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们现在说的产权,是指公有制生产资料财产的所有权。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2.
论平均主义     
党的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为了克服平均主义,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创造各种劳动管理和计酬分配的办法,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成功的实践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动机器进行新的探索,改变按人劳比例分配的办法,扩大按劳分配的比重等新的办法正在试验推广。新的探索引起了新的争论:取消或缩小按人分配的比例,还有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还要不要“共产主义因素”?一下子把问题又提到了“纲”和“线”的高度,而且关心的人并不限于农村,城市工矿干部、工人和部队官兵都有不少同志关切地议论着这个问题。看来,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如何向共产主义过渡,什么是按劳分配,什么是平均主义,还有认真讨论的必要。本文打算就此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我受农垦部党组的委托,向全国农垦会议作工作报告,请同志们讨论。“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这是我们伟大英明的领袖毛主席,在一九五八年,对六亿劳动人民以冲天干劲、无穷智慧和共产主义风格,进行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使我国建设事业出现一种欣欣向荣气象的歌颂。六亿劳动人民,是没有辜负领袖的歌颂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石,对于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任何有生命力、有价值的理论都是在正确回答实践进程提出的重大问题中不断拓展和深化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创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世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实践任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认识”。一、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什么是劳动?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就是劳动力的使用或发挥,是人们以自身的…  相似文献   

5.
第三讲农村信用社的劳动合同制改革农村信用社此次推行的全员劳动合同制是真正意义上的合同制,劳资双方均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劳动合同和解除劳动合同均要依据法律行事。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是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保证信用社业务正常开展、保障员工合法利益、全面改革劳动用工制度的重要步骤。一、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必要性我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这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调整劳动关系已由过去靠行政手段向法律手段转变,劳动合同成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劳动合同制是适应社…  相似文献   

6.
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将更多地利用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以使投入同样的资源取得更多的农畜产品;或者取得同样多的农畜产品,投入更少的资源,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这是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所要求的。节约社会劳动,充分利用农业有限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经济效果,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也是节约时间规律的要求,马克思说:“一切节省,归根到底归结为时间的节省………”。所以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的国营农场在“六五”期间针对“铁饭碗”、“大锅饭”等问题,实行了“联产承包”、“大包干到户”、“家庭农场”……等一系列改革。大部分改革都取得明显的成效。研究改革,进行比较发现,有的是以“超奖减赔”纠正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有的则已经触及到所有制(主要总产品归自己支配)来激发劳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不同的做法之间差别很大,效益也不一样,但其共同点是解决了国营农场与劳动生产者的关系问题——劳动管理体制问题。实质上是解决了职工吃企业“大锅饭”问题。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工作报告中指出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力量”。又指出 :“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 ,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以造福于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关键在人 ,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创业热情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战略目标的前提和条件。人心思上…  相似文献   

9.
关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几点思考许桂红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我国“九五”和2010远景目标关键要实现两个转变,即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为的内涵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劳动、...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矿产资源是自然物质,没有价值。经过地质勘查劳动获取的矿产储量成果是劳动产品,具有价值,但并不等于形成了矿产资源的价值。人类的“附加劳动”也不能形成矿产资源的价值。矿产资源通过价格取得商品形式,成为“准商品”。不能把矿山地租等同于矿产资源地租,它不是矿产资源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积累工”和“劳动义务工”(以下简称两工)是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共积累和改善公益事业的重要的投工形式。现结合农村用工的具体情况,对两工的帐务处理方法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核算农村两工的会计帐户国务院颁布的《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对农村两工的使用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劳动积累工,主要用于农田基本建设和植树造林”。所以可直接通过“公积金”、“投资基金”、“固定资产”等帐户核算。对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提出的思路建国近40年来,我国林业花了很大力气,采取了许多硬性措施,到头来还出现了“两危”困境,根源之一在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按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来管理林业经济,特别是否认营林生产的商品生产属性,抑制了亿万人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仍然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还需要得到报酬,并且,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灵魂,以创新为基调,以体制改革为原则,以务实开拓为特点,向世人展示了跨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全新的形象。让生产力进一步解放,让先进文化进一步张扬,让人民的财富进一步增量,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后得出的结论,这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好体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特点。“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  相似文献   

14.
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产权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就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的产权主体多元化和劳动合作与资金合作相结合的前提下,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的构建涉及到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构建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既要防止集体“吞食”个人财产的做法,以消除农民谈“合”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水资源价值理论及其实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分析天然水资源的资产性质,揭示水资源价值的内涵,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是国家所有的资源资产,对水资源资产的保卫和保护等劳动构成了水资源的价值,水资源本身的价值实质是水资源资产产权即“水权”的价值,“水权”的价值应该以“地租”的形式实现,它不受是否凝结着一般无差别人类劳动的限制,是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具体体现。据此提出了水资源价值测算方法并对河北省资源水价进行了测算。同时认为,工业城镇水资源价值比农业灌溉高的原因不是用户不同,而是质量或社会成本高,如保证率高、水质好、超采地下水、挤占农业用水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农村经济形势能迅速好转,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全面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尤其是摸索到一条适合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联产承包制的新路子。一、“双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过去有许多人都认为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是离不开集体经营、集体劳动或统一分配,如果离开这些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个“传统观念”一直成为禁区。这个禁区直到三中全会才被农民群众实践打破了,一经踢开,多种形式责任制尤其是“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论农业劳动分工与新型农民培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劳动分工是一个传统的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特别是对新型农民的培养仍然有着一定的启示,“三农”问题的一个内在的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农业生产劳动的进一步分工。新型农民的实质就是要把农民从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农民转化为市场经济下的新型农民,即农业工人,文章对新型农民的目标、培养的前提与方法、培养途径以及政府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分工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对传统农民与新型农民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还分析了新型农民需要面对的专业化风险和对现代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所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共同构成。多年来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起到了“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为了扬长避短、兴利除弊,必须进行改革。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商业性人身保险来弥补社会保险的不足,以增强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我国社会劳动保险制度是在1951年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和调整而形成的。根据这…  相似文献   

19.
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劳动合同法》,该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的又一部重要劳动法律,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它的公布实施,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合同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是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进行农业基本建设和兴办公益事业 ,按照有关规定向农民无偿调用的劳动用工 ,简称“两工”。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公民 ,每年向村集体投入一定数量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是应尽的义务。近几年来 ,农村“两工”的管理相对薄弱 ,工票管理混乱 ,村集体与农户“两工”结算不及时 ,导致不少村对年内“两工”的使用情况及结欠情况不清楚 ,也因此而引起村民对村干部的不满。为切实解决“两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近几年的工作中 ,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收到了明显效果。一、年初编制用工计划每年初 ,各村要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