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见证了一批小城市的出圈,它们在一众大城市中突出重围,成功跃升为“网红城市”。聚焦淄博、曹县、理塘三个典型,探究这些网红小城出圈的原因和长红的对策。网红小城的形成实际上是“人”“媒”“城”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交媒体赋权提升了这些城市的“可见性”,一系列媒介事件和热点话题的制造,人们线上的观看、生产与传播,同线下的空间实践相互连通并不断赋能,背后还有社会心态的悄然变化,多方力量共同构筑了网红小城的实现逻辑。而面对流量易逝的困境,如何化流量为存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速朽”或“长红”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如火如荼网红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一日千里的网络直播,直播带货,成为企业营销创新、广告创新的新领域和重要课题。本文以拉斯韦尔5W为工具,以传播学、营销学、社会学为理论基础,对IP现象级网红李子柒成功的技术逻辑和机遇逻辑进行了分析,为网红经济、企业营销、广告创新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媒体的发展以及去中心化的传播催生了网红经济。作为网红变现的重要途径之一,网红电商发展迅速。本文以服装类网红电商为例,研究网红电商销售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物流配送水平、商品价格以及店铺信誉对销售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武汉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与组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与组织具有系统性、复杂性与自组织性.分形理论可以很好揭示城市系统的复杂性空间演化规律,已成为当前城市地理研究的前沿与热点.以武汉都市圈为例,运用经济隶属度模型界定其空间范围,并对其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空间分布进行分形研究,得出: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与空间范围变动互相耦合;城镇体系首位度较大,规模结构失衡;城市密度较大,空间分布不均,轴向分布明显.针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等级规模多极化、轴向扩展多元化、地域推进圈层化的空间组织战略,为实现"中部崛起"提供理论与实证借鉴.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济》2017,(12):102-108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传播生态的变革,也为营销领域带来全新的机遇。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产业实践,网红经济兴起的背后有其传播逻辑和商业逻辑,其本质是价值观和注意力资源的货币化。当前网红经济商业模式日益清晰,产业系统已然形成。但其在发展上还面临核心链接尚未稳固、同质化严重、盈利能力不足以及先天道德缺失等一系列风险。只有通过强化网红传播平台的核心地位、推进网红IP化与平台的品牌化发展、不断创新盈利模式、完成道德净化等,才能保障网红经济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使之高效服务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6.
伴随"互联网+"概念的深入人心和自媒体的迅速兴起,网红已成为自媒体时代网络经济发展中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网红大军"在引领消费时尚的同时还极大地促进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本文以网红营销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网红博主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广告营销策略展开研究,基于文献研究和问卷调研数据,分析网红营销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具体影响过程和...  相似文献   

7.
徐望 《经济界》2024,(2):53-58
近年来,多个城市因各种因素“出圈”,跻身“网红”城市。“出圈”城市往往善于建场景、善于创符号、善于讲故事、善于造现象。各地争相效仿拼“出圈”也带来了一些可能性弊端,包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引发视觉感官餍足病症、造成公共行政资源消耗、加剧同质化竞争等。城市迅速“出圈”后可持续发展路径主要有:提升城市文旅行业综合治理效能、增加文化消费现象边际效益、把握公众的文旅消费意向创造“卖点”、适度降低消费者期待视野等。城市“出圈”的核心要素在于文化创意与技术手段,这最终落在了人才培养上。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红文化传播,大学生对于网红文化吸收的越来越多,他们是接受网红文化的主要人群。针对网红文化,其本身、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引导都应该密切联合,使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学习网红文化,使其生形成正确的网红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城市网络营销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利用抖音数据从网络浏览量、线下打卡量以及实体转化程度等多个角度分析测度中国城市网络营销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网络营销的空间效应呈现明显的首位分布特征,等级体系更加极化,处于第一等级的六座顶级城市形成首位城市集团。(2)部分中西部地区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地区也开始获得更大关注,网络极化效应增强的同时,网络均衡性也在扩展。(3)城市实体网络浏览量与线下打卡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城市的网络营销程度与实体转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4)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所构成的“钻石结构”非常清晰,但经济相对欠发达、可达性相对较差的城市网络营销的空间效应往往不高,受到实体发展的限制较大。  相似文献   

