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经济》2017,(2):82-87
消费者生成广告作为互联网环境下影响品牌塑造的新形式,深刻改变了传统品牌管理思维。本文通过对消费者生成广告的文献回顾表明,现有研究主要从公司征求、信息含义以及广告内容等角度,探讨消费者生成广告类型,提出消费者生成广告的自我概念感知、自我享受、社区交互、权力赋予和集体创作等五类动机,证实了品牌信任、来源可信度、相似性、广告性质等因素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并从内容协同和渠道协同角度出发对消费者生成广告与企业的协同效应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的局限,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
纵观国内化妆品市场.各化妆品企业在市场推广与广告传播上高招叠出,化妆品已经成为媒体广告的投放大户。在广告作品的设计中,广告文案的创意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优秀的广告往往通过一句短简的语句,将整个广告内容之精华高度浓缩起来,从而在消费者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一、策划前要研究消费者心理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和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认知视角的广告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消费者认知视角构造了广告效果测量指标体系,并利用实际数据作出检验,其中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广告效果影响因素可以区分为信息性要素、情节性要素与投放策略要素;多元回归模型显示,情节性要素与投放策略要素对于广告效果具有显著影响作用,而信息性要素作用比较有限。同时模型总体回归状况显示广告在解释消费者购买行为方面具有有限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现实情况看,企业在遇到客诉时,保护品牌的传统方法以公关为主。比如消费者投诉到政府部门,进行政府公关;投诉到媒体,则在媒体投放广告;如果记者知道了,出点儿"封口费";如果投诉传播到网络上,则会动用"水军"的力量。殊不知,这些招数都有危险性,成本高,害人害己。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相似文献   

5.
《广告法》将广告的接受者表述为“消费者”,在虚假广告诉讼案件中,当企业依据《广告法》追究广告主、广告设计者或广告发布者民事责任时,原告是否属于消费者便可能成为争议的焦点。司法实践中,法院或者对“消费者”作扩大解释,或者对这一问题不予关注.当然也可以通过放松对“竞争关系”的理解从而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解决此类纠纷。但从理论上说,“消费者”概念应仅指个人,而不包括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个人。因此,《广告法》修改过程中,应恢复原《广告管理条例》的表述方式,即“用户与消费者”,或者采用更具开放性的概念“广告受众”。  相似文献   

6.
《企业与市场》2006,(7):14-15
曾几何时,当中国企业从计划经济中逐渐醒来,知晓“酒好也怕巷子深”的道理时,整个市场陷入了广告大战的竞序状态中。“广而告之”成了许多企业胜算市场的绝对手段。一时间,好的坏的,优的劣的。真真假假,广告大战把消费者忽悠得晕晕乎乎,不辨东西,稀里糊涂;许多企业刚凭借广告赢得了短暂的繁荣。但是市场很快让短视的企业尝到了苦头。很多红极一时、名噪一时的品牌罢花一现,在市场消失得无影无踪——秦池、太阳神、爱多、三株…消费者目睹了一幕幕品牌神话的上演及不太光彩的谢幕。之后,消费者逐渐成熟和理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随着 Web2.0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可以采用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生成有关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广告,这些广告对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关系营销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企业可以通过举办竞赛或提供赞助的方式引导消费者生成广告,也可以采取措施鼓励消费者自愿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生成广告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对广告的重视让消费者的世界变成了广告信息的汪洋大海,无论消费者是坐在公交车上、走在路上还是在电梯口,广告都会扑面而来,就连每天打开电脑都有无数广告垃圾邮件让消费者避之不及。而且。真信息和假信息相互混杂,消费者不得不花很多时间来辨别和确认这些信息。消费者已处于广告信息疲倦的状态,户外那些长篇累牍甚至企业的广告投入产出比不再像从前那样值得称赞。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心理与POP广告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成为市场中的重要因素。研究消费者心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POP广告是近年来风行于各商业场所的一种活泼有意味的新型广告形式,在商品的促销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优秀的POP广告能够打动消费者心理,从而影响其购买行为;消费者心理又会反作用于POP广告的设计制作。因此,研究消费者心理对于POP广告的策划、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东鹰 《新远见》2013,(Z1):84-86
时代的发展让消费者在买卖关系中不再处于弱势,如今、他们在面对商家时更多地是会去质疑而不是简单地信任,更加感性的消费动机让消费者在挑选商品和服务时不再只关注价格、质量与功能是否有保证,而首先会去关注企业品牌本身的一些因素,如环保、企业形象和知名度等,这些变化让企业越来越重视消费者的参与。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2007,(20)
股市一路高涨,基金天天火爆。CTR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去年增加的广告投入中,增幅最快的是金融投资产品广告,达到337%。同年,广告费从1月份的500多万元猛涨到年底的4000多万元。市场对金融产品的大量需求,让金融产品广告在投放上也开始呈现"大牛市"局势: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大量的银行、股票、基金广告涌入消费者眼球。可令人遗憾的是金融广告整体水平不高,由于金融类广告的种种因素限制,消费者常常被广告搞的不知所云,一头雾水。而企业也盲目地投入大量广告费,重复做无用功。本篇我们就北京诺瑞广告对于广发基金在网络上的推广活动进行解析,看看到底怎么做,才能让金融广告跳出窠臼,做出彩!  相似文献   

