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建设低碳城市是创建低碳经济的关键。文章以低碳城市为研究对象,提出建设低碳城市要分别从产业、社区、理念入手,形成低碳价值观念,培养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接着分析了我国目前低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自英国首次提出"低碳经济"这一全新的理念,"低碳城市"的概念也应用而生,融合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理想.文章综述"低碳"的有关理念,结合英国和日本等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适宜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并彰显低碳城市理念的道路,重点以能源结构低碳化、经济结构低碳化、社会发展低碳化以及技术发展低碳化为突破口来探索未来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低碳城市,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城市管理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自2008年入选世界自然基金会启动的"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试点城市以来,从低碳理念的树立到低碳城市建设方案的提出,到培育低碳产业的发展,保定市始终坚持着明晰的发展思路。保定市在低碳建设中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也存在一定困难。本文总结了保定市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低碳城市理念,探讨如何以建设低碳城市为目标,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保障,重点从城市空间规划、交通规划和产业规划三方面阐述了建设低碳城市对于城市规划政策的引导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与体系构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低碳城市建设是解决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迫切需要,为中国城市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低碳城市包含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两个层面,本文通过分析低碳城市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阐述了中国低碳城市的实践及制约因素,构建了低碳城市的五大支撑体系框架,即低碳理念、低碳技术、低碳金融、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提出政府、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企业和市民多主体参与,共同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是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有效措施。在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要以低碳生态理念为引领,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绿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城市环境整治是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催化剂,是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应建立经济一社会一低碳一生态一环境的综合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7.
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   总被引:70,自引:11,他引:70  
全球气候变化使我国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快速城市化面临巨大挑战.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引下,融合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成为理想选择.首先综述低碳发展的有关理念和策略,提出适应于中国国情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低碳城市"理念和模式.总结了英国和日本等国发展低碳城市的实践经验,并分析了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认为国内建设低碳城市必须走中国特色之路:发展和减碳结合、经济与社会并行、政-企-民共治.  相似文献   

8.
以低碳生态理念规划、建设和改造城市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本文分析了石家庄市低碳宜居现状,借鉴城市发展规划的理论,提出低碳城市发展规划首先要对城市碳排放的现状进行定量分析,然后通过情景分析和编制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作出决策,制定清晰、明确的低碳城市路线图,确定城市短期、中期、长期碳减排目标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开发》2016,(11):156-157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城市的碳排放量,给城市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严重的影响到市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建设低碳城市就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低碳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着手进行论述,分析了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进而指出了低碳城市理念下城市的规划设计策略,希望对建设低碳城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张红芳 《企业导报》2012,(5):135-136
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指引下,融合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成为理想选择。首先从达州建设低碳城市的必要性入手,探讨我国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结合达州区位和产业特点提出达州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建设低碳城市是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对于低碳城市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国外的研究针对性较强,具体城市具体分析,而国内对于城市的低碳发展还主要是在理论上,甚至有些研究与我国的实际状况还存在差距,所以要理论结合实际,从而加强我国城市的低碳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经由低碳城市的概念入手,首先介绍低碳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然后以实证案例验证设计思路的的可行性,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在城市化进程中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特征来进行"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使低碳经济最低限度地影响经济增长,平衡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制定生态城市建设战略规划,在城市中推广能有效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中灌输低碳理念成为业内研究的重点工作。现以此为出发点,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低碳城市规划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低碳城市建设正在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式,低碳城市理念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构建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本文通过分析城市空间系统对城市运转的表现方式,提出了以系统的空间发展模式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思路,阐述了常用的三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列举了当前低碳城市发展的潜在难题,以此为未来实现城市生产生活低能耗,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与内容解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国低碳城市在理论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实践等方面目前正处在探索前行的阶段.低碳城市建设要规划先行,通过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把握一个城市整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本文就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定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等作了论述,以期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6.
景观视角下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近年来罕见极端天气的不断增多,使人类深陷"碳排放"的困境之中。由于城市是碳排放的主体,低碳城市建设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重要途径。但"低碳"作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最热门词汇之一,其本质涵义在现实的喧嚣中显得面目模糊。事实上,关注"碳足迹"排放、切实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是真正的"低碳",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拥有低碳意识的城市居民。本文在辨析低碳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上海世博会周边某小区的景观设计为例,尝试从景观的角度对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提出思考,景观设计作品可以充当低碳理念推广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低碳韧性城市:理念、途径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低碳韧性城市是指在城市治理和规划设计中协同考虑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气候灾害风险的不同需要,采用适应性管理理念,实现生态完整性和可持续城市的目标.低碳韧性城市需要转变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治理理念,从目标、政策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协同管理.通过分析低碳韧性城市的主要内容、协同领域及协同措施,提出了建设低碳韧性城市的几点思路和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试论低碳城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在对低碳城市相关文献梳理把握的基础上,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深入研究了低碳城市的含义、构成低碳城市系统的基本空间单元、支撑低碳城市运转的体系、低碳城市的生态系统及社会系统等内容,并基于案例分析的结论,提出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4,(12):185-188
目前全球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国国,我国面临着国际减排与国内经济转型我国面的双重压力。建设低碳城市、实行低碳经济迫在眉睫。低碳城市建设的现实诉求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法理基础、隐匿着环境价值与理念的重大变革,架构与之相适应的法规政策体系,为低碳城市发展提供制度支持支持,是是法律对时代需求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环境是我们依赖的生命摇篮和精神依托,而由于人类社会发展向自然界的无节制索取,导致如今气候持续变暖以及环境不断恶化,使这些问题成为全球都在密切关注的焦点.过去几十年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中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已变得十分严峻,出现了一系列诸如用地紧张,交通拥堵,雾霾严重等城市病,使得我们必须去适当减缓脚步,认真思考城市乃至人类未来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建设"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的低碳城市成为近几年所提出的城市建设热门方向,低碳的理念也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中,甚至成为衡量优劣的硬性指标,在这种低碳热潮的背景下,我国对于如何正确的输出这种理念做好城市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在低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挑战依旧繁多,这就需要我们积极面对重重困难,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城市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缓解,避免走过多有反初衷的弯路,共同推动低碳城市健康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