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贵州省六枝特区毛口布依族苗族乡始终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摆上重要日程,采取措施,狠抓落实,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乡推行政务公开的主要做法是:一、切实加强领导为确保政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乡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抓政务公开的日常事务。同时下发了《毛口乡关于在全乡推行政务公开的实施方案》和《安排意见》,制定了《毛口乡政务公开办法》,把推行政务公开作为事关全乡经济…  相似文献   

2.
象州县水晶乡是坐落在偏僻山区的典型农业之乡。该乡耕地面积5.7万亩,水田2.5万亩,旱地3.2万亩。以往的农业种植主要是以稻谷为主,用以解决温饱,另外卖些剩余的稻谷到乡内的大米加工厂进行粗加工。全乡有蔗面积2.2万亩,一些群众受以往的冰冻灾害的影响,产生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思想,较多的村屯还是停留在耕种玉米用于养猪的经营模式,而不愿集中种植经济作物——甘蔗,导致土地闲置形象很严重。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贵州省三都县塘州乡立足资源优势,紧扣市场需求,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重点抓县主导产业(竹业)的基础上努力寻找“1+1”经济发展模式,挖掘自己的“1”。该乡利用荒山荒坡,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近两年来该乡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已种植花椒3600亩,发展金秋梨等精品水果示范基地700多亩,对全乡发展特色经济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塘州乡立足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三都县农工部@吴远初  相似文献   

4.
一、北盘江流域甘蔗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甘蔗是北盘江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其种植历史比较悠久。解放前,全区以种植芦蔗、竹蔗、罗汉蔗等地方品种为主,产量一般在1000公斤/亩,主要用以土法制红糖和鲜食,经济效益较差。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后期起,在贵州省糖料科学研究所(现为省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的指导下,开始了大面积的甘蔗品种引种栽培和改良工作;到70年代中期,北盘江流域已种植甘蔗4.5万亩,占到了全区可种蔗区耕地面积的70%,总产量为4.96万吨,甘蔗种植成为当时的主要收入来源;进入80年代,随着农…  相似文献   

5.
基场是贵州省都匀市边远少数民族乡,全乡境内山势险峻,地势陡峭,土地贫瘠,生存环境恶劣。在未开展“八七”扶贫攻坚前的 1993年,全乡农民人均占有粮食 122公斤,人均纯收入 294元,生活十分贫困。如何使全乡农民尽快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成了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思考和工作的重心。他们根据全乡人多耕地少,而富余劳动力充裕的实际,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研究,统一了思想认识,决定把开展劳务输出作为一项“致富工程”来抓,并于 1996年初建立了由 5人组成的“基场乡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办公室”,当年组织劳务输出 400多人,以后几年输…  相似文献   

6.
灌南县田楼乡,今年3000亩红辣椒喜获丰收,亩均收益1500元,仅此一项给全乡农民带来450万元收入,很多农户靠种植辣椒鼓起腰包。 田楼乡农民喜种辣椒已有多年的历史。该乡领导结合乡情,把种植辣椒作为全乡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扩大辣椒种植面积。全力搞好服务,为农户免费提供种子和塑料薄膜,引进了适合本地生长的最新品种“8819”线椒,并建立了跟踪技术服务体系,乡农技人员按村包片,指导到户,编制各种技术信息简报,把实  相似文献   

7.
三江县梅林乡在扎实推进“黑绿青产业”中,以“三个主动”推动青菜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主动发展青(蔬)菜种植基地。2009年,该乡采取了“示范户+菜农+一般菜农”的生产模式,鼓励农民连片种植,统一销售。全乡大棚蔬菜发展到65个,种植面积达5210亩,预计产值达500多万元。车寨村农民石秀林带头种了5个大蓬蔬菜苗圃,  相似文献   

8.
发展高效农业 建设农业强乡汉寿县围堤湖乡地处沅水南岸,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近年来,该乡紧紧围绕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运用市场机制的拉力,适应性、开发性地调整种植结构、产品结构,多层次立体开发土地资源,科学改革耕作方式。全乡经济结构、农民人均收入发生了...  相似文献   

9.
《农家之友》2008,(9):52
融安“科技大餐”摆田头 “开沟、打行、放种、撒肥、盖土……种甘蔗原来恁简单啊!”韦大嫂乐呵呵地对甘蔗技术员说。4月8日,融安县大坡乡党委、政府特邀县糖办和糖厂甘蔗技术员到该乡星下村苦竹屯,手把手地教蔗农种植甘蔗,将“科技大餐”摆到田间地头。  相似文献   

