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伦敦铜期货价格和上海铜期货价格引导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使用VECM-DCC-MVGARCH模型分析了两个期货市场的价格引导关系、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和两个市场的动态条件相关关系。其次,通过方差分析了两个市场对信息反应的速度以及短期的相互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伦敦铜期货价格和上海铜期货价格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但上海铜期货价格变动要领先于伦敦铜期货价格,并且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得到的结论与以往不同,对套期保值者及投资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隽  李越欣 《金融研究》2019,468(6):188-206
文物艺术品既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印记和文化瑰宝,也是情感资产和动产。本文基于2000-2017年全球艺术品核心市场——北京、香港、纽约和伦敦核心拍卖行中国书画的微观数据,使用特征价格法构建全球中国艺术品市场价格指数,展示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的全貌,同时创新性地使用重复交易数据探讨离岸和在岸中国艺术品市场投资特征和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北京和香港市场作为中国艺术品最大的在岸和离岸拍卖市场价格相互联动,走势基本一致;艺术品财务收益和精神回报是艺术品投资收藏和消费的主要原因,不同市场间财务收益和风险分散的差异是艺术品市场资产配置和资金流动的动力;纽约和伦敦市场中国艺术品投资收益率低于北京和香港,香港是全球中国艺术品投资收益率最高的地区,重复交易中的北京-香港交易策略占优,离岸香港市场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使香港中国艺术品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3.
股市流星雨     
有很多股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纽约股市头天大跌了,A股有时候会低开。有时候A股暴跌了,境外的股市也会跟着下跌。金融学家们也早就注意到这个现象,按他们的话来说是这样的:价格波动可能会从一个市场溢出到另一个市场,某一市场的剧烈价格波动可能会导致另一市场的效仿。他们给这种理论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流星雨假设”。  相似文献   

4.
依据2015—2017年中证公司债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日收益数据,运用GC-t-MSV模型,检验中国公司债市场与股票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并通过条件在险价值(CoVaR)模型度量两市场间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公司债市场与股票市场间存在不对称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且公司债市场对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强于股票市场对公司债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公司债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波动受其自身波动的影响较大,鉴此,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应增强对公司债市场的关注,根据公司债市场的风险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充分发挥其风险信号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金融危机为分界点,选取2007-2010年的数据,研究了Shibor与上证指数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及背后所体现的货币政策逻辑含义.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后,Shibor与上证指数的波动溢出效应逐渐增强.政策含义是:shibor发展较快,已经具备了基准利率的功能,这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管理层可以利用shibor与上海指数的内在逻辑关系,改善和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6.
规模小流动性差我国于 1 991年开设了主要针对境外投资者的B股市场 ,目前挂牌公司有 1 1 0多家 ,分别以港元、美元报价 ,在深圳及上海交易所交易。但自 1 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 ,由于B股上市公司业绩不好且市场流动性差 ,规模偏小 ,大量外国投资者已经撤离了B股市场。事实上 ,  相似文献   

7.
基于VAR-MGARCH-BEKK模型,对国际商品市场与中美股票市场之间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商品市场与中美股票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均值溢出效应,国际商品市场对中美股票市场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同时,美国股票市场对国际商品市场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另外,中国应该尽快编制科学合理并适合自身国情的商品指数。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股市和债市的相对分割,使得对其波动溢出关系的探讨对研究市场间资源配置、信息流动等有更深远的意义.在构建股市和债市DVA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Wald和LR检验发现,两市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但整体溢出影响较低.通过VECM模型分析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与股市之间的内在渡动关系,发现交易所市场较银行间市场对股市波动影响更大,而银行间市场受交易所市场波动更剧烈.总的来看,我国目前金融资源在两市配置效率较低,资本和投资主体未形成有效连动体系,市场风险难以释放分散,因此需构筑市场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VECM模型和BEKK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与沪市之间的信息传递模式以及人民币汇率收益与沪市收益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发现在沪市大幅下跌前,存在单向的由汇市到沪市的均值溢出效应,在沪市大幅下跌后,存在单向的由沪市到汇市的均值溢出效应。而沪市大幅下跌前后汇市和沪市间则均存在着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但汇市对沪市的波动溢出远大于沪市对汇市的波动溢出。  相似文献   

