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利国  陈苏 《经济地理》2015,35(3):171-177
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1990-2012年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人均粮食占有量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再持续上升变化特征;人均粮食占有量空间差异呈现“平缓—快速”的阶段性特征;黑尼江、内蒙古、吉林、河南、宁夏、新疆、甘肃、安徽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幅较大,浙江、北京、广东、上海和福建人均粮食占有量降幅较大;严重缺粮区在京津和东南沿海地区呈分散分布,一般缺粮区呈零散分布,基本自给区在西部呈聚集分布,一般余粮区在中部呈聚集分布,重要余粮区在东北呈聚集分布;乡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人数、亩均农业机械总动力、亩均化肥施用量、农田水利化程度、偏好种植、复种指数和取消农业税对人均粮食占有量起到正向作用,自然灾害程度和人均GDP对人均粮食占有量起到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人均粮食变化及粮食安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忠潮  车自力 《经济地理》2002,22(6):744-749
人均粮食占有量是反映粮食供给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陕西省人均粮食占有量时空差异的分析,探讨粮食增量的份额及其地域差异,对因地制宜调控人地粮关系与保障粮食安全提出战略性对策。  相似文献   

3.
《经济视角》2005,(3):i001-i003
吉林省是人画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225亿公斤水平上。近20年来,粮食商品率,人均占有量、粮食调出量,玉米出口量一直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4.
以人均粮食占有量来描述粮食安全状态,容易夸大地区粮食亏缺。粮食安全评判需要有粮饲兼顾的视角。以江苏省为例,对比分析粮食和粮饲两种产需平衡格局,分析发现:12005年以来,尽管江苏人均粮食占有量连年增加,但仍处于粮食供不足需的亏缺状态。2江苏口粮赢余量和饲料亏缺量均逐步加大,粮饲结构性偏差不断加重。但由于口粮赢余量始终高于饲料亏缺量,江苏粮饲总体处于供大于需状态。3在地市层面上,长江为人均粮食余缺的南北分界线,但粮饲双亏地区仅集中在苏州、无锡和南京三市,且人均粮饲亏缺量均低于各自人均粮食亏缺量。其余地市均呈口粮有余而饲料亏缺状态,其中人均饲料缺口较显著地区为沿海和沿东陇海线地区。最后,探讨粮饲取向粮食安全评价的政策意义,以及基于评价结果的江苏省粮畜产业格局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是全国的粮食主产省之一 ,以占全国 4%的耕地面积 ,交售了占全国 1 5 %的粮食。在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粮食商品量及玉米出口量均位于前列。长期以来 ,吉林省粮食生产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 ,研究吉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发展态势对吉林经济的振兴 ,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 ,提出提高吉林省粮食生产能力及粮农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地解决了1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为世界所瞩目。然而,正是由于11亿人口这一最基本的国情所决定,即便是去年8700亿斤的创纪录产量,人均占有量也只有738斤。同发达国家人均1吨左右的占有量相比仍是个低水平。粮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状况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然而,在这种低  相似文献   

7.
“民以食为天”,“为政之要,首在足食”。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近年来,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与人均占有量均呈下降趋势。200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降到15亿亩以下,是建国以来最低的;粮食总产量下降至4306亿公斤,是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粮食人均占有产量340公斤左右,也是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按市场经济原则建立粮食产销区供销协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粮食供求现状与发展趋势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历来十分重视,根据粮食供求形势的发展变化制定了正确的政策措施,促进了粮食生产和流通,保证了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左右,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当前我国粮食供求的基本情况是:  相似文献   

