层面上增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影响各国推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加大了各国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难度;微观层面上放大了金融市场上的信用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法律风险和市场风险。为防范风险,我国在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时宜慎重采取恰当的管理模式、严格市场准入、严格离岸业务监管、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离岸业务的风险控制,同时加强离岸金融机构监管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账户体系和金融产品的角度回顾了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轨迹,发现当前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呈现多个具有离岸功能的账户体系并行、监管规定分散化、地域分散化、数据分散化特点,而国外成熟的离岸金融市场是有统一账户体系、监管要求、统计体系和地域相对集中及最初的内外分离特点.随着我国金融扩大开放和融入全球化,建议我国借鉴国际离岸金...  相似文献   

19.
颜靖 《中国外汇》2006,(5):70-70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外资银行的政策差异.对中资银行的离岸业务,人民银行于1997年就相继颁布了《离岸业务管理办法》等政锥法规,对银行经营的合规性及风险性给予了相应的规范和指引。相比之下,外资银行由于在获准进入中国开业之初,金融监管部门就将其定位于境外机构进行管理。因此,对其经营“两头在外”的非居民外汇业务在政策上一直未予界定和明确,使得中外资银行的非居民业务管理口径形成差异,导致非居民外汇账户开立、划转、提现及结售汇等业务出现监管漏洞,赢接影响了外债等跨境资金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20.
海峡两岸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比较与对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海峡两岸离岸金融发展进程与特点,比较海峡两岸银行离岸业务发展的异同点,提出海峡两岸离岸金融业务对接合作措施及福建设立离岸金融中心等先行先试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