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后国际冲突的地缘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冷战后国际冲突数量急剧上升,内部冲突比例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内战外溢导致边境冲突增多。一方面,国际冲突多发地区大多处于地缘政治的“破碎地带”,由此也反映出国际政治根深蒂固的矛盾;另一方面,冲突多发地区普遍存在“现代化综合症”,此起彼伏的冲突折射出相关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异常艰难。冲突与合作彼此之间存在着向对方转化的各种必然和偶然的条件。在现实国际关系中,有关国家应及时发现并努力削弱甚至消除可能导致激烈冲突的各种宏观和微观的因素,努力发现并善于利用可能导致合作关系的机会和条件,审慎应对和处置国际冲突。  相似文献   

2.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进而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后,美国政府与垄断资本紧密结合,利用财政政策缓解社会经济矛盾,帮助垄断资本开拓国际市场,攫取高额利润,由此导致联邦政府债务和赤字大幅攀升,美元面临贬值压力。为了维持美元霸权,维护垄断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利益,美国通过挑动国际地缘冲突,促使寻求避险的国际短期资本回流美国,助推美元升值,并使美国垄断资本和金融寡头大发战争财。以美国1971—2020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基于VAR模型构建的4变量系统证实了这一逻辑。实证结果表明,美元汇率与美国挑动国际地缘冲突之间同时存在长期和短期均衡关系。当美元贬值时,美国挑动国际地缘冲突的频次增加。这一发现为我们认识美国对外政策和战略的经济逻辑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的国际政治中 ,民族主义以其鲜明的暴力冲突面目凸现出来 ,引起世人的关注和担忧。本文探索了民族主义与暴力冲突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结构性因素、感性 /环境因素、排他性的利益因素和功能性因素四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指出民族国家的渴望、民族主义在国内危机环境中的蜕变和国际争端中排他性的民族利益要求 ,都会导致或促成国际暴力冲突。同时也指出 ,民族主义的军事功能决定了其与国际暴力冲突相伴相随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九一一事件后,国际战略格局经历了全球反恐统一战线、"志愿者联盟"与国际体系冲撞、回归地缘政治常态三个阶段。随着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动,当今地缘政治出现了新的特点:即国际关系回归现实主义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关系中军事因素的作用更加突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水平和垂直扩散依然是重要威胁。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国际反恐斗争需解决三大问题:大国需要增强战略互信,强化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机构的主导作用,促进地区安全合作并加强地区组织之间的合作是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地缘战略在欧洲曾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但是二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地缘战略在欧洲有了新的意义。欧盟在不断地扩大,实力也越来越强,可以预计,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加入欧盟,欧盟的实力会变得更强。谁也说不清欧盟到底应该扩展到什么地方。以欧盟为主导的欧洲已经不再满足于现在的国际角色,它要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充分显示欧洲在国际上的重要性。欧洲要与美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平等。欧洲要想实现它的地缘新战略面临着很多困难,而且它的内部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这并不能阻止欧洲地缘战略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孙楚仁  陈瑾  张楠 《亚太经济》2017,(3):120-129
出口地缘结构反映了一国出口的市场定位、地理方向、出口能力及其经济地理和政治结构。文章采用1997-2014年BACI双边贸易数据库、CEPII引力分析数据集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分析金砖五国出口的不同技术复杂度产品的地缘结构差异问题,及其出口市场的地理结构和出口发展潜力。研究发现,金砖国家出口地缘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整体上,巴西的出口地理范围最远,俄罗斯最近,中国、南非和印度居中。出口目的国在金砖国家出口总额中占比,与该国与金砖国家距离及产品技术复杂度呈显著负向关系。此关系对不同的金砖国家来说显著程度不同:俄罗斯最强,巴西和印度最弱;并且与这些国家的地缘特征、经济地理因素和地缘政治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面纱是穆斯林妇女穿戴的体现伊斯兰特色的典型服饰,它所包含的政治、文化、民族、性别含义使其成为文明冲突的焦点之一,在不同的国际环境下,面纱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不论是将面纱作为文明与野蛮的标志,还是作为保卫伊斯兰的武器,它们都反映了性别、不同文明和不平等国际秩序的冲突,进而深深影响到个人、国家和国际政治。  相似文献   