10.
沪深投资基金市场由于受市场结构、地理区位、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两市之间逐渐整合,在收益率和波动性上都存在相关性。本文利用ARCH类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沪深基金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沪深基金市场收益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上海基金市场对于深圳基金市场具有一期前导作用,两市波动的溢出效应也是非对称的,仅存在上海对深圳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1.
沪深投资基金市场由于受市场结构、地理区位、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两市之间逐渐整合,在收益率和波动性上都存在相关性。本文利用ARCH类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沪深基金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沪深基金市场收益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上海基金市场对于深圳基金市场具有一期前导作用,两市波动的溢出效应也是非对称的,仅存在上海对深圳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已有的文献多是通过脉冲响应来刻画溢出效应,该方法得到的溢出效应不具有连续性,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缺陷.而本文则是通过构建溢出指数的方法来衡量我国股市行业间的收益与波动的溢出效应,它能够从溢出指数走势特征中提取股市对信息的反应,可以辅助投资者预判市场走势,做好资产配置准备.研究发现我国股市行业间的收益与波动溢出指数的突变特征明显,收益溢出指数的突变点多是局部高点,而波动溢出指数的突变点多是局部低点.  相似文献   

13.
郑良玉 《深交所》2004,(4):47-53
在今天的中国,股票已经不再陌生。人们对股份制、股票经济已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企业发展的重要筹资渠道,以及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有效途径。上海、深圳已成为亚洲重要的证券交易市场,而证券交易二级市场则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只是短短的十几年,我们走过了资本主义国家多少年的路程。现在回忆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参与这场改革的人都知道,当时确实经历过风风雨雨和艰难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了金融危机中,沪深股市和世界其他股市之间的波动率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之间波动溢出效应是强烈的,日本和美国的股市对B股有波动的溢出,中国香港股市对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也有直接的波动溢出,也可以发现,中国股市对国外股市的波动溢出开始呈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研究香港股票市场和大陆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关系.利用DCC-MVGARCH模型,对恒生指数和沪深300股票指数日收益率的波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沪港通”的正式实施,加强了香港股票市场和大陆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投资者可以通过两市场间的适当资产组合有效分散投资风险,实现防范和规避风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BEKK/DCC-MVGARCH模型分析了三板做市指数与沪深股市指数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及动态相关性,发现三板做市指数标准差低于沪深股市,但其波动聚集效应较沪深股市更为显著;新三板与沪深股市之间波动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单向的沪深股市传导至新三板市场;新三板对沪深股市上行及下跌的冲击反应是不对称的,新三板对沪深股市下跌冲击的反应更明显,而对沪深股市上行则表现出反应不足.因此,新三板定位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但其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力还非常弱,发展还很不成熟.建议加强对新三板市场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同时考虑适当降低合格投资者的准入门槛,活跃市场;更加注重从制度层面完善新三板市场,真正发挥其发现价值的功能,提高新三板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利率与股市间波动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变量EGARCH模型分别对中国利率与沪深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收益率对利率收益率有着显著的短期动态影响;利率与沪深股市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除了利率对深圳市场的方向外,其他方向的波动溢出均存在着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证券市场之间的波动存在时变、非对称、非线性相关的特性,尤其是在极端事件影响下,证券市场之间往往会表现出尾部相关的特性。以次贷危机为背景,利用时变Copula模型研究了证券市场间的波动溢出。结果发现无论是金融安全时期还是金融危机时期,均存在美国证券市场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波动溢出,并且在金融危机期间这种波动溢出效应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Topview沪市机构持股日数据与上证A股日数据,通过建立BEKK-MGARCH模型考察了两者波动率之间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持股比例变动与股市收益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相比股市收益对机构持股比例变动的影响,机构持股比例变动对股市收益的影响更为显著,分牛熊期间估计以及对机构、法人、散户持股比例变动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了如上结论的稳健性。这表明机构的持股行为具有一定的主动性,机构在暴涨暴跌中追涨杀跌,尚不能稳定市场。目前提高机构投资者比例是当务之急,养老保险基金入市将是稳定股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股市和债市波动溢出效应是金融市场波动的基本特征,研究其机理能够更清晰认识两个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和交互波动关系。针对目前研究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本文从资金、价格及风险等角度研究股市与债市的关联性,分析两个市场存在波动溢出的理论基础;用行为金融学解释波动溢出的产生机理;最后,阐明波动溢出效应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它是引导社会资金在资本市场中实现二次配置、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