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朱伟一 《国际融资》2001,12(9):66-67
许多新鲜事物都是首先在美国问世.这里有来自全世界的能人、好人和坏人.就其金额而言,这里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但也有例外,例如,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就是首先在瑞典推出的.欧洲的其他交易所也随即跟上.北欧的挪威的交易所、德国的证券交易所已经上市.英国平常与欧洲大陆不太合拍,但这次伦敦交易所也已经放出话来,今年晚些时候就上市.  相似文献   

2.
内地银行到香港上市将面临新的法律风险。包括商业银行及其员工的违法行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不善以及内地法律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作为第一责任者应深入学习香港法律和内地法律,提高法律意识;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内控机制,强化董事会职能,合法合规经营,防止内幕交易和违规关联交易,防止出现大案要案;制定详细的信息披露制度并严格执行;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等。国家也有责任为商业银行防范法律风险提供环境和政策支持,包括主要以法律手段管理经济;以规范、统一的方式发布政策;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减轻税负、开展综合经营试点、实施员工激励计划等。  相似文献   

3.
张亚男 《金卡工程》2009,13(7):160-160
中国企业美国上市频频遭遇法律风险。组织法方面的风险来自于萨班斯法案的实施,行为法方面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由于信息披露不完全、不熟悉美国的法律制度等等而招致的股东集体诉讼。应对这两方面的风险,应当完善我国公司的内部控制、内部治理,保证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完整性,增加财务与法务方面的投资,等等。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内企业海外间接上市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告总结了国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基本情况、方式选择和上市动机,从境外上市中存在的关联交易、刺激地下钱庄发展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国有资产流失、国内优势资源与利益分配外流、税收流失、外商直接投资虚增、外汇占款增加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币值稳定等方面分析了海外间接上市可能的风险,讨论了引申出来的三个问题:(1)国际证券交易所竞争加剧,激烈争夺上市资源,交易所逐步分层,分工格局逐步明朗,国内证券市场有边缘化的潜在可能;(2)一些知名跨国公司从海外资本市场撤离值得我国企业思考;(3)交易所的竞争、国内企业在海外间接上市,在货币层面上是货币竞争、货币替代的一种表现方式。最后,报告给出了一些原则性对策思路:(1)发展资本市场;(2)问接融资体系中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3)从两个线路上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4)税收政策并轨,清理各种”外资超国民待遇”政策,封死政策套利空问;(5)在我国资本项目逐步放开、国内市场与国际愈加一体的大背景下研究海外间接上市中的相关监管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5.
倪震 《时代金融》2013,(3):196+209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国际化程度的深入发展,这给我国上市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特别是对我国上市银行的盈利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11年年报数据分析,发现我国上市银行盈利模式存在净利润来源单一、同质化竞争严重和产品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为了能够推进盈利模式的转型,我国上市银行需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推进综合化发展和强化内部管理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目前各种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出现,随着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简称新东方)与中华会计网校却先后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国内越来越多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开始筹划上市,但至今,没有一家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在境内上市。  相似文献   

7.
如今各种企业上市潮层出不穷,国企、民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纷纷奔赴境外上市,本文以三种不同性质的企业为例,对各类型企业境外上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国企纷纷境外上市的原因主要是政策促使,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上市制度对民营企业比较苛刻,而高科技企业寻求境外上市的原因主要是境外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比较完善。  相似文献   

8.
王杰  王霞天 《云南金融》2011,(8Z):49-49
如今各种企业上市潮层出不穷,国企、民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纷纷奔赴境外上市,本文以三种不同性质的企业为例,对各类型企业境外上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国企纷纷境外上市的原因主要是政策促使,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上市制度对民营企业比较苛刻,而高科技企业寻求境外上市的原因主要是境外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比较完善。  相似文献   