8.
黄英湖 《亚太经济》2012,(6):123-125
地缘、血缘观念是中国漫漫几千年农业社会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播迁海外的华侨华人人虽然离开家乡和祖国,但他们的思想意识里,仍存在着浓厚的地缘、血缘观念,比较重视宗亲、乡亲和亲戚朋友这些社会关系。所以,他们不论是在向外迁徙,还是在海外的工作就业、企业经营、生活社交、社团组建等方面,都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使自己在言行举止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国际制度的形成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关于禁止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京都议定书》、《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等全球性国际制度在美国反对的情况下,仍然成功建立起来。对于这一现象,既有研究主要从制度推动者的意愿和能力两个角度进行了解释,但却没有回答"为什么美国不能限制制度推动者的影响"这一问题。作者以国际制度谈判中的领导力为分析视角,讨论了结构性领导力、知识性领导力和社会性领导力在国际制度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单极结构下美国领导力下降的原因和作用机理。国际体系结构由两极转变为单极导致美国的结构性领导力和社会性领导力下降,进而导致其无法按照自身偏好塑造国际制度规则。这一研究与既有研究的结合,构成了对"冷战后国际制度在美国反对的情况下仍然成功建立起来"这一经验现象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0.
11.
杨云安 《魅力中国》2011,(12):16-16
蒙古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独特的地缘特点,蒙古处在中俄两大邻国之间,一直根据自身的地缘政治特点制定地缘安全政策,与世界各大国发展关系。蒙古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发展和走向十分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印度对华建交之初实行两面政策,使中国在争取友好时便预有警惕。西藏叛乱发生后,中国对印度的反华浪潮适当反驳却力避军事冲突。针对印度武力改变边界现状,中国采取反击,随后迅速撤回以求得缓和。中苏两国由友好转入严重对立,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便激化起来。“文化大革命”期间边界棍棒武斗冲突演变成边界战斗。中苏边界军事对峙处于危机关头,虽实行了和缓措施,两国却陷入长期临战状态。历史证明:在承认实际控制线的基础上以谈判划界的方针是解决边界问题的正确途径;对危机的处理应由经验决策转为建立有效的机制;应肯定解放后控制危机升级的成功,同时也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
国际体系总是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大规模战争是推动国际体系变迁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从国际力量对比、国际制度以及核武器等多个方面导致国际体系发生了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意义的变迁。这是我们在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产时应该加以关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在兼及传统与非传统的安全领域中,核扩散是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核心安全问题之一。核扩散在冷战结束以后接连发生,根本的内在动因是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之间的失衡,根源在于两者之间的利益与合法性可能不尽一致。作者提出了核扩散的利益详谬(paradox),分析了核扩散与国际安全的复杂关系,提出了防扩散合作的必要性与利益排序。当前,核武器继续存在,虽有政治、安全与经济惯性,但随着地区一体化与构建和谐世界的推动,它必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族群冲突已成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等学科共同关注的热门领域。以往的研究已经注意到石油资源对于族群冲突的影响,但对于二者之间的因果机制缺乏认识。基于一个关于族群冲突的广义理论,作者认为石油的族群地理分布才是决定石油是否导致或加剧族群冲突的核心变量,并通过三个因果机制导致族群冲突的升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少数族群聚居区的核心领地发现石油时,这一少数族群将会倾向于反抗由多数族群主导的中央政府,从而导致族群冲突的强度升级。苏丹、伊拉克、尼日利亚和加蓬等案例可以检验上述假说。这一关于石油的族群地理分布与族群冲突升级关系的理论指向一个更加广泛的关于自然资源的族群地理分布和族群冲突的理论。而关于石油的族群地理分布与族群冲突的升级的特定理论和经验支持也佐证了族群冲突的广义理论的强大整合能力和解释力。该研究在以下三方面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多族群的石油国家如何缓和族群冲突、中国的资源型企业如何规避政治风险、中国的海外投资如何兼顾经济利益与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安全政策偏好有自主性和合作性两种类型。一个国家的地缘政治条件和国内政治文化因素对国家安全政策偏好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联邦德国的国家安全政策偏好有非常明显的合作性偏好特征,德国开放性的地缘政治位置以及德国国内的合作性政治文化是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印太地区正在成为下一个世界地缘战略中心。这里聚集了中国、印度等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它扼守着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等全球最繁忙的海上能源、商业咽喉及海上通道;同时还是中国、印度、日本、美国等大国争夺地区领导权的博弈场所。此外,这里还存在诸多复杂的、悬而未决的领土和领海争端。鉴于该地区在全球地缘战略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奥巴马政府的"亚洲再平衡"战略将印太地区作为一个战略整体,在此基础上对其亚洲战略进行重新调整和布局,加强与印度、澳大利亚等印太地区枢纽国家的政治、军事关系,拓展在印太枢纽地区的军事存在,以此塑造该地区的未来秩序、确保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地区领导权。尽管这一战略调整还处于初期,未来发展还具有不确定性,但从其业已采取的举措来看,至少在短期内会对中国的周边战略环境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中国必须高度重视,主动出击,采取应对之策,以塑造、维护一个有利于中国继续和平发展的印太地区环境。  相似文献   

18.
19.
作为一个历史客观存在,海权一直随着国际社会和军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而与时俱进。与冷战前及冷战时代的海权相比,冷战后海权所处的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时代主题、国际政治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使后冷战时代的海权与传统的海权相比,发生了巨大而影响深远的变化。作者从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新军事变革等方面入手,对后冷战时代海权在要素、构成、观念等方面的变化与演进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得出结论:后冷战时代海权的要素包括适宜的海洋地理条件,建立在对外贸易基础上的外向型经济及由此催生的海外利益,建立在外向型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以上因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发展海权的主观愿望。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构成包括海上武装力量、海洋管理机构、海洋产业体系、海洋法律体系、海洋科技实力等。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国际观主要体现在国际海洋秩序、国际安全合作问题、国际海洋合作等方面。以军事观的角度来看,后冷战时代海权是信息化的海权,向五维立体的方向发展,具有与其他制权无缝链接的趋势并注重濒海作战。后冷战时代海权的海洋观包括认识到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在上升,海洋的可持续问题值得重视,海洋的政治价值正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国际本位货币的供给和世界经济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出发,构建了一个国际本位货币演进的分析框架,并运用这一框架对信用本位逐步取代商品本位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对信用本位下不同货币制度的约束机制进行了比较,对信用本位的演进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信用本位终结商品本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并且这一进程不可逆转;多元竞争的国际本位货币制度为信用本位引入了可计量的双向约束,这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稳定,还兼顾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公平;从长期来看,国际本位货币的多元体系是信用本位的演进趋势。因此,人民币要不失时机主动出击,争取早日成为国际本位货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