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健康监测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在监测系统上主要通过最小的代价,有效保障结构运营的安全性。健康监测技术根据结构状态发展趋势,预测结构安全程度,或者在结构遇到突发性损伤后,评估结构安全性。同时应用健康监测系统,可提前掌握公路桥梁结构亚健康状态,便于尽快作出调整与维修,保障公路桥梁的正常使用。本文先分析了公路桥梁存在的问题,然后概述了公路桥梁健康监测技术,最后介绍了公路桥梁健康监测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大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依靠长期布设在桥梁结构内部或表面的传感仪器,自动监测影响结构性能的环境因素以及桥梁结构对这些因素的响应,实时监测结构的整体行为,为大桥在特殊气候、交通条件下或桥梁运营状况严重异常时触发预警信号,评估结构性能退化的趋势,为桥梁的维修、养护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某钢箱梁斜拉桥于2001年12月15日建成通车,工程包括主桥、过渡孔桥、引桥,引道等部分,其中主桥为460m的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的五  相似文献   

3.
近日,上海市松江区公路管理署与专业桥梁技术公司联手,在泖港大桥建立了桥梁超限超载动态监控系统.实现全天候自动监测过往车辆的速度和重量,并记录超限车辆的牌号及图片,通过无线传输发到中心服务器。据专家介绍.该系统目前属全国第一个正式启用的桥梁超限超载动态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4.
正1月16日,江苏省扬州市省道264线北澄子河大桥桥梁安全运行监测系统顺利通过竣(交)工验收。据悉,省道264线高邮北澄子河大桥位于省道264线与省道333线交叉口南侧,全长574米。据了解,该大桥是继省道125线高邮湖大桥后,高邮建成的第二座"智能大桥"。安全监测系统成功安装后,能24小时监测桥梁  相似文献   

5.
正根据各类桥梁的实际情况,开发和应用集群化桥梁安全监测系统,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在行业内的应用,并将之与传统模型相结合,更大程度地发挥桥梁监测和养护数据的价值,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营。随着我国公路桥梁事业的发展,桥梁数量越来越多,截止到2017年末,全国公路桥梁共计83.25万座,比2016年增加了2.72万座。在全部桥梁中,特大桥梁4646座、大桥91777座,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大量的公路桥梁已投入使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全国路网的不断完善,目前有不少大型桥梁在建或即将建设。这些桥梁跨径大、结构形式复杂、造价成本高昂,如果由于养护管理不当出现问题,不但直接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而且将对大桥所连接和辐射经济区域的经济,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近年来,随着大跨径桥梁设计的轻柔化,形式功能的日趋复杂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桥梁健康监测、检测技术变得尤为重要。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是一个多学科,多组成、多功能的系统,以桥梁监测为基础,辅以信号处理、结构分析、损伤识别、可靠性评估等多种手段,对结构进行健康与安全评估,达到安全预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3月1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印发《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国共有10个省份的11座桥梁被列为建设试点,其中,安徽有两座桥梁入选,分别为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以下简称“铜陵大桥”)和G3京台高速黄山太平湖大桥(以下简称“太平湖大桥”)。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桥梁建设进入了最辉煌发展时期,期间,一大批不同类型的桥梁相继建成,桥梁建设的数量显著增加;一大批桥梁建设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核心技术不断涌现,技术创新不断发展,桥梁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苏通大桥、西堠门大桥、泰州大桥、朝天门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青岛胶州湾大桥等特大型桥梁工程的建成通车及安全运营,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桥梁的国际认可度,也让中国在由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跨进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正重庆作为内陆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唯一直辖市,由于桥梁数量众多、技术水平高及桥梁结构型式多样化,被称为中国"桥都"。其中,重庆万州长江大桥曾保持了跨径最大的公路钢筋混凝土拱桥,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曾保持了跨径最大的连续刚构桥等世界纪录。重庆市普通公路桥梁约有九千多座,其中中小桥梁占绝大多数,主要结构为各类型的梁桥和拱桥。在役中小跨桥梁在荷载长期作用、环境侵蚀、材料老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结构损伤和承载能力衰减。如何保证数量庞大的中小跨梁桥运行安全,是桥梁管养部门面临的重要难题。通过安装桥梁结构监测系统,可以实现长期在线  相似文献   

