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猛腾飞,红色旅游越来越成为年度热词。徐州以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域旅游为工作重点,致力于红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提质增收。徐州因其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开展红色旅游产业化发展具有明显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意义。开展红色旅游产业化发展需要在人才培养、品牌建设、政府管理、宣传推广、区域联动等方面优化实践路径。做强产业体系、做实产业基础、做精新型业态,徐州红色旅游产业化发展要在上层次、上品质上做好"大"文章。  相似文献   

2.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是新时代的主题。文章应用共生理论,采用实地调研法及文献分析法,分析贵州省遵义市红色旅游和民歌元素融合发展现状,探讨了红色旅游与民歌元素融合发展的路径,提出了盘活民歌资源、丰富旅歌融合的有效载体、完善旅游产品配套体系、优化旅游路线设计及加强旅游营销等发展策略,以期助力遵义市红色民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弘扬红军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循化红光村具有丰富的西路军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能很好地发挥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方面的主题教育功能。进一步加强红光村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推动其与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农业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传承红色基因、振兴乡村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佳佳 《西部旅游》2023,(19):52-54
<正>目前,湖南省邵阳市凭借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正寻求通过文旅融合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的路径。文章对邵阳市文旅融合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方面的资源潜力和发展趋势。同时,通过对邵阳市文旅资源进行评估,提出了一系列文旅融合发展策略,具体包括强化非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深化红色旅游线路的开发与宣传、促进文旅创意产业培育、强化数字技术与文旅融合以及完善研学旅游体系,以期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体验,并为国内外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全域旅游的发展是以旅游产业为核心,实现旅游资源与周边资源的有机融合,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旅游经济收益,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全域旅游视域下乡村旅游发展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通过生态化开发、优化游客体验、多元产品融合等手段,带动乡村旅游的有序转型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研究北海道旅游模式和市场策略,比对黄冈现有的旅游资源的不足,联系实际对黄冈旅游进行更深层次的全域性开发。在彰显地方特色资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旅游发展策略,为加强黄冈地区的资源融合与整合、强化合作、为使黄冈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7.
区别于传统"景点旅游",全域旅游是顺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的旅游模式,在此背景下旅游开发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本文对全域旅游概念创新进行分析,然后从资源评价、产业融合、规划技术、管理体制、开发模式五个方面探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开发理念的创新,并以全域旅游试点之一的甘孜州为例进行探讨和论证。  相似文献   

8.
全域旅游的本意就是全域旅游,意指天上西藏、香格里拉、伊犁河谷、呼伦贝尔、黔东南这样的地方,处处都是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游人可以在全方位差异的环境中自由行走,深度体验,身心感受. 全域旅游的借用含义,其实是说旅游全域,是指以旅游业为主导的地域,通过旅游全域化建设,实现区域内各类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等)有机整合、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各行业及全社会共同参与,从而实现旅游业引领乃至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区域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因此,全域旅游需要全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融合的不断加快,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不但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不仅能有效传承红色基因,还能使红色旅游产品更加多样化。目前,旅行社设计的红色旅游体验活动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此,文章分析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并以乌蒙山区为例,给出红色旅游体验活动策划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全域旅游内涵解析和绵阳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分析,针对绵阳市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以全域旅游发展的视角从全域景区提升、全域旅游环境优化、旅游营销策略和产业融合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使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温饱生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民众的生活需求,精神追求成为衡量民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关键。旅游是民众满足个人精神文明需求的重要形式,河南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红色旅游是河南旅游市场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通过对基于文化创意视觉下的河南红色旅游深度开发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文化创意视觉下的旅游市场、红色旅游、河南深度开发红色旅游的优势、河南红色旅游深度开发存在的问题、深度开发河南红色旅游资源的有效策略,以促进河南红色旅游市场的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2.
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战略的实质是一种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李金早局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一文,对“全域旅游发展总体战略”实质的说明是:“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浙江省绍兴市的红色历史资源非常丰富,要想打响“红动绍兴”文旅品牌,应该立足全域旅游的视角将不同的资源整合起来。文章针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均衡、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尚未形成、红色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结合全域旅游的理念、内涵、内容和体验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红动绍兴”品牌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把"红色旅游"工程与晋商文化、古建文化、佛教文化、黄河文化旅游相结合,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互补双赢。红色旅游是旅游新生代产品,是建立在红色旅游资源基础上之上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它极富内涵的独特精神价值,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已形成具有世界遗产意义的"红色精神"。发展红色旅游,彰显红色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粤东北713处红色旅游资源以及其他旅游资源为样本,通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等空间分析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粤东北红色旅游资源点的类型、空间聚集度、密度等。结果显示:(1)粤东北地区国家级、省级红色旅游资源数量较少,但类型较丰富;(2)粤东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出东西多、中部少的格局,在资源等级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3)粤东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分布总体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特点;(4)粤东北地区高等级旅游景区极少,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旅游资源数量在广东省内排名靠前,而且3A级以上景区、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的高密度分布区与红色旅游资源高密度分布区耦合度极高。  相似文献   

16.
汕尾的资源优势就是它得天独厚、丰富多彩而目前还处于未开发状态的旅游资源。基于汕尾旅游资源的品牌营销主要策略有对汕尾要进行合理的定位,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品牌营销策划与执行,完善品牌营销环境,对汕尾旅游形象进行设计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昌都旅游资源的概况,主要体现为自然生态资源独特、丰富,如芒康古盐田、曲孜卡温泉、红拉山自然保护区、然乌湖·来古冰川、卡若遗址等,人文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如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茶马古道、红色旅游等。针对这一实际,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昌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如立足昌都旅游实际情况,完善顶层设计;整合各方面资源,大力推进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品牌意识,大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大力培育市场,切实加强行业监督管理等。  相似文献   

18.
2019年迎来了新中国成立的70岁华诞,长征作为我国革命历史上的奇迹,有必要全面开发红色旅游路线,倡导全民体会红色精神。本文简要阐述了开发红色长征旅游资源的教育价值,并且提出了一系列路径来全力促进红色长征全域旅游战略的发展,希望将中华民族不朽的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9.
全域旅游是指对旅游资源、相关产业、政策法规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昂谱分析是一种分析方法,该方法强调资源、市场和产品之间的统一与互动,通过分析资源与市场,使二者与产品有机结合起来。本文以徐州汉文化景区为研究对象,对景区发展情况结合全域旅游与昂谱分析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剖析汉文化景区存在的问题,旨在找出景区的发展困境,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景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对接海南"全域旅游"建设,获取毗邻三亚的陵水新村镇各类旅游资源信息数据,笔者组建了新村镇旅游资源调查小组。经过为期1年多的调查走访、实地考察与信息收集分析,发现新村镇旅游资源总量十分丰富、具有独特优势、开发潜力巨大,同时也存在对资源价值认识模糊、体验旅游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旅游全域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为此提出了统一规划开发、更新经营观念、立体宣传形象等促进新村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