9.
一、石家庄市农业生产的现状   石家庄市是个农业大市,下辖 19个农业县 (市 )区, 222个乡 (镇 ), 4490个行政村,拥有耕地面积 887万亩,农业人口 675万人,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高产区。粮食耕地面积 630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 71%,主要品种是小麦和玉米,人均粮食 566公斤。其他农产品资源丰富,产量较高,如肉类、禽蛋、蔬菜、油料、鲜奶等总产量居全省之首,人均占有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我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处于相对过剩状态,优质品种相对不足,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粮食的商品率低,目前只有 35%左右…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均耕地0.1公顷是世界人均耕地的44%,现在的人均耕地比1952年减少40%以上。我们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应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我国森林资源人均占有量0.12公顷,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草场资源人均占有量0.33公顷,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0%。我国淡水资源非常贫乏,只有世界淡水总量的80%,人均占有量不足21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人均水资源排在世界第110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粮食自给率与耕地资源安全底线的探讨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陈百明  周小萍 《经济地理》2005,25(2):145-148
首先就粮食属性、粮食饥馑、粮食禁运、粮食贸易等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通过对国际国内粮食消费、粮食生产和粮食贸易的发展态势分析,探讨了中国适度粮食自给率的问题,由此提出当前中国粮食自给率目标以90%左右为宜。在此基础上,通过估算预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人均粮食需求量420kg,粮食自给率达到90%为情景,确定我国近期适宜的耕地资源安全底线是人均0.056hm2。同时指出不同地区的人均粮食消费量不同,粮食自给率也会有区别,所以各地需要制定区域性或省级的耕地资源安全底线标准。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稳定的耕地资源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河南省29年耕地资源和粮食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粮食生产和耕地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河南省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资源在不断减少,其人均耕地面积也在不断下降;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和单产极不稳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了隐患.最后,建立GM(1,1)预测模型,对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粮食产量、人均耕地等分别进行了预测.针对预测结果,提出了稳定、提高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的具体建议与对策,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50年湖南省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熊鹰  王克林  郭娴 《经济地理》2004,24(5):653-656
湖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在全国农业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耕地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态势。文章利用1949-1999年的统计和普查数据,分析了湖南省近50年来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及地域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50年来,湖南省耕地总体呈逐年下降态势,且区域变化差异明显;其中经济发展、社会系统和科技进步构成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4.
2020年中国人粮关系情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耕地、复种、粮作比例、播面单产、人均消费需求等不同条件组合,讨论不同情景下中国分县的粮食产量和人口承载力,向国家层面汇总,对2020年(全面小康)中国人粮关系的未来前景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不同情景下中国人口—土地—粮食的互动关系,为中国人粮关系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耕地、复种指数、粮作比例和播面单产组合下,我国2020年人口承载力在9.28亿人和16.96亿人之间,不同的生产经营和消费方式对中国是否能实现人粮平衡具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and quantif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measures of comparative economic welfare: (a) the more or less conventional measure of per capita national income, and (b) the capitalized value of expected future income per capita. The paper begins with a brief summary of the argument in favor of the present value of expected future income per capita as a measure of economic welfare. This is followed by an examination of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of the ratio of the suggested alternative measure to per capita income and an analysis of the variables used to compute the present value of expected income per capita. The main conclusion drawn from the calculations is that very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occur in the measurement of relative economic well-being depending on which measure is used. A final section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finding for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economic welfare.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各省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比例的动态计算和统计分析表明 ,市场化改革以来 ,中国粮食生产具有稳定的区域变化特征。计量检验显示 ,农村人均耕地资源与非农产业就业拉力是中国粮食生产区域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提示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特征具有持久性 ,它对区域粮食政策和省区际粮食贸易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对人均消费增长贡献最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人均储蓄存款增长对我国居民人均消费增长率也有比较大的贡献。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了这一结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人均消费增长也对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有着微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ESDA-GWR的粮食单产及其驱动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耕地面积扩展有限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31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借助ESDA和GWR模型,结合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其经济发展类型,揭示我国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因子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999—2008年,中西部地区粮食单产的增产对全国粮食产量的贡献越来越显著,75%的粮食单产增长潜力较大的区域集中在中西部;粮食单产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各省域粮食生产重心发生移动,由传统的"东部为主"逐渐"北上西进",向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省份集中;不同区域粮食单产的驱动因素呈现为一种非均衡联动的局域性特征,化肥施用量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在两个时间断面中差异最大,1999年回归系数全为正值,而在2006—2008年出现负值,这表明部分地区化肥对粮食单产的边际效应已经达到递减阶段。因此,应结合我国不同区域当前粮食单产的现状和驱动因子的效应机理,积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教育资源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最新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均教育经费、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及生师比差异的现状,并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结论是:目前中国城市人均教育经费差异很大,城市间高等教育阶段生师比的差距比较大,而基础教育的差距相对较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城市人口规模;促进不发达地区城市和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建立合理的人口流动机制是消除城市间教育资源差异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20.
Using recent economic statistics from the peak period of Byzantin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fluence, we estimate the average income around the year 1000 to have been about 6 nomismata per capita per annum. This is then translated into current prices using two independent methods. They both yield an estimate around $PPP 640–680 in 1990 international prices. It is argued that this amount is some 20 percent below an average estimate of Roman incomes at the time of Augustus (around year one). Assuming that most of income differences in Byzantium were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average incomes between social classes, we estimate the Gini coefficient to have been in the range between 40 and 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