9.
10.
陆静  马杨 《金融论坛》2012,(3):60-66
本文以2000~2010年公开披露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法律诉讼案件为样本,分析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法律诉讼案件信息披露对上市银行股价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法律风险事件的披露对上市银行股价产生了显著的负影响,且市值损失巨大,同时证券市场的反应存在一定的"超前性",这说明存在消息的提前泄露。无论银行在法律诉讼中是充当原告还是被告,股价变动的负面影响都是显著的。降低法律风险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一方面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银行自身应开发管理法律风险的技术和方法,并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  相似文献   

11.
薛灵琴 《中国外资》2011,(13):44+46-44,46
中国民办教育在海外上市发展受到风投的热捧,也希望能在国内资本市场融资,上市需求变得非常迫切。本文从民办教育行业上市现状开始,论述了国内民办教育行业上市发展的隐忧和上市的难度,也对在目前国内现有的法律制度框架下民办教育如何上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邢会强 《金融论坛》2006,11(5):32-37
内地银行到香港上市将面临新的法律风险。包括商业银行及其员工的违法行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不善以及内地法律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作为第一责任者应深入学习香港法律和内地法律,提高法律意识;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内控机制,强化董事会职能,合法合规经营,防止内幕交易和违规关联交易,防止出现大案要案;制定详细的信息披露制度并严格执行;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等。国家也有责任为商业银行防范法律风险提供环境和政策支持,包括主要以法律手段管理经济;以规范、统一的方式发布政策;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减轻税负、开展综合经营试点、实施员工激励计划等。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上市能够打通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通道,快速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实现企业的价值提升与持续快速发展,所以成功上市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发展目标之一。但是企业在享受上市带来的好处之前,还必须付出相当大的成本。企业上市的过程也是一个成本与收益测算与控制的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对企业在国内上市过程中成本因素的分析,为企业的上市成本测算及上市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创新的必然产物。近年来,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在银行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所以衍生金融工具在银行中的会计信息披露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选取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主要力量的上市银行为样本,分析其对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现状,根据信息披露的标准,来指出我们上市银行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除了所需要的政府资源、产业链资源之外,其中还有一块不可或缺的就是金融资源,从资本融资的角度讲,我们应改变过去企业依赖银行的做法,而完善以资本市场为引导的,也就是非银行体系主导的资本再循环体系。当前许多国内企业加快了海外上市融资的步伐,那么国内企业该怎样进行海外上市融资呢?  相似文献   

16.
上市陷阱     
《国际融资》2001,(1):38-46
Tom Toy:美国西北大学工商管理硕士,RacRim Venture Parnters的执行董事,数家著名网络业界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曾担任Technology Funding的合伙人兼执行董事、投资委员会主席,美国银行在硅谷和芝加哥分部的副总裁.  相似文献   

17.
经历漫长的等待后,国内黄金ETF产品终于从梦想照进现实。6月24日,国泰黄金ETF式进场发行。就在不久前,华安黄金ETF及联接基金、国泰黄金ETF及其联接基金均获得证监会的发行批文,标志着市场期盼已久的国内首批黄金ETF基金已经拿到“准生证”,最终,国泰黄金ETF成为第一个进场者。  相似文献   

18.
如今 ,我国的国有银行上市成了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上市还面临着诸多的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上市后的融资风险、较高的融资成本、运营风险、和系统风险。各家国有银行应该重视和着力化解这些风险 ,不然势必影响到上市的效果和目的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我国14家上市银行为了补充资本金,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再融资约3210亿元,占当年A股再融资的80%。预计未来几年上市银行内仍面临较大的融资压力,特别是系统性重要银行近5年资本金缺口逾4000亿元。假设所有银行都采用权重法测算,预计未来两年商业银行资本缺口就高达有400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20.
闵一宗 《国际融资》2001,12(9):62-65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5月8日在"2001<财富>全球论坛"发言时说,央行支持商业银行运用信贷杠杆支持国有企业重组、实行股份制改造;同时推动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有条件的国有独资银行要改造成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银行,以后也要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