10.
“地摊经济”与城市治理的矛盾成为“后疫情时期”大众热议的话题。回溯历史,市场摊区伴随人类进步与城市文明发展的同时,逐步衍生出“贸易—商贸—大宗期货”、“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等多种发展的形式与类型,成为城市、区域或国家经济与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市场与城市相辅相成的发展演化过程进行分析,从市场摊区衍生空间角度提出了“易货空间—商业空间—民生活力空间体系”的发展趋势,以城市治理策略和城市活力场所营造为出发点,提出了“活力文化认知、民生服务空间层级化布局、市场摊区与城市的互馈机制、政策干预与测度分析研究”等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1.
2019年以网红经济概念运营的如涵控股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上市,再次让网红经济站在风口浪尖之上,由于大众对于这类企业盈利模式不甚了解,对其充满质疑。因此本文以盈利模式五要素理论为基础,结合财务指标分析,对如涵控股的盈利模式进行探究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一轮全球经济整合与重组的激烈竞争中,城市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热点。在所有空间问题中,城市空间处于核心地位,空间异质性引发的空间分工已不容置疑地影响着城市群的发展与区域空间一体化。建立在空间异质性和空间价值基础上的城市群分工已成为区域空间一体化的力量源泉。长三角城市群产业空间演化的证据表明,区域空间一体化本质上是城市空间价值与产业价值链耦合发展的结果,同时,只有建立区域空间多样化和城市空间专业化合作与互补的区域经济关系,方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红经济正在崛起.本文通过对网红经济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入手,结合网红经济对社会的正面及负面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但目前互联网之风盛行下产生的网红文化对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冲击和挑战。本文从网红文化引发的价值遮蔽和价值失范为出发点,揭示了网红文化对主流价值虚化、产生不良非主流价值,造成社会价值选择的失序等不良影响,并从价值重构角度出发去探寻网红文化正向价值的新支点,最终提出完善立法、提升价值、培育内生力量等价值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刘淑婷  舒良友 《价值工程》2021,40(32):19-21
科技的蓬勃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随之而来的网红经济给传统营销带来了巨大冲击,作为网红经济主要模式之一的网红电商营销模式,站在新时代风口上获得爆发式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本文对网红电商营销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从"人、货、场"三方面对比其与传统电商的优势与劣势,对其现阶段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探讨,且同步提出相对应的发展策略建议,希望能对未来的研究起到部分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机器代人”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机器代人”对传统产业将产生重大影响,而产业的变化也将导致城市产业空间以及城市空间的变化.回顾了技术进步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以及产业空间在城市空间中的演变历程,在“技术—产业—产业空间—城市空间”的分析框架下,探讨“机器代人”对城市空...  相似文献   

17.
基于邻接空间、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三类权重矩阵,以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有效带动本省制造业绿色创新,但会抑制邻省制造业绿色创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在邻接空间、地理距离、经济距离下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地理邻近地区更显著。多维度空间效应分解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创新的直接效应在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下呈“梯度递减分布”特征。数字化产业发达省份的生产性服务集聚对邻省制造业绿色创新具有较强“虹吸效应”,不利于整体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是以,未来应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环境,施行区域差异化产业发展策略,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由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出版的《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1-5卷)对国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及其演进趋向进行了评述,内容涵盖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关系、空间分析、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区域和城市发展与政策等。研究发现,国外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对象逐渐重叠,且研究边界渐趋融合。空间分析成为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重点在于揭示空间经济活动集聚的本质。考虑到空间要素的复杂性,空间分析不仅局限于地理空间,向社会空间延伸也成为新的方向。实证研究成为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的重要导向。这些都对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聚焦上海长风生态商务区,结合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Core Periphery Model)的作用机理,围绕园区内1000多家企业以及几十栋重点楼宇的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基于ArcGIS软件结合克里金插值法,运用核密度估计(KDE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网络中心度等模型,对企业的空间分布进行描述,表征企业在园区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验证企业的空间集聚是否能形成产业集聚进而形成产业生态,分析其促进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效用。本项目研究将为上海乃至全国的产业园区发展经营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支撑,为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也以实际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心—外围”模型理论地内涵。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0—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分析了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揭示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时空异质性。研究发现:(1)2000—2020年,长三角地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整体呈现上升态势,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辐射模式由“圈层扩散”向“多核心轴带扩散”转变。(2)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长三角地区试点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且政策效应可持续5年,研究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3)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城市的低碳治理将对地理相邻和经济相邻的城市溢出“制度红利”,且对地理相邻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更强的激励效应。(4)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激励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受到城市资源环境属性和绿色创新效率属性的影响,其在非资源城市和高效率城市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