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3,(4):172-173
辽宁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有利于推动辽宁地区经济大力发展,促进东北再度振兴。辽宁地区工业遗产具有进行再利用独一无二的先决条件,凭借其独特资源、文脉、地域等优势,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全方位,多元化的推动工业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对接,充分发挥相关各方的作用,加强面向全国全球的宣传,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文化创意型的工业遗产品牌,促进辽宁经济更加科学、合理、迅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之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的大背景下,许多实践已经证明可以促成文化产业发展与工业用地更新的结合。通过对由高校、文化产业、工业遗产这三个要素共同介入的类型案例进行分析,阐明高校是如何带动一部分工业遗产进入再利用过程并完成产业升级的,进而总结出此类型项目在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探索高校建设、文化产业与工业遗产再利用协同发展的模式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遗产价值当量测度可实现对城乡遗产资源整体价值特征的定量把握和对不同类型遗产对象的跨类价值比较。在“存量更新”时代,其对城乡遗产价值脉络判别与保护更新策略制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可作为城乡遗产保护管理的决策辅助工具。为此,提出和建构城市遗产价值当量测度及其统筹保护应用方法。该方法系统设定了各类古迹遗产、地段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当量估值;制定出基于“等级当量”和“价值权重”乘积计算的个体遗产价值当量赋值算法;再通过对城市整体及其下辖行政单元不同主题文化遗产价值当量的分类统计,实现对城市遗产资源价值构成和价值强度分布的定量测度与表征分析。在此基础上,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提出了基于价值当量测度的城市遗产资源空间分级、文化分类、政策分区统筹保护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城市遗产“整体保护”与“分类保护”的路径整合,拓展既有城乡遗产价值评测研究的内容范畴和应用情景,以为我国城市地区遗产资源保护与文化传承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工业遗产区的转型发展为城市化提供了大量低成本土地以及工业文化元素,是近年来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ANT),以实地调研、口述史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天津工业遗产更新引起的空间重构过程与机制进行分析,即工业遗产更新网络中的遗产化与棕地开发双重过程。研究表明,工业遗产更新不仅是物质与社会空间复兴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暗含着遗产话语关系变化的文化实践。异质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转译促成了物质及社会空间的重构,在形成新的都市文化空间的同时,引发显性的土地价值不均衡增长、资本市场的价值排序冲突,以及遗产话语失声与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此外,研究进一步提出了非纪念性的生产空间向社会文化空间转变过程中,构建遗产的产业体系及重视遗产与人的关系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分布现状及其完整性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东铁路是我国少有的大尺度线性文化景观遗产的突出代表,具有空间分布完整、历史演化连续、文化内容多样和遗产价值典型等特征.通过对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综合价值、各段落及主要节点工业遗产分布特征的分析,从法律机制、规划管理、区域合作和开展工业遗产旅游等方面探讨跨区域、大尺度文化遗产完整性保护和利用的有效途径,为解决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现实困境,促进遗产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转型是顺应存量规划需求的重要实践。在当代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工业地块和遗产的置换再利用已成为城市更新的主题之一。通过历史论证与实践分析,以上海市为空间范围,以工业厂区的生成语境与发展历程为切入点,把握工业遗产地区的转型特征,转型前的工业遗产主要呈现为以传统生产业为主导的封闭厂区和废弃污染的工业棕地。提出经济方面产业融合、联动再生,空间方面异质同构、秩序重组,文化方面内涵延续、品位提升,以及生态方面集约协同、绿色低碳的工业遗产转型路径,进而由路径建立链接关系,形成以经济转型为基础,空间、文化和生态转型相互作用关联的再生运作机制,为工业遗产的科学转型提供指导依据,推动其向协同可持续的后工业园区的转型再生。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转型,许多退出经营领域的工厂、矿区成了有开发潜力的工业遗址资源。其中包括一些由于城市改造而搬迁的大城市市区的工厂,以及一些资源枯竭的老工业基地。按照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于2003年通过的旨在保护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对工业遗产的界定: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8.
李静 《价值工程》2013,32(1):304-305
目前,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具有巨大的工业遗产资源和优势,有效开发再利用这些特色工业遗产资源,寻找和塑造新时代群众文化生活品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是一方面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缺乏系统的文化创意,另一方面缺乏系统的根植于工业遗产的群众文化产业品牌包装的营销推广。本文致力于探讨如何改变传统的旅游、展览等盈利模式,改变政府投入大,利润回馈点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明显的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9.
