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论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地下空间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地下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城全要素管控体系中发挥着与地面规划同样重要的作用.同时提出地下空间规划应重视资源评估和空间预留,在与地面规划协同方面应注重空间整体、专业统筹、平战结合、盘活存量,结合已有实践经验与应用创新,形成新时期地下空间开发...  相似文献   

2.
国土空间规划是我国规划领域落实新发展理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作为其核心环节的规划评价是保证绿地系统规划科学合理的关键,其核心理念和技术方法也必将带来新的革新。以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为指引,在分析绿地系统规划变革和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问题特征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体系优化进行了探索,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逐步走向定量化、合理化、科学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并通过建立城市绿地评价基础信息平台和全周期的绿地系统规划评价体系,使城市绿地规划评价在有力支撑城市绿地系统的高质量发展和积极适应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要求同时,为更宏观的城乡人居绿色空间的构建和国土生态空间保护发展提供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3.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建立空间规划体系作为落实生态文明总体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被赋予重要使命与责任要求。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为通过规划编制推进规划过程与产权配置过程合一带来了新机遇。结合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基本内涵与制度衍生,分析了国土空间(性)规划嬗变历程中的产权问题现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产权机理的剖析,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的产权安排应结合规划层次序列,以达成公共利益与产权保护关系衡平为国土空间规划的产权安排的核心理念,以中大尺度规划的“三区三线”管控平衡产权规模与结构、以中小尺度地类、产权流转管控优化产权结构与强度、以小尺度地块布局统筹产权权利分配,促进产权权利保护、空间效率提升以及空间治理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4.
申振  王琳琳  李佳阳 《价值工程》2021,40(36):19-21
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的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实施性规划如何适应和改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系统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控规的作用和内涵,并结合当今控规编制的新理念,提出应当构建落实和细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传导体系;构建融合城市设计的精细化管控体系;构建以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为方法的空间治理体系,并以赤峰市哈达和硕地区控规编制为例进行实践探索,以期能为新时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改革与建立制度体系提供技术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控制线体系作为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实施和监管的关键依据。就国土空间规划控制体系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践案例回顾等方法,构建了“3+5+6”的国土空间规划重要控制线框架。结合Z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案例,提出符合Z省地域特色的控制线体系,深化各控制线的划定细则,并图示化各控制线之间的空间关系,以达到解决国土空间管控体系内容交叉重叠、管理部门间责权模糊、管控依据不充足、规划实施落地难等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一、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科技创新行动(一)加快建立新型国土空间规划支撑技术体系遵循“上海2035”空间规划体系,体现“两规融合,多规合一”特点,加强总规实施的政策、机制和技术方法的研究,重点突破基于自然资源管理的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近期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和文化保护控制线等“四条控制线”、战略预留区等实施政策和配套技术,建立“实时监测一实施评估一动态维护”的规划全过程管理机制,形成全球城市目标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体系。开展上海市国土空间优化开发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重点突破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农林水复合利用、地下空间开发复合利用、陆海统筹等关键技术,建立适宜本市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支撑体系,全面提升上海国土空间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规划传导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规划传导机制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分析了规划传导机制在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案例,并深入探究了规划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措施。通过数据分析和图表展示,得出了结论和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规划传导机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国土空间优化与调控始终是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现有的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多聚焦于对低碳空间治理思路、框架、工具的整体性把握,尚缺乏明确的碳约束目标及行动指南,亟待将“双碳”目标全面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体系、决策体系和保障体系,发挥规划在空间治理上的统筹引领作用。首先,国土空间优化光论“地”不谈“天”不行,也不能“就土论土、就地论地”;其次,低碳和“双碳”目标并不完全等同,要避免“双碳”研究中忽视国土,也要在研究国土问题中厘清“双碳”;再次,空间优化是个复杂动态过程,需要高度重视深度不确定性。因此,未来有必要建立国土空间抗解性识别分析范式和方法,开发应对深度不确定性的国土空间协同演化集成模型,构建国土空间多目标优化调控理论体系,并沿着科学认知、信息技术、智能规划、创新制度四个主轴展开深入研究和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9.
