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其动态保护关系到遗产地社区的生计选择、农民的生活改善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旅游活动所带来的一系列人为干扰,遗产地社区如何应对关系到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乡村振兴的实现。本文以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为例,运用基于地方居民感知的指标测量法,针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发展影响下农业文化遗产地社区韧性感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发展对于农业文化遗产地社区存在着较为积极的影响;(2)农业文化遗产地社区韧性各个子系统受旅游发展影响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由高到低分别为社会、生态、文化、经济、制度;(3)各旅游因子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其作用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旅游设施因子、旅游形象因子、旅游产品因子和旅游规模因子。本文探究了农业文化遗产社区韧性在旅游发展中受到何种影响,分析其形成原因,以期实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旅游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孔翔  吴栋 《旅游学刊》2022,37(1):32-43
作为陆巷古村的传统经济作物,洞庭红橘有可能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但近年来却大多被枇杷树替代,这会引发对旅游开发与地方文化传承之间互促关系的质疑。文章主要借鉴Polanyi的嵌入-脱嵌理论,结合实地调研,初步探究了陆巷古村洞庭红橘的生产转型过程及其发生机理。研究表明,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促使洞庭红橘成为陆巷古村地方特色文化与村民情感的重要载体,这是历史时期经济行为嵌入地方社会系统的具体表现;但改革开放后,农业经济活动逐渐脱离了社会文化系统与主体情感的约束,村民的作物选择行为完全遵循市场逻辑,而洞庭红橘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潜在价值未被激活,因而难以依托传统经济作物的独特优势逃脱被经济效益更高的枇杷树替代的窘境。这也表明,要实现旅游开发与地方文化传承的互促发展,关键在于推动地方文化及其载体的旅游价值变现。由此,陆巷古村洞庭红橘的复兴,重在激活红橘特色文化在提升古村旅游开发质量中的潜在价值,这也是促使农业经济活动在更高层次上重新嵌入地方社会系统的有效路径。研究不仅体现了嵌入-脱嵌理论在传统村落尺度的应用价值,也能为优化乡村旅游地特色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迅速。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活态遗产和旅游资源类型,具有生态脆弱和文化敏感等特点,旅游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对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强烈的人为扰动,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文章以云南哈尼梯田为例,选取不同旅游发展程度的阿者科、普高老寨、大鱼塘、箐口、勐品和胜村6个村寨,基于系统论理论将哈尼梯田遗产地旅游扰动与社区韧性看作是一个整体,构建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扰动与社区韧性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两者的关系,应用障碍度模型识别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哈尼梯田遗产地具备较强的社区韧性水平,旅游发展程度越高,社区韧性总体水平相对越高,旅游扰动相对越弱;(2)遗产地旅游扰动与社区韧性的耦合度处于高耦合水平阶段,耦合协调类型为勉强协调、旅游扰动滞后型,遗产地旅游发展并未产生威胁到社区韧性系统的破坏性扰动;(3)旅游发展程度不同,影响两者协调关系的因素也有所差异。该研究对哈尼梯田未来旅游发展提供相关启示,有助于推动哈尼梯田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背景下,积极促进农村产业转型,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路径,而发展乡村旅游则是实现这一路径的重要方式。文章以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为例,阐述了发展生态旅游对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采用SWOT分析法探究了蓝山县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劣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蓝山县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以更大程度地发掘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实现农村新产业发展、生态和谐、农民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游客价值感知是形塑其旅游实践过程中遗产认同的重要因素,研究游客价值感知对遗产认同的作用机理,有利于指导遗产意义的再生产,充分发挥遗产在当代的功能。文章以世界文化遗产地永顺老司城为案例,以访谈文本和网络评论游记为资料,应用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探讨游客价值感知对遗产认同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游客价值感知多元表征由土司遗址价值感知、民族交往价值感知、整体形象价值感知、旅游符号价值感知、土司制度价值感知和土司事迹价值感知组成;(2)游客在文化遗产地价值感知过程中通过动机驱使、具身感知、情感湍流、认知升华等生成遗产认同;(3)遗产认同包含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等,是文化遗产地主客互动建构的结果;(4)游客价值感知对遗产认同的作用实质就是表征与非表征统一的过程,由此完整刻画遗产认同的意义。该研究加强了旅游情境下价值感知和遗产认同的理论联结。  相似文献   

6.