韩晗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1):62-68
红色工业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物证与重要的革命文物,在时间、内涵与价值上均自有其特性.但因工业遗产管理多遵循"年代优先"原则,这导致大量红色工业遗产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再加上文旅产业介入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时,也多考量工业遗产的年代价值、区位价值或审美价值,而对其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关注、开发不够,导致目前国内红色工业遗产总体状况并不理想,但近年来在"四史"教育工作之下又渐受重视.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在建构红色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的路径机制上,应重点理顺空间争夺与收益分配两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衰落走向再生——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茜 《城市问题》2007,(10):44-46
对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定义、价值以及再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保护与再利用是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再生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遗产保护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作为特殊的遗产类型,老工业地段是历史文脉的重要构成和新时代城市转型的特色资源。近年来,单体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以规划视角对老工业地段保护更新及其与文明传承、城市转型、生态修复耦合关系的研究极其少见,导致大量特色鲜明的老工业地段在更新时仅保留了个别建筑,整体价值大打折扣。以柳州空压机厂为例,从新时代文化复兴和城市转型的要求入手,以规划的视角,构建了涵盖保护体系、用地转换、棕地治理三大系统的保护更新方法路径。最后对我国老工业地段保护更新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工业遗产正面临一个较严峻的挑战和困境,对工业遗产价值的再认识,是世界当前所迫切需要的。如何看待工业遗产;如何判断工业遗产;如何保护工业遗产,是工业遗产价值再认识的关键所在。工业遗产是世界历史的见证者,是时代进步中的推动者,是中国发扬民族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再认识工业遗产就是再了解历史,再回顾历史。再认识工业遗产的过程中,要正确的看待和判断其价值,更加完善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措施和政策。  相似文献   

13.
滇越铁路滇段是云南近代发展的见证者,具有车站旅游资源、工程技术资源、红色旅游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同时途经云南许多著名的自然景点和工业遗产景点,是一条具有很大旅游价值的铁路。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存,它的文化涵量与价值无可估量,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工业遗产旅游是在传统工业衰退过程中,在工业遗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目前,中国关于工业遗产旅游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成功经验的总结及开发模式的探讨等方面,而关于价值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本文根据工业遗产资源的特征,构建了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辽宁省部分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进行了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15.
李静 《价值工程》2013,(2):287-288
探寻辽宁城市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形式和途径,不仅可以解决工业遗产自身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更可以通过深度挖掘厚重的文化历史积淀,重新探讨新时代城市特色文化的定位,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新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工业遗产面临本体认知、保护方式、公众参与三方面困境.遗产区域作为新兴遗产保护理念,在提高遗产价值认知、合理协调保护与利用矛盾和加强公众参与方面具有综合效益,有利于解决工业遗产时间连续性模糊和空间完整性破碎问题.以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为例,通过探讨工业遗产资源保护、遗产区域生态修复、遗产游憩系统构建和遗产管理维护体系四个方面,意在探索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方法和途径,最终形成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珍贵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也具有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更多关注于利用有肜的物质文化遗产创造经济价值,均忽略了对非物质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开发中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而旅游开发则有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发展文化事业。可以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是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的双重需要。  相似文献   

18.
工业建筑(设施)遗产保护和工业景观遗产保护是两种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相互联系、递进发展的不同理念及路径,它们在时空尺度选择、核心内容、价值取向及其参与学科或理论指导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特点。保护工业遗产重在坚持以人为本,以工业文化精神为核心,通过优化工业景观遗产保护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和社会结构,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从历史到现代、从形式到内容、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从宏观到微观等多层面的整合与协调,促进工业文明的传承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化资源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文化的内涵、层次;分析了文化资源的价值及其开发与保护;认为历史文化遗产是精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不可取代的,是可以永续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价值,具有科学研究方面的价值;经济功能、旅游功能只是其多功能中的一种,片面夸大经济功能和旅游功能,会破坏文化资源永续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工业城市的战略转型中,旧厂区的改造更新,使城市中环境恶劣、日渐衰败的工业地段得以复苏,可以产生新的经济价值。本文以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唐山市为案例,探讨了工业建筑遗产经济功能再开发的具体路径。伴随着传统产业活动的重组改造或搬迁升级,留置在唐山中心城区的大量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可以通过经济功能的再开发,转化和延展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