农业文化遗产是以传统农业生态系统为核心的活态遗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农业文化遗产空间缺少精细化管控,致使负面生产、生活行为缺少约束,并激发标准化管控与农业生产间的冲突。研究对云县普洱古茶园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分析,云县虽形成“多级保护体系”,但结合古茶园全域分布范围广、资源利用差异显著的现状,当地存在全域空间管控框架缺失、古茶园管控与永久基本农田等重叠并缺少协调规则、差异化管控不足的问题。因此,研究依据原真性、完整性及活化传承原则,构建云县普洱古茶园空间管控体系,提出空间管控的“要素框架”、“传导框架”,并强调“分区管控”、“精准管控”、“动态管控”重要环节,以期让国土空间规划对农业文化遗产空间的管控更具弹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食物系统的供需平衡对促进居民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有研究中的可持续食品战略、人地关系矛盾和食物与城市空间资源配置三个方面的认识,从城市食物系统的供给—需求视角揭示了国土空间规划中对城市食物系统规划管控的要素,以此提出城市食物系统规划的概念框架和行动准则.最后立足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的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土空间规划逐步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工具.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从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程序性理论、国土空间规划四"部门"治理理论四方面来建构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提出:(1)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向包含生态文明、以人民为中心及公平正义,这就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以实现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既能满足对自然资源干扰最小、对生态环境最友好,又能公平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准.(2)国土空间规划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耦合系统,国土空间规划的本质是对人与自然的活动在时空上的统筹优化安排.(3)国土空间规划是扩大实质性民主、践行生态文明的过程.(4)国土空间规划要构建"自然—政府—市场—社会"四"部门"相互促进、互补、嵌套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详细剖析了城乡一体化现状,随后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对策和建议,包括制订综合性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与落实,并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优化模型等技术手段在国土空间整治中的应用,旨在实现国土空间的高效利用,提高城乡发展的协调性,为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国家机构改革与规划体制改革给国土空间用地分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用地分类体系不仅是开展国土空间科学管控的重要前提,更是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及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首先从理论层面对"土规"、"城规"、地理国情三种用地分类体系进行差异分析,然后从实践层面选取武汉市特定区域进行三种用地分类的数据试验,最后结合三种用地分类体系各自优势特征,提出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不同用地分类体系融合建议,以期为国土空间用地分类体系的构建及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边缘区的人地系统矛盾日益凸显,其复杂的空间演变机制对传统规划范式产生巨大冲击。通过类比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构建解释和干预城市边缘区空间演进过程的理论框架。首先,阐明城市边缘区生态困境的外因和内因分别来自城乡双向胁迫和空间内生矛盾。其次,基于复杂科学中的扰沌模型理论构建城市边缘区生态适应性演进的“属性—时间—尺度”三维解释框架,提出生态衰退与复杂干扰叠加影响下的规划响应机制。最后,协调底线思维与增长主义发展逻辑,提出城市边缘区的生态适应性规划转型路径,包括生态网络功能培育、关键生态服务优化、土地资源精细配置与跨尺度的规划传导,以期为新时期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探索建立面向新型城镇化的国土空间分类体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国土空间是城镇化的载体与利用对象,国土空间分类往往反映着国土空间利用的目标与意图。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提出新要求。首先回顾并解读了我国不同时期、不同部门的国土空间分类标准,然后结合新时期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1套体系(国土空间分类体系)、2类管控(建设和非建设空间管控)、5类分工(城市建设空间、城镇建设空间、乡村建设空间、其他建设空间、非建设空间)、4类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保障空间)、多种功能用途"为核心内容的国土空间分类方案,并以北京市和山东桓台县为例进行了试验,以期为新形势下国土空间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空间规划的生态影响、评估与决策仍缺乏有效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支撑,生态科学研究与规划学科实践的交叉耦合是实现这一支撑的重要课题。对国内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空间规划交叉研究有关文献的热点、趋势及国内外比较等进行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从规划基础分析、规划决策管控、规划影响评估三个方面,梳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空间规划结合的相关研究进展。最后,从研究尺度、方法、内容及应用视角分析已有研究不足并展望规划语境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预期方向,以促进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空间规划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明确国土空间使用用途和管制要求。作为空间治理的重要公共政策,国土空间规划在底图底数确定、“三区三线”划定、功能分区和用途分类、开发边界外基础设施落图方式、自然资源要素保护方式等方面,充分衔接市级总规定位和规划传导要求以及用地计划管理、用途管制等方面政策法规,编管结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使规划能用好用管用,国土空间规划还需在底图底数精准度、“三区三线”划定合理性、主导功能分区传导土地用途、入库成果适宜深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优化完善相关技术规则,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管制作用,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远的系统性社会变革,国土空间是碳源和碳汇的载体,如何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统筹作用,通过各层级国土空间差异化治理助力落实“双碳”目标,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是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议题。通过系统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与“双碳”战略的融合思路,以省级、市县级和片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为例,提出了“全程嵌入—目标耦合—空间支撑”的技术框架和传导方式,为“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国土空间规划是统筹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在信息化、数字化的空间规划改革过程中,建立规划实施监管和评估机制,是规划改革的重要目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的重要工具和动态监测的对象,是整个机制建立的核心。文章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概述入手,分析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的作用,最后从四个层面探索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空间规划信息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部分,目前,许多地区将村庄规划工作作为重点,并安排专业性较强的人员站在全局角度合理安排村庄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等空间,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文章主要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进行探讨。区域政府应将村庄作为最小的行政单位,并在社会发展新环境中将村庄规划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内容,避免乡村地区缺少村庄规划而出现盲目建设的情况,有效厘清村庄正确发展思路,推进村庄有序发展,提高村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