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违约损失率是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中的重要参数,一般通过二维评级中的债项评级进行量化。目前欧洲、澳洲、新加坡等主要银行系统已经基本完成新资本协议实施进程,在信用风险领域,主要的大型领先银行普遍采用高级内部评级法,即通过开发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模型,建立二维内部评级体系,对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防范信用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实践及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皓 《上海金融》2008,(2):48-52
2004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出台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确定了基于内部评级法的信用风险度量和资本金计算框架,使得内部评级体系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主线显得更加明确。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大中型银行逐步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实践,加强了信用风险管理,初步建立了内部评级体系,积极准备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本文在把握我国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部分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在违约定义、评级结构、评级方法、评级流程等方面的特点,揭示了其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违约概率测度: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违约概率是指借款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能按合同要求偿还银行贷款本启、或履行相关义务的可能性。对借款人进行违约概率的测度,已经被列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关键内容,是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采用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必须对处于风险暴露中的每一借款人进行评级,并估计其违约概率。  相似文献   

4.
《中国信用卡》2008,(6):76-76
据悉,中国工商银行已于近日成功投产了法人客户评级优化系统,实现了单笔非零售信贷资产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的计量,显著提高了评级结果的准确性,达到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初级法的要求,风险计量技术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此举也为工商银行在2010年底前实施内部评级法高级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开始,对信用风险的管理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目前,对内部评级法中信用风险核算变量违约率(PD)的核算的研究更为深入,模型发展更为成熟,基于违约模型的内部评级法日趋成熟,对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日益凸显。基于内部评级法的主要测算变量违约率(PD)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从违约模型的角度实证研究了内部评级法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莘 《国际金融》2009,(4):65-66
内部评级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通过客户的违约概率(PD)来体现的客户信用评级是内部评级体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新资本协议和银监会均对其在风险管理中的使用有相应要求。总体而言,客户违约概率(PD)在行业、地区的风险组合管理的作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出台鼓励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评估所面临的信用风险,采用内部评级法,可以使银行资本和所承担风险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直接,可以大幅度提高资本对风险的敏感性。内部评级法计算资本充足率需要四个变量,违约概率是其中之一,同时只要采用内部评级法,不管应用高级法还是初级法,违约概率都需要由银行自己估算,国内某些商业银行已开始着手违约概率的计量。本文主要对违约概率的定义、作用及在现实中的应用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中国银行新一代客户信用评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评级系统建立的背景客户信用评级,也称内部评级,是银行准确评估借款人的资信水平,测算借款人的违约概率,把握授信风险,从源头上提高授信资产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信用风险进行估值的内部评级法(IRB,InternalRating-BasedAp-proach)的推出。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是适应新的监管要求的必然趋势。巴塞尔新协议代表了新的监管趋势和要求,只有适应了这一趋势和要求,银行才能在日趋国际化、多元化的市场中获得生存与发展。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新资本协议对于银行风…  相似文献   

9.
LGD、IRB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险的配置和管理是商业银行的职能之一,信用风险是银行业最大的风险之源。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资本监管下的内部评级法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全新方式,违约损失率(LGD)是内部评级法(IRB)中最为重要和计量最为困难的参数。对IRB、LGD的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内部评级法的意义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耀君 《国际金融》2010,(11):11-16
违约定义是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关键基础定义之一,其是否得到有效落实直接关系到银行内部风险参数计量的准确性和监管资本计算的可靠性。本文对违约定义实施的相  相似文献   

11.
金融双语     
内部评级法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一项核心内容,它允许商业银行通过内部评级体系确定自身的信用风险及最低资本要求。巴塞尔委员会推出内部评级法的目的之一就是将银行的资本要求与其内在信用风险的大小更加准确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对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将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允许采用专业评级机构信用评级的标准法几乎无法把资本要求和风险有效地结合;二是许多国家缺乏实施内部评级法的专门技术。对此,作者提出了集中评级法。对在风险不同的多个国家经营的国际性银行而言,如果使用内部评级法,其资本要求可能比使用旧巴塞尔协议或新协议标准法更高。针对跨境监管,作者提出了成立监管当局联合会、进行联合检查和披露要求等三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明 《海南金融》2009,(3):61-65
本文主要讨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一支柱中衡量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在加拿大银行业中的实施情况,分析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资本节约效应。以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为例详细介绍了加拿大银行业实施高级内部评级法衡量信用风险的程序和方法,并重点分析了加拿大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前后资本要求变化,得到的结论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有一定的资本节约效应。  相似文献   

14.
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大幅度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有助于增强银行体系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但可能导致信贷运行和经济周期的过度波动。本文认为,由于信用风险是变化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以及违约风险暴露具有亲周期的特点,亲周期程度取决于银行所采用的模型方法和预测时间;通过第一支柱下降低风险参数的风险敏感度、降低风险权重函数曲线的斜率,第二支柱下的压力测试、设立超额资本要求、平滑风险权重函数的输出值,以及提取动态准备金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等方法能够有效缓解内部评级法的亲经济周期效应;监管当局应在更宏观的框架下分析内部评级法的宏观经济效应,选择合理的政策工具解决亲经济周期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实施新资本协议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被要求使用新资本协议中的内部评级法。《新巴塞尔协议》最主要的创新之一就是计算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应用内部评级法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银监会不断推进实施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作为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其基本思想对于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文章从内部评级法的基本思想入手,结合内部评级法在国内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提出应用内部评级法加强国内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推出的内部评级法,实质上是一套以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为基础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及资本监管的方法。本文从信用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内部评级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银行业实施内部评级法面临的难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内部评级法思想及其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升国内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银监会不断推进实施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作为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其基本思想对于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从内部评级法的基本思想入手,结合内部评级法在国内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提出应用内部评级法加强国内银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资本协议计划的正式发布,对于风险管理手段落后的国内银行业来说是严峻挑战.中国人民银行也初步确立了在促进国内银行业加强内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力争按照"内部评级法"实施资本监管的指导思想,引导各行依照新巴塞尔协议建立自己的内部评级体系.国家开发银行正在积极探索内部评级方法,初步建立了以客户信用评级、行业信用评级、地区信用评级为基础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加快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步伐,商业银行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被要求使用新资本协议中的内部评级法,、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应用内部评级法时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构建较为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