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文章以文旅融合为背景,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基于黑龙江省这片红色沃土,利用共生理论对其红色文旅产业发展实践进行理论分析,并针对红色文旅产业发展存在的特色不足、基建不足、机制不足等问题,提出红色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旨在创新红色文旅新业态,拓展乡村振兴新路径,为红色基因传承和文旅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株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株洲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及日趋受到重视的文化产业,找准文旅融合契合点和关键点,总结文旅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探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步伐,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李欣晨 《西部旅游》2022,(18):58-60
红色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和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宝贵财富。四川省巴中市地处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区,红色资源种类丰富,同时又是革命老区、边远山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三区叠加”的典型,大力发展文旅融合产业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通过分析巴中市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势以及现状,探讨红色文旅产业助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寻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伊永华 《西部旅游》2022,(20):85-8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旅活动成为了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旅产业的核心是各地独有的文化特色,但是传统的文旅产业受制于技术,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数字经济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约束,以数字经济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有利于创建新的文旅产业发展模式与消费模式,打造高质量与高水平的文旅产业,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文章在分析河南省文旅产业发展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数字经济的文旅产业发展建议,旨在推动河南省文旅产业数字化、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瑞 《西部旅游》2023,(5):42-44
<正>2021年9月,中共襄阳市委提出要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机会。目前,襄阳都市圈文旅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融合传播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未形成成熟的发展模式和品牌效应。文章在分析襄阳都市圈文旅融合发展现状的前提下,以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为理论基础,探索适合襄阳都市圈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传播模式,为湖北省襄阳市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随着旅游消费需求聚焦美好生活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文旅康养新业态应运而生,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山西省文化旅游康养资源类型丰富、资源禀赋高,同时区位优势、气候优势明显,但由于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缺乏专业人才等原因,产业融合程度不够,优质资源未能转化为优质产品。因此,对山西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文章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在对山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情况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动山西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山西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丽芳  秦莉 《西部旅游》2023,(18):35-38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康养是文旅的拓展。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就业,有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文章分析陕西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发现陕西省面临着康养产品吸引力较弱、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度低、缺乏康养人才等挑战,进而提出促进陕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产业融合是20世纪中后期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产业融合的进程,并催生出许多新的业态。内蒙古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旅游资源,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极为广阔。基于此,文章从政策层面的推动、技术层面的支持、促进旅游发展的客观需要、培育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四个层面分析了内蒙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解读了内蒙古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困境,包括资源开发较为滞后、融合形式不够丰富、信息技术应用不足、服务品质有待提升,并由此提出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消费需求迭代、数字经济发展,文旅产业亟待转型升级。基于此,文章从探索发展“时空旅行”的有效路径着手,尝试分析“时空旅行”的产业背景、发展条件、未来前景,结合文旅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融入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需要,提出发展“时空旅行”助力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天 《西部旅游》2023,(3):28-30
<正>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人们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希望能够盘活传统文化资源,提高文化资源的附加价值,并获得长期的回报。在此背景下,人们尝试将文化元素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打造文旅产业,这样能够提升旅游品质、扩大旅游消费领域,也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欢迎。陕西省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独特的文化资源,这为其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文化基础。文章详细分析陕西文化资源如何服务于文旅产业发展,以推动陕西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宇  杨国红 《西部旅游》2022,(23):48-50
安徽六安大别山地区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丰富,传承好、发展好大别山区文化是促进本地区文旅产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将特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充分融合,有利于实现产业深度融合以及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现阶段大别山地区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的融合程度较低,文章就如何将大别山特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并促进当地文化、经济共同发展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2.
刘琰 《西部旅游》2023,(1):22-24
随着河西长城文旅产业的发展,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河西走廊长城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日益重视,相关省份也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政策,全社会掀起了一股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长城的新热潮。长城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具备广阔的开发利用空间,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推进河西长城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打造具有长城文化底蕴的民俗产业、文旅产业、特色农业、科技产业、文创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充分挖掘河西长城文化遗产价值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十四五”期间各行各业发展的主题。数字文旅产业是新兴业态,发育还不成熟,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瓶颈。文章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框架,剖析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发展理念碎片化、主体治理意识与治理能力不强、治理机制碎片化、数据孤岛问题突出且数字赋能不足等困境,提出树立数字文旅整体协调发展理念、打造数字文旅治理共同体、完善数字文旅整体性治理机制、整体推进数字文旅产业信息化建设等推动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恩施市深耕文化富矿,厚植山水棋局,大力度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品牌,全方位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培育"生态、红色、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走出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县域经济新路。本文在恩施市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试对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进行探讨。一、恩施市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组建,这表明文旅融合势在必行。“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河南省作为文化大省,深度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是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要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也是锚定“两个确保”、助力“十大战略”、建设现代化河南的重要支点。文章基于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理的分析,剖析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基础及问题,并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河南省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娄娜 《西部旅游》2023,(3):25-27
<正>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旅游便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方式之一。在此背景下,各地要全面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文章重点分析了新时代河南文旅融合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河南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希望能为河南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幻境—2020中国沉浸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国内沉浸式产业已覆盖35类业态,产业总值近50亿,在沉浸式产业的市场大环境下,沉浸式文旅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规模。沉浸式文旅市场依靠技术手段和故事情节来达到“沉浸”“共情”的体验效果,近年来,“剧本杀”“夜游”等新形式,逐渐成为沉浸式文旅产业的新亮点,沉浸式文旅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案例成为探索东北边疆民族文旅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抢抓国家“新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政策叠加机遇,坚持以文化立州、旅游富州、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全力打造文旅“百亿级”首位产业,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景点开发和品牌打造,大力推进文旅产业全要素、全方位、全季节发展,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婷 《西部旅游》2023,(7):25-27
<正>非遗是指传承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如中阳剪纸、临汾平阳木版年画、孝义皮影、平遥推光漆器等。对此,需要加强对非遗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的非遗,增强文化认同感,为山西文旅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更加坚实的文化支撑。文章立足山西文旅产业发展现状,从提高公众对文旅的重视程度、创新文旅与非遗融合的模式、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四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山西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近年来依托安化黑茶走茶旅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县茶旅产业发展服务领导小组提出茶旅文康体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安化山水林湖等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悠久的传统体育文化,竞技体育基础好,群众体育底蕴厚。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安化应充分利用政策优势、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优势,发挥茶旅产业融合特色,利用茶旅融合、体旅融合、企业领跑、能人返乡、文化赋能等特点,采用“茶旅景区生态体育+旅游观光”模式、“茶旅景区生态体育+田园体验”模式、“生态体育+养生休闲”模式、“茶旅+体育赛事”模式、“体—茶—旅”一体化互助宣传模式,推进安化“体—茶—旅”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