10.
简讯     
高山乡农村党员领衔主演“致富戏”   本刊讯 德江县高山土家族乡将经济、科技知识纳入党员教育范围,使全乡 300多名党员学会了领衔主演“致富戏”的本领。   两年多来,该乡采取技术讲座、现场指导等形式,培养了大批党员科技带头人。各村党支部推行帮扶到户,在资金、技术、销售方面实行承包,与群众共担风险。目前,全乡党员共帮扶 670多户,平均每人帮扶 2户以上。   (德江县委宣传部 文叶飞 )小碧乡秦棋村成立农机化合作服务队   本刊讯 前不久,贵阳市花溪区小碧乡秦棋村农机化合作服务队宣布成立。该服务队有运输机械 3辆,…  相似文献   

11.
邱北县八道哨乡畜牧兽医站,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中,依靠科学技术,大胆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公司 基地联农户的畜牧产业化发展路子,使全乡畜牧产业生产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广大人民增产增收架起了一座脱贫致富的“金”桥,受到了普遍的赞誉。  相似文献   

12.
张村乡地处庆元县东部山区,乡政府驻地离县城57公里,全乡19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现有人口6774人,有耕地面积4200亩,林地面积7.35万亩,海拔在380~935米之间。农民经济收入以种植粮食和香菇为主。是一个地理条件差、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资源贫乏、种植结构单一的欠发达乡。近年,经林业专家论证,该乡大部山地适宜种植锥栗,经过几年的推广种植,现全乡锥栗种植面积已达4734亩。  相似文献   

13.
牵住“牛鼻子”经济大发展滨海县临淮乡是江苏省委、省政府重点帮扶的贫困乡镇之一。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农村财务管理的"牛鼻子",狠抓增收节支,控减农民负担,使集体家底逐年厚实,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199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7922.46...  相似文献   

14.
正广西盛产甘蔗,以蔗手工制作红糖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在儿时的记忆里,红糖是珍贵的零食,腊月里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人们用红糖、花生做成糍粑作为迎接新年的小吃。但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有上百年历史的工艺也面临着被冷落的境地,红糖还只是村民们逢年过节时桌上的一道甜品,并未形成相应的产业。如今,不少村庄延续传统手艺,整合甘蔗种植和提高制糖工艺,规模化、品牌化,推进红糖制作从小作坊走向大市场。古法红糖越卖越火。  相似文献   

15.
永德县明朗乡地处山区,山高水冷,民族众多,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较为恶劣,自然资源贫乏,生产生活水平提高步履维艰,全乡财政入敷出,属“九五”期间省级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经过“九五”期间全乡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以绿色经济建设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抓好审计监督规范财务管理河南南阳县黄台岗乡农经站我们黄台岗乡农经站,担负着全乡20个行政村、246个村民小组和20多个乡直单位的财务审计任务。在财务管理制度没有健全以前,全乡基本上是“经济收支无人问,出现问题无人管”,致使不少村、组财务管理混乱,浪费...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为了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走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应对市场挑战,贵州省修文县谷堡乡党委、政府发挥服务职能,因势利导,发动农民成立了以基地为依托,生产独立、经营相对联合的猕猴桃、次早熟蔬菜、畜牧养殖三大农业专业协会,全乡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越迈越大。 用教训换来的猕猴桃协会 谷堡乡从 80年代末开始种植猕猴桃,经过近10年的发展,全乡种植面积达15000亩,产量达到 200多万公斤,果农1000多户。猕猴桃已成为该乡的一大支柱。 随着猕猴桃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一…  相似文献   

18.
桐庐县芦茨乡辖5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1144户,3806人,面积13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20.8万亩,耕地只有1044亩,是典型的山区乡,经济结构以山林农业为主,去年全乡3173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占据一半,人均纯收入3556元,针对山多地少,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条件不佳的状况,乡党委,政府自去年“双思”教育以来,努力实施“双百工程”(即发展小木加工、水晶磨珠加工各百家)和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等“百姓经济”,使去年全乡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了17%,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发展山区经济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19.
惠民乡,位于澜沧县东南部,距县城50公里,与西双版纳毗邻,素有“澜沧南大门”之称。全乡面积394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委员会,57个村民小组,3508户14138人,是一个以哈尼族为主的民族乡,这里有优越的亚热带气候及良好的水土资源,最高海拔1780米,最低海拔600余米,是甘蔗、咖啡、茶叶及经济林果最适宜种植的肥田沃土,尽管这里的哈尼族众长期斯守着它而不懂得或者说是无力开发利用,但它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从1996年“九五”计划实施开始,这里已然成了“隔岸桃花红未半,已有蜂儿枝头闹”的开发热土、思茅、版纳等地州的各类公司将期盼目光悄悄投向了它。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武清区曹子里乡辖33个行政村,2.1万人,是京津之间久负盛名的绢花之乡。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曹子里乡从2006年起,通过成立电影放映队,实现了“村村挂银幕,人人看电影”的目标,使久违的露天电影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促进了全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