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庆福  李鑫  张鹏 《大众标准化》2022,(12):119-121+124
城市协同发展是在深层次重构区域发展要素格局,促进区域整体协同体系建立。选取经济协同、社会协同、设施协同、环境协同4个维度的指标,2004~201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熵值法对哈长城市群的协同发展能力进行综合测评,运用ArcGIS软件对各市城市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地理空间的可视化表达,并分析哈长城市群协同发展能力的时空格局演变。所得结论:①从时间序列来看,哈长城市群协同发展水平总体呈稳步下降趋势,经济协同和环境协同能力对整体协同水平影响逐步上升。②哈长城市群协同发展能力分布格局均呈现中间高、四周低;西北高、东南低特征;③核心城市协同能力高于一般城市,各市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群的兴起,集聚经济的优势产生于"邻近空间"的交互作用中,应该构建包含"空间"维度的逻辑体系、法则和模型。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并行的,城市间的关系对城市自身和城市群整体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探索性地统计分析、空间权重矩阵、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选取长三角城市群扩容后的26个城市为样本,分析城市间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对城市及其他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空间—产业"已形成有效互动,二三产业发展、FDI对本地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弱化其他城市经济发展,资本存量和人口密度对本地和其他城市经济发展均产生正向影响。长三角城市群未来要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索城市群的协同管理机制,在从整体上规划好城市群发展的同时,将"城市间合作"作为区域发展机制的重要内容,通过产业分工强化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关系和行为,重点解决城市经济联系不充分、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构建网络化城市布局形态,推进横向错位发展和纵向分工协作的城市群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群将成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城市网络外部性是挖掘城市群经济增长潜力的关键途径。本文基于城市网络外部性的理论构建城市群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型,运用空间计量的实证方法,利用2003—2019年中国12个城市群1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城市群城市经济增长的网络外部性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相比城市群外的城市网络外部性,城市群内的劳动力和技术产生更强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且城市群内部的高铁可达性可以强化劳动力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关联度可以强化技术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根据本文结论,加强城市群内城市间联系,完善城市群内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群内城市间产业关联,是中国城市群未来实现城市经济协同增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0~2017年城市数据为基础,结合VAR模型和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构建了江苏省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体系,并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和因果关系。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对物流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长期影响;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体现出良好的协同发展特征,但区域间的协同程度差异显著;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向空间关联特征。最后,从梯度发展、均衡发展、垂直发展、平行发展等角度提出了优化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天山北坡城市群核心区域的旅游业是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积极推进域内三个城市旅游业协同发展,对于带动天山北坡城市群核心区域旅游业整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剖析了天山北坡城市群核心区域不同城市在旅游业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树立协同观念、形成跨行政区的旅游管理机制,整合旅游资源、优化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分享信息资源、共建区域旅游发展网络平台等举措,旨在将天山北坡城市群核心区域的旅游业构建成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支撑功能强大的旅游产业协同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金融企业网络的京津冀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之间基于各种"流"的联系正在促使我国区域城市网络的形成,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中掌握城市正常运转资金流的金融业,在城市网络结构的形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选取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数据,从企业组织角度测度京津冀城市群的网络结构特征,依据京津冀区域金融企业分支机构数量等数据,构建企业网络服务值、企业网络连接通量、连锁链接数等多个指标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网络结构的网络性、中心性和功能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京津冀城市群已初步形成网络化格局,城市间通过企业流的作用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网络联系且层次分明;其次,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差异化明显,北京的金融服务能力和中心性远高于其他城市,在空间格局上,天津作为区域双中心之一,其对外辐射能力明显不足,城市群多中心发展趋势仍然有待加强;再次,区域功能极化明显,区域金融产业集中于北京、天津、石家庄,其他中小城市的金融产业功能有待培育。最后,从金融产业层面提出构建世界级多中心网络型城市群,促进京津冀城市网络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尝试构建一个城市群演化视角下特大城市产业优化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即环境、效率与均衡三维协同的3E发展约束模型(3E模型),用以分析特大城市产业优化发展所需,同时兼顾考虑环境约束、效率约束及均衡约束。以长三角城市群的上海、京津冀城市群的北京和成渝城市群的重庆3个特大城市为对象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一,当前我国特大城市产业发展面临环境、效率和均衡方面的严峻挑战,在水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综合劳动效率和各产业的劳动效率等仍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就业—居住均衡偏离较大,产业亟待优化推进;二,特大城市产业优化要协同考虑城市面临的环境约束、效率约束和均衡约束,推动水资源、能源等的消耗水平大、产业劳动效率低且职住均衡较难实现的产业退出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形成特大城市产业发展的门槛约束;三,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应采取差别化的产业优化调整政策,分别采取一体化导向下实施产业功能提升策略、功能疏解导向下的区域协同策略和极化发展导向下的聚焦重点产业升级战略,推动不同阶段特大城市产业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对产业协同集聚进行综合测评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城市群3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14年相关数据为例,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影响产业协同集聚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产业关联、知识溢出、商务成本、中心城市辐射、政府干预、FDI以及市场因素都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迥异;产业协同集聚具有产业与空间的交互属性,而制度协同则是实现两大维度有效衔接的关键所在。为此,要切实推进城市群产业协同集聚必须综合考虑行业特质、空间诉求及制度导向,实现城市间的整体统筹协调以及城市内细分行业的差别化指导。  相似文献   

9.
