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编辑同志:  笔者先后参加过 4次对经济薄弱村、后进村的帮扶整顿工作。在调查中发现,农村普遍看好以下五种干部:   一种是懂政策的干部 少数村民对党的政策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他们盼望基层干部懂得政策,宣传政策,与群众一道奋发进取,勇于开拓,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   二种是手不长的干部 群众殷切期望上级选派公道正派、勤政廉洁、大公无私的干部,帮助治理社会环境,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走共同致富之路。   三种是精技术的干部 经济薄弱村有相当部分农民缺乏科学文化知识,不懂得科学种田,盼望科技干…  相似文献   

2.
“把住临界线,守好三道关,坚持各项提留不超过农民的承受能力。”这是阆中县云台乡农民负担相对减轻的一条重要经验。这个乡的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稳定和减轻农民负担问题,把它作为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重要措施。经常利用有线广播,将上级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规定直接宣传给群众,从1985年以来,每年都是根据上级的规定办事,农民各年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最近,笔者下乡了解农村税费改革有关情况时,许多农民反映说,他们对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不清楚,对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情况也不了解;有的农户还拿出自己的“缴税通知”向笔者咨询。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一是村里没有及时召开组、户代表会议,宣传税费改革政策的力度不够。二是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文件没有及时印发到组户,精神传达断层。因此,农民盼望乡村尽快设立“政策文件公布栏”。据了解,在农村一些地方,大多数农民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了解不多,对许多他们必须了解的具体政策条文知之甚少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  相似文献   

4.
(一)浮梁县经公桥镇收取“村提留乡统筹”有五条好的做法:一是把党的政策宣讲到户,提高干群思想意识。该镇将每年9月作为农民负担政策宣传月,利用广播、有线电视、标语、宣传栏和召开各种大小会议,宣讲农民负担政策,做到解释清楚当年预算和上年度决算的详细情况;解释清楚农民应承担的义务包括那几项内容:解释清楚那些属不合理负担;使疑问解开,集体观念提高。二是把党的关怀政策落到实处,用温暖去感动农民。首先对5种人给予减免提留统筹费。①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②孤寡体弱老人;③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④群众公认的特困户…  相似文献   

5.
一、农民社会负担情况铜粱县部分农村近几年农民的社会负担呈上升趋势,一是提留项目有所增加,农民负担的提留项目由1985年的8项,增加到现在的13项,有的乡高达16项.二是收费标准有所增加,1985年各种提留共计7元,1988年达到了17元,递增34.4%.三是农民社会负担在收支中的比例上升,1985年占农业生产性纯收入中的2.06%,现已达到3.04%,增加了0.98个百分点.目前,对于农民社会负担的问题,各方面持有不同的看法.农民们认为,种地交农税乃天经地义,但交提留不合情理.区乡干部则认为,提留的项目、标准是上面定的,有些提留要上交,乡里办一些事情也得靠提留,村社的机构更要靠提留来维持,不提留一点确实不行.但农民的钱又不多,抵触情  相似文献   

6.
搞好干群关系,农村才能稳定。既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也要对农村干部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帮助,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温家宝答农民代表许志道问“我是来自河南的农民代表,我想给温副总理反映几个问题。”3月7日上午,北京河南大厦会议室里,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正在与参加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河南代表座谈,罗山县彭新乡杨店村党支部书记许志道站起来发言。许代表问:“现在农村有的地方干群矛盾很多,干群关系紧张。有村干部作风简单的问题,也有群众不懂政策的问题。提留收不上来,村里的事没人管,造成农村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正村官是你在农村生活、做事,无可避免要与之打交道的人,他们是我党最基层的"干部"。看似无足轻重的官,可在村里权力是最大的,要想在村里搞点建设,做点投资,没有他点头那是举步维艰。除了要抓好生产,紧密群众之外,最重要的权力在于他要落实国家的各种惠农政策,而这些政策若某些村干部不宣传,农民朋友往往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8.
一是组织重视到位各有关职能部门对上级的“打假”工作部署,不仅口头上重视,而且行动上要兑现。既要坚持在城镇轰轰烈烈地“打假”,又要经常深入乡村脚踏实地的“打假”,尽量消灭“死角、死面”,把“打假”贯穿于整个治理整顿农机市场工作的始终。二是文件传达到位有些农民说:治理整顿农机市场的“雷声”听起来很大,但做起来却“雨点”很小,甚至“干打雷不下雨”,“季节”一过,干脆“雷雨”全无。因此,对上级有关治理整顿农机市场的文件和会议精神,有关部门要层层传达贯彻到农民群众中,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治理整顿农机市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主要体现在农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村民会议作为村里的最高权力机构,就是村民管理民主和自治精神最重要的体现。能否把亿万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和发挥好,是新农村建设目标能否如  相似文献   

10.
农业部提出减轻农民负担6项措施最近,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业部提出了减轻农民负担的6项措施:1.依法把好审核关,“决不能开任何口子”,对未按法定审批程序出台的农民负担文件和项目,要严肃查处,2.管好用好提留统筹费;3.认真查处加重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农村基层工作,在与农民朋友的接触中,了解到当前农民有“四盼”: 一盼干部廉洁公正,心系百姓。老百姓除了盼望自己的干部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更盼望他们在工作生活中讲道德、讲原则、讲正气、讲大局、讲奉献,廉洁公正,关心百姓,体恤民情。这样,农民才会拥护,各项工作才能做好。 二盼政策落实到位,负担减轻。农民强烈盼望各级主管部门能将政策真正落实到基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实处,把农民的负担切实控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这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时下 ,农民人均收入有“水分” ,乃至“水分”很大 ,这在一些地方已是不争的事实。笔者称掺有“水分”的人均收入为“连环套” ,是因其一能套上级 ,二能套农民。先说套上级。近年来 ,上级评价农村富裕程度时 ,一般以人均收入为标尺。有的地方人均收入本来不高 ,但那里的干部为了显示政绩图虚荣 ,讨好上级保官位 ,竟然违反《统计法》 ,编造虚报人均收入 ,欺骗上级 ,自己得奖 ,有的还被提拔重用。这一现象正如群众所说的“干部出数字 ,数字出干部”。再说套农民。按国务院规定 ,向农民收取提留统筹款 ,不能超过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 %。一些乡、…  相似文献   

13.
财务公开要名符其实春秋时下,在农村财会工作中,定期向群众公开财务活动情况,巳成为加大民主理财力度、提高财务管理透明度的必要措施,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然而,从一些县、乡(镇)的情况看,财务公开不能一“开”到底的倾向依然存在。诸如:有的公开假不公开真...  相似文献   

14.
时下,一些地方在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上,迟迟不愿把政策交给农民,而是以“实用主义”的方式来对待政策;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就向农民大力宣传,坚决执行;而对自己无利的,就想方设法捂着盖着留着,即使向下宣传也是遮遮掩掩、模棱两