12.
每天我们都要接触很多广告,传媒轻易就可以触及我们的视觉、听觉,但是我们做购买决策时获得的信息,有多少是由外界的媒体告诉我们的?本文通过研究传媒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系,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的购物心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泰勒尔(1997)广告竞争模型中不允许消费者搜寻这一问题,应用两阶段博弈模型,建立了一个存在消费者搜寻的双寡头广告竞争模型,模型中的消费者具有偏好异质性,且搜寻成本企影响企业产品价格和广告水平。结果表明,在发现成本高的情况下,均衡是两企业定价水平相同,广告水平则随消费者保留值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小。  相似文献   

14.
知已知彼是兵战中的重要法宝,同样也是企业在商战中克敌制胜的利器。这是因为,当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扩大之后,如从本地扩大到全国或是进军国际市场,经理人员就需要掌握比以前更多的市场信息;感性消费时代的到来,使得消费者的口味更难把握,除了进行市场调查,别无选择;当企业更多地借助于品牌、广告及产品差异化等策略进行竞争时,也必须依  相似文献   

15.
从娃哈哈的“爽歪歪”、肯德基广告的“鼓励篇”,这些企业品牌传播之所以会被误读甚至受到抨击,问题并不仅仅在于品牌信息暗示失当,而在于企业忽略了消费者解读信息时所处的语境。  相似文献   

16.
广告中语言运用遵循广告运作的一般规律,重点是宣传和介绍产品,使消费者了解其功能、特点,并且树立企业和产品的良好市场形象.通过分析企业广告语言适用于市场需求、信息传播及消费者心理活动的原则,体现广告语言运用性的意蕴美,这样才能适合企业发展的规律和拓展市场,实现企业盈利的目标,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张晓盼 《企业导报》2011,(14):109-110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的消费需求和竞争环境也随之不断变化,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购买行为也受到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汽车经销企业将更多关注消费者行为,指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共赢。  相似文献   

18.
态度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消费者如何看待企业及其产品,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购买行动.同时,态度也是预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广告的角度来看,企业广告传播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说服顾客改变态度的过程,因此态度直接影响广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品牌传播,要求企业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关、销售、人际等传播方式,将特定品牌推广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品牌传播是企业满足消费者需要,培养消费者忠诚度的有效手段。通过品牌的有效传播,可以使品牌为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所认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广告能否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和心智是判断一个广告是否成功的第一标准,它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产品的销售量。因此,对于消费心理学的研究便成为企业广告策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文通过分析消费心理与广告之间的关系,及广告对消费心理的作用和广告的心理功能,就如何利用广告来打动消费者心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