李刚 《城市问题》2022,(10):45-54
伴随城市群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网络化转变,其功能分工与经济集聚会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效应。具体而言,当城市群处于单中心空间结构时,功能分工与经济集聚的极化效应显著;当城市群为多中心空间结构时,功能分工与经济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利用2015年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的截面数据,建立空间联立方程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京津冀城市群为单中心发展模式,发育水平较低;珠三角城市群处于单中心向多中心模式的过渡阶段,发育水平较高;长三角城市群为多中心发展模式,发育最为成熟。从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角度来看,应促进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功能分工,进而推动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兰西城市群各县(区)战略性新兴企业位置大数据为样本,构建了产业空间密度的变异系数项,分别从“规模”和“形态”两个维度综合衡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结构。利用面板回归模型、门槛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结构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线性、非线性以及空间交互影响。研究发现:蔓延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结构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以城市规模为门槛变量,战略性新兴产业蔓延型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当城市规模跨越门槛值后,战略性新兴产业蔓延型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负向影响和显著水平逐步加强。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综合反映出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蔓延型发展对本地碳排放强度降低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邻近城市产业空间结构的蔓延型演进也会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强度。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雷达图分析法,从创新经济基础、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环境水平、创新产出能力四个方面对长三角16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为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机制提供决策依据和定量基础。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阻力主要有协同创新动力机制不健全、创新要素流动不畅和科技资源共享缺乏长效机制,因此,需要从基础架构、重点领域、关键载体、保障机制和对策措施等几个方面着手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我国开展城镇化布局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成熟型城市群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表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在城市群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问题,具体表现就是城市群层面的系统性疾病:核心城市"大城市病"+外围城市"工业病"及两种疾病通过产业外移、空间侵占、污染跨界传输、发展断层等因素在城市群层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要调整优化核心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和功能,提升外围城市产业集聚效率和质量,建立核心城市—外围城市污染减量转移机制,建立核心城市—外围城市资源环境产权交易体系,优化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构建城市群层面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和环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呼包鄂新型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定量的角度探究了城市群与物流产业集群之间的内在关系。结合实证结论,构建了城市群与物流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模型,分析了呼包鄂城市群与物流产业集群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4.
北京作为我国会展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城市,尽管会展业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就会展业的整体规模和会展城市的国际影响力而言,与国际知名会展城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北京应当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产业、资源及区位优势,重点实施品牌化、多元化、国际化战略,尽快实现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是地区人口、产业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集中体现。以2000-2014年中原城市群地级城市的人口、产业、空间发展数据为基础,通过综合指标体系构建以揭示城市人口—产业—空间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变化态势。结果显示,2000-2014年中原城市群人口—产业—城市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波动变化,但整体波动范围相对较小。人口、产业、空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人口发展高水平地区集中于中原城市群西部和南部,产业发展高水平地区分布在中原城市群东北—西南轴线左上方,空间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地区多分布在河南、河北部分城市。耦合协调分析发现,中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明显低于长三角城市群,且协调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空间分布态势逐渐由中原城市群东北—西南轴线左上方向西北—东南轴线左下方转移。改变中原城市群低水平协调发展状态,应以产促城,发挥区域人口规模优势,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强区际联系,推动城市产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梦筱 《企业活力》2015,(2):144-149
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表现出明显的联动关系。城市形态研究视角从历史、市镇规划、功能结构向空间形态转换,城市形态具有多样化及层次性。产业布局理论经历了从区位论、市场论、产业聚集到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发展。产业布局模式经历了从均值、增长极、点轴、网络布局到梯度开发模式的演化。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互相促进优化发展。河南已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体系,城市形态主体区中原城市群产业成梯度分布,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取得成效;但是河南城市形态、城市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有待继续优化,城市发育不足,产业层次低,辐射带动功能有待提高。河南未来的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放射状、网络化城镇空间格局;强化城镇产业就业支撑,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通过产城融合促进河南城市和产业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交通强国的目标需要充分发挥高铁服务供给的作用。本文利用2007—2017年中国十大城市群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就高铁服务供给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铁服务供给促进城市群空间组织结构朝多中心化方向发展,加速技术要素流动,促进产业资源在城市间的重新配置,进而提升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增强高铁服务供给可以缩小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技术进步在其中发挥主要的中介作用。分区域研究表明,高铁服务供给对于北方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大,并且有利于提升南方城市群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城市群中的不同城市在竞合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逐步形成城市功能有机整合、产业分工合理、经济联系紧密的相互依赖的网络关系,使城市群具有更丰富的多样性、更大的创造性和更持久的发展潜力,以支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城市群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功能分工有所变化近年来随着城市群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城市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为探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物流发展现状,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物流产业规模、物流需求和物流发展潜力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同时收集长江中游城市群2017-2021的相关数据,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物流竞争力进行测度,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31个城市划分为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主要节点城市和次要节点城市四个层级。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标:测度并研究2006~2019年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时空分异与动态收敛。研究方法: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发展指数;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揭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及来源;运用核密度估计和Markov转移概率矩阵分析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演化趋势;最后采用SAR、SEM、SDM模型检验时空收敛性。研究发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向下转移的概率高于向上转移,但珠三角呈现“异质性”——向上转移概率高于向下。城市群间高质量发展水平极化现象突出,存在东高西低明显梯度,但差距逐步缩小。城市群内存在显著的β空间收敛性,城市群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贡献率。研究创新: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衡量指标体系,从时间、区域及空间三个维度评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动态演进及空间收敛。研究价值:有益于客观衡量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动态水平,为进一步推动国内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