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新时代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民族村寨旅游多元主体合作、与当地民族文化互嵌、旅游“六要素”深度融合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古城,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的城市。古城这个文化符号,给当地的旅游产业提供了先天的发展条件。本文从文旅融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古城开封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挖掘了开封在旅游文旅融合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在开封旅游品牌的塑造和推广上,提供相关借鉴,促进开封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已成为发展现代旅游业、促进文化传播的必然选择。众多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和街区,在转型升级、形象再塑的过程中,抓住机遇,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时代中,寻找新的突破口。苏州桃花坞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在片区改造开发的同时,注重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在整理分析苏州桃花坞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桃花坞片区改造开发现状,就其文化旅游融合方面的举措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其他类似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文旅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县域来说,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而且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开启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鉴于此,文章以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为例,通过查阅华池县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文旅融合方面的数据信息,分析华池县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旨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地方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王源  余燕 《西部旅游》2022,(18):75-77
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文旅融合逐渐受到关注。四川省泸州市是川南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城市,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富集,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融合视角下,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其外宣翻译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地方非遗特色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对外传播,为泸州文旅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文章从文旅融合的角度出发,分析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现状及难点,并结合实例探究泸州非遗外宣文本的英译策略,以期扩大川南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助力川南非遗走出四川。  相似文献   

6.
李萍 《西部旅游》2024,(5):56-58
文化和旅游的关系非常密切,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山西省阳泉市的文旅资源十分丰富,文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对此,文章先从理论上分析文旅融合的相关概念、现实意义,然后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分析阳泉市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最后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出发,从政府引领和企业自主两个方面探究全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张翰驰  王玉  祝爱媛  李妍汝  刘文翰 《当代旅游》2019,(11):00250-00253
文旅融合是市场的需要,是国家的政策导向,是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天津是相声的摇篮,但随着时间推移,传统的天津相声遭遇了发展瓶颈,相声旅游也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天津相声亟待做出调整,相声旅游能否把握住新的发展机遇,迎来天津茶馆相声的繁荣复兴,对天津旅游业的发展乃至城市文化品牌、旅游品牌的树立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介绍天津相声与相声旅游、文旅融合战略的时代背景,其次指出天津相声与相声旅游存在的问题,之后综述天津相声旅游与文旅融合模式、路径的现有研究观点,最后从产业、产品、文化符号三个角度提出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天津相声旅游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国潮”兴起和国货复兴已成为最重要的消费潮流之一。文章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分析“国潮”,研究文旅融合中的“国潮”现状,发现“国潮”的兴起促进了中国制造的产业创新,使大众更加关注传统文化,提升了文化自信。目前,“国潮”产品还存在文化融合创新程度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建设意识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旅游的产品开发、价格制定、多渠道运营、宣传推广四方面探讨“国潮”的文旅融合之道,以促进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体验经济背景下,为了实现河北邢台太行山区乡村文化和旅游的有效融合,提升当地的文旅融合发展质量,文章首先明确文化、旅游与体验的关系,然后挖掘邢台太行山区乡村的特色文化,最后从产品内容、技术形式、人居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邢台太行山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刘天宇  高干 《西部旅游》2023,(24):72-74
<正>乡村旅游小镇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地方传统文化和民俗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提出,要通过强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河南力量。文章以河南省郑州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小镇为例,通过走访调研,提取文化元素、探讨多种发展模式,旨在为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小镇的发展建言献策,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5·12"地震后汶川县以"工业强县、旅游富民"的发展理念,谋定了"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总体发展思路,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将川西文化、羌族文化、大禹文化与旅游发展结合,构建了亲近自然、文旅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布局,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汶川县的文旅融合发展仍然存在产业链短、配套设施不完善、整体开发质量不高、缺乏创新和引领性等问题。如何在新基建背景下,完成文旅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实现新基建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是汶川县旅游业乃至整个县域经济从高速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黄亚 《西部旅游》2023,(18):32-34
<正>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贵州拥有众多饮食类非遗,独具特色,且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在研究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贵州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发现贵州现有的饮食类非遗存在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方式单一、品牌影响力不足、缺乏整体规划、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进而提出政府积极引导、构建品牌体系以及加大宣传力度等应对措施,促进贵州饮食类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对传承大无畏的奋斗精神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文旅融合视角,分析了台儿庄古城旅游发展优势,探究了台儿庄古城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文旅融合视角下台儿庄古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提出了一些策略,以促进台儿庄古城红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徐云琪  于荀 《西部旅游》2023,(21):91-93
<正>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旅游产业正积极与文化等产业融合,IP赋能文旅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新的趋势。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如何借助IP优势打造别具一格的IP营销模式,迅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提高受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亟须研究的问题。因此,文章以迪士尼为个案,分析其IP营销现状,结合4I营销理论提出科技赋能、关注个性需求、线上线下多渠道互动营销等发展建议,以期为旅游企业提供IP营销新思路,促进文旅融合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文旅融合,文化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形式,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旅游业的必然选择。亳州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却存在创意不足、消费价值有限等问题,文章从明确文化主题、优化产品设计、加强资源开发、强化人才保障四个方面探寻了文旅融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三月花烂漫,踏春好时节。今春,贵州省以"春赏花"为主题,推出了涵盖民族风情、红色文化、非遗体验等多项旅游主题共41条游玩线路,并将陆续举办300多项文旅活动,以丰富旅游市场。"今年,贵州各地将继续以全区域管理、全方位服务等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进旅游资源融合发展。"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玉广介绍说,贵州近年来依托全省县县通高速、高铁快线等交通优势,差异化开发了毕节百里杜鹃、  相似文献   

17.
袁晗 《西部旅游》2022,(21):1-3
旅游不仅是一项经济活动,更是一项文化活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背景下,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有必要加大红色文化旅游开发力度。文章首先分析推动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接着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从五个方面深入探究推动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旅融合是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山西省以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在文旅融合的发展上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该省传统村落旅游项目发展平稳,通过特色民宿的开发能够进一步促进当地传统村落旅游和文化的发展。本文从文旅融合背景着眼,对山西传统村落民宿开发策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董春月 《西部旅游》2023,(6):100-102
<正>为解决文化行业与旅游行业的运营发展难题,实现文化与旅游优势互补,文章基于文旅融合视角,阐述了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的重要性与难点,并据此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的有效策略,旨在发挥文旅融合的引导性作用,在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同时,促进我国文化行业与旅游行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卫威  姚瑶 《西部旅游》2023,(24):49-51
<正>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实现文旅融合的核心在于以文化塑造旅游,通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新的旅游业态;以旅游突显文化,通过旅游业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作用和价值。文章以南京云锦为例,探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必要性,并深入分析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阻力,据此提出一系列促进南京云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策略,旨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