旅游发展中传统村落向小城镇的空间形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传统的村落形态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许多传统村落成为了旅游目的地。旅游促进乡村地区城镇化,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同时推动了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形成有别于其他产业主导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如在空间形态方面,既要保护和利用好原传统形态,又随着保护与开发出现新的形态变化。从近30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看,传统村落向小城镇的演变是较为明显的,以周庄为例,其在1984年还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屿上的传统村落,现在已发展为一个水陆相通、功能完善的小城镇。  相似文献   

7.
遗产旅游与社区参与——以北京慕田峪长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慕田峪长城为案例,探讨了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当地社区的关系.自1988年开始发展旅游以来,慕田峪长城已经成为北京著名的长城旅游景区.慕田峪村紧邻旅游区,村民也广泛参与到景区旅游发展当中.通过2008年12月对慕田峪景区经营小商铺的村民进行的问卷调查,文章评估了世界遗产地评定和旅游发展对当地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慕田峪村管理人员的访谈,了解当地遗产保护、旅游管理和社区参与的现状.研究表明,受访者高度认可了世界遗产地评定对旅游和社区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旅游对社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然而,社区居民也逐渐认识到旅游对环境的一些负面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和社区参与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郭文  王丽  黄震方 《旅游学刊》2012,27(4):28-38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从资本维、生产维、权力维、阶层维、生活维和社会维6个维度切入,对周庄古镇旅游开发使其原有空间所根植的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空间生产效率取决于开发模式,实践主导更应关注社会效能;(2)旅游空间生产问题存在生存论思考,空间的调适需凸显人文关怀;(3)旅游空间优化关键是提高空间质量,包容性发展应成为未来诉求。文章提出以提升空间质量为核心的包容性发展方向:(1)强化旅游空间生产中居民社会经济保障措施;(2)增进旅游空间生产的社会凝聚能力;(3)提升旅游空间生产的社会包容容量;(4)优化旅游空间生产的居民权能获取层次。当旅游者的凝视和空间生产者的实践使空间原有物质属性更加倾向社会属性时,空间叙事便应该成为旅游空间研究的新方式,把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旅游研究中将使旅游研究范式发生改变,丰富现有研究理论,拓展传统研究视角,为社会转型背景下周庄古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城市化思想导向下,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以旅游为载体促进乡村经济高效发展,有效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有效建设。为促进乡村旅游与新城镇化实现和谐发展,需要树立全新发展理念,以生态化转型为目标,分析转型的必要性,就具体的转型路径进行深入探索并根据新城镇化建设要求,合理地进行未来发展规划,推动乡村经济实现高效发展,为城镇化建设而提供基础动力。  相似文献   

10.
空间的生产与分析:旅游空间实践和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文 《旅游学刊》2016,(8):29-39
“空间的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关于空间研究最重要的理论进展,该理论的主要主张是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翻转为历史辩证法的“空间化”,因其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表现出的整体性、彻底性和说服力成为人们重新认识空间本体的重要转折点.通过对“空间的生产”及延伸理论内涵的挖掘和解析,认为资本、权力和阶层是主要影响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要素,该理论立足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和人道主义价值观,基于空间社会统一体的认识,形成了系统性剖析社会空间问题的空间认识论、生产论、批判论和权利论基本框架,是对资本主义种种异化现象进行文化和社会层面批判的有力工具.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蓬勃发展,旅游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凸显,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跨越;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旅游空间实践也出现了空间的社会化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面对新问题,在研究向度上不能脱离旅游“社会-空间”辩证分析的理论视域;在概念体系分类层面,可以将旅游空间的实践(物理-地理空间)、旅游空间的再现(社会-经济空间)和再现的旅游空间(文化-心理空间)作为旅游“社会-空间”辩证分析范式;未来国家旅游愿景的实现应扬弃旅游空间生产带来的异化现象,警觉资本逻辑对旅游空间实践的另类牵引,并将空间正义作为新的发展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1.