10.
正在第十届国际缆索承重桥梁运营机构会议举办期间,笔者有幸采访了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检测研究院总工、在役长大桥梁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宇峰,采访内容包括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运用现状、重要性分析、存在问题等。现摘编部分内容,供高速公路行业同仁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曲线连续梁桥是城市立交或公路互通立交中常用的结构形式。曲线梁桥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特点与直线梁桥有明显差异,曲线梁桥的转弯半径越小,这种差异性就越突出。本文结合一座在役曲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梁体偏移、墩身开裂等病害,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基于各种工况下的计算分析结果对结构出现的病害进行探究,为桥梁病害处治方案的制定及后期养护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今后类似桥梁的设计及养护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长大桥梁面临的管养挑战我国长大桥梁数量多,超大跨径桥梁管养难度大。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8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4.26万公里,其中特大桥超过3000座,大桥超过54000座。桥梁的结构安全风险是公路安全可靠运营的关键一环,以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国公路桥梁达71.34万座共3662.78万米,特大桥梁2688座共486.86万米,大桥61735座共1518.16万米。在本届高层论坛中,关于桥梁的内容可谓浓墨重彩,覆盖了3个国际分论坛和5个国内分论坛,内容涵盖了桥梁结构、建设、检测与评估、维修加固、运营管理、长期性能研究、发展新趋势与新技术。技术与理念的碰撞,擦出了许多精彩的火花。  相似文献   

14.
桥梁在服役若干年后,其自身结构的破损导致结构的承载能力不断降低,日益增大的交通运输量又在不断挑战着桥梁的极限承载能力,无形之中增加了桥梁事故发生的几率:1967年12月,美国俄亥俄州大河上的Sliver大桥坍塌,造成46人死亡;1994年,韩国汉城的圣水大桥断塌;1998年,重庆彩虹大桥突然倒塌;2001年,四川宜宾南大门大桥桥面断裂坍塌;2007年8月,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横跨密西西比河的立交桥,在当地时间1日晚上繁忙时间突然坍塌……这些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在役桥梁健康监测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桥梁健康监测是科学地监测与评估公路桥梁的主体结构状况,并且在特殊的气候环境、交通环境及桥梁出现异常的时候,及时地发出预警信号。同时总结分析健康监测所得到的数据信息,从而对桥梁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持。本文通过以桥梁健康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在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应用,并通过结合现有的公路桥梁健康状况评定标准,从而提出一种桥梁健康监测数据与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有机融合的桥梁健康状况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在桥梁综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确定型层次分析法评估桥梁状态,存在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利用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进行桥梁结构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估,建立桥梁的安全性评估模型及指标体系,运用不确定型权重判断矩阵和区间相离度概念,建立桥梁状态综合评估的单目标模型,求解区间权重的最优值,利用等级隶属度函数得出桥梁的评估等级。并通过实例证明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在桥梁状态综合评估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通泰大桥为国内首座主梁为下承式钢结构悬索拱桥,该桥结构体系复杂,施工难度大,而吊索施工是该桥最重要的环节指之一.为保证桥梁结构运营的安全性、可靠性,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吊索的张拉实施全过程监控,为类似结构体系施工监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高速铁路车载地震装置设备管理,在线掌握设备状况,方便设备维护维修,基于车载地震装置在线远程监测、在线远程检测和在线远程维护等方面的需求分析,阐述车载地震装置在线管理系统构成,研究定位信息、设备状态信息、紧急处置信息、车地数据传输信息等远程监测功能,制动控制测试、场景测试、出入库检测等远程检测功能,以及数据下载及数据管理等远程维护功能,提出车载地震装置在线管理系统方案,通过建立统一的设备管理数据库,提高设备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9.
正短期监测系统通常基于无线传输进行搭建,具有针对性强、布设密度高、安装快捷等优点,是现有人工巡检和健康监测系统的有力补充。现有监测手段存在缺陷根据《2018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的特大型桥梁已达5053座。与一般的中小型桥梁相比,特大型桥梁结构损伤表征  相似文献   

20.
润扬大桥是我国建桥史上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投资最大、技术最复杂的现代化特大型桥梁工程.是我国从“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迈进的“排头兵”。润扬大桥的建设严格执行了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负责制和合同管理制.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技攻关.完善施工监控.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难题.全面建立并落实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全面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项目总体质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