乡村绅士化已逐渐成为一个全球现象,但是现有研究多基于西方案例。文章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四川成都明月村为案例,分析由艺术家迁居引起的乡村绅士化与旅游发展的相互作用,探究旅游如何影响乡村绅士化的进程与效应。研究发现:(1)艺术家的审美化改造提升了乡村房屋的符号价值和商品价值,也吸引了创业者绅士和投资者绅士,他们在乡村的生产和消费共同推动了乡村绅士化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2)旅游发展使乡村绅士化的社会空间效应更加多样化,乡村旅游与乡村绅士化的协同发展和土地政策的限制,使得明月村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人口置换和大尺度的人口迁移,并且给本地村民创造了参与旅游的机会。(3)研究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中国情境下,即便村民被边缘化,但是乡村绅士化现象依然被本地村民和政府理解为一个正向的过程。因为与绅士化协同发展的乡村旅游产生了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带来正面影响,遮蔽了绅士化带来的部分村民被边缘化的问题。该研究丰富了乡村绅士化的解释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绅士化的互动关系,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梳理社区参与和旅游扶贫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地理学视角,从“空间生产”“空间关联”和“空间正义的重构与消解”3个维度,构建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空间效应的分析框架,以审视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与背景区域间的空间互动关系。研究认为:旅游活动在贫困社区中的介入过程,是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等空间的演化过程;社区在参与旅游扶贫过程中具有空间生产和空间关联的属性;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空间效应的机理表征为“尺度机理”和“互动机理”;社区与背景区域因空间生产而产生互动,彰显旅游扶贫的空间关联效应,并通过空间生产和空间关联重塑社区及其背景区域间的空间正义格局。相关探讨可以拓展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影响研究,深化对社区参与旅游过程及其作用机理的认识,对于新时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社区旅游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重构的重要驱动力量,乡村社会重构是乡村重构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典型旅游村落湖州市顾渚村为案例地,从乡村居民视角出发,分析乡村社会重构的特征,并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构建了旅游驱动下乡村社会重构机制理论模型。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发展改变了乡村居民的原有身份,乡村居民从农民、打工者转变为旅游经营者,实现了社会身份的重构。(2)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大量外来人员进入乡村,乡村社会关系格局逐渐从“差序格局”转变为“多元格局”,实现了社会关系的重构。(3)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居民与乡村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乡村从传统乡土社区转变为旅游服务社区,实现了社会空间的重构。(4)旅游要素的介入是旅游乡村社会重构最重要的驱动力量,乡村经济重构、乡村空间重构、资源环境驱动、旅游市场驱动、政策制度驱动、行为主体参与6个方面分别构成了乡村社会重构的空间载体、物质基础、支撑机制、引导机制、促进/约束机制和引擎机制,各作用机制之间相互影响、动态耦合共同推动了乡村社会的重构。  相似文献   

14.
<正>在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促进苏北文化遗产地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苏北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现状,并通过ROST软件搜集了苏北文化遗产的数据,进行了高频词、网络语义和情感分析。通过问卷分析和形象感知分析,提出苏北文化遗产地缺乏特色文化IP品牌、数字化程度及景区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低、整体发展相对保守等问题,并提出打造特色文化IP品牌、增加数字化旅游项目、提高景区管理信息化管理水平、多元化助力文化遗产地高质量发展等建议,以促进苏北文化遗产地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在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如何通过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间,提升当地文化影响力、促进旅游业发展,成为许多村落面临的转型难题。文章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曹村乡草庵村为例,以黄河流域耕读传家为文化脉络,沿袭原始聚落发展中的“师古性”“自然为师”的公共空间,在当地传统民居的基础上,以石头作为乡土IP,结合豫西传统村落中的村口空间、民居空间进行内生式更新设计。同时从精神寄托、顺应地貌、统一肌理、民居更新等方面深入研究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创新策略,以期村落焕发生机,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黄河流域村落的发展建设提供经济远景。  相似文献   

16.
生态空间是旅游型乡村聚落重要的功能空间,其格局变化可反映空间与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选取特色旅游名村茶陵县卧龙村为研究对象,采用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方法研究聚落空间演变的基本特征,并利用遥感数据对其空间格局变化进行空间反演,根据不同时段各行为主体行为决策的空间响应差异,分析其生态保护行为决策与生态空间格局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开发后生态空间占用总量明显高于前40年之和,村民聚居地整体搬迁与旅游设施建设是生态空间占用量扩大的主要原因;乡村旅游兴起后,各行为主体的生态保护行为决策偏好值整体提升但有差异;旅游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改变是各主体生态保护行为决策变化的主导因素,聚落空间演变也是主体行为决策的空间响应结果。研究成果可为旅游乡村的规划编制提供借鉴,也有利于根据各行为主体决策偏好制定差异化空间管控策略提供案例实践。  相似文献   

17.
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双轮驱动背景下,城郊乡镇成为重要的发展转型和空间重构地带。本研究以成都市郊区安仁古镇为例,采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探讨了安仁“世界文博小镇”的空间重构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1)安仁古镇的行动者包括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公司、艺术建筑设计师和居民等人类行动者,以及文物藏品、博物馆群落、乡村景观等非人类行动者。安仁古镇行动者网络发展经历了权力资本主导、文化资本主导、经济资本主导3个发展阶段。(2)在长期异质性行动者网络的建构中,安仁古镇不断采用文化征召、教育征召、品牌联动、艺术征召等多样化的征召(被征召)与动员的方式,推动安仁古镇动态化行动者网络结构的形成。(3)安仁古镇空间重构主要表现出消费空间品质化、生态空间人文美学化以及生产空间多功能化等特征。古镇在保育乡土空间的同时重构乡村景观,与古镇建成区形成密不可分的“城镇-乡村”美学生态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江苏省657家星级乡村旅游地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缓冲区分析、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探究江苏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乡村旅游地呈集聚分布,在苏北地区呈单核心空间分布,在苏中、苏南地区连绵呈环状分布格局。(2)江苏省乡村旅游地具有“沿路傍水” “环城近景”的分布特征,100万城镇人口是乡村旅游地集聚发展的门槛,大城市周边更容易形成乡村旅游地聚集区。(3)单因子探测结果发现,江苏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经济因素影响程度最高,其次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4)双因子交互探测结果显示,经济、社会、自然因素间的交叉作用显著性突出,空气质量与第一产业是乡村旅游地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是基础性保障因素,邻近拥有富裕客源的大城市是促使乡村旅游地集聚发展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区域乡村旅游产业的布局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化空间是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在时间和空间角度的集中体现。本文在对修水宁河戏的文化空间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保护和传承现状,提出宁河戏文化空间原真性、整体性保护的观点,并结合当前乡村旅游的特点提出宁河戏保护的旅游化生存路径。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七大国家战略之一,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18年八项重点工作之一。乡村振兴需要依托地方文化,而特色文化又是带动乡村文化经济发展的支撑,因此特色文化产业对乡村文化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本文意在通过研究大理白族民居的转型来分析特色文化产业对乡村文化经济发展的作用。大理白族民居作为大理地区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其在乡村文化、旅游、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大理地区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及人们旅游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白族民居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一些白族民居为适应市场需求进行了转型。通过转型将白族民居打造成了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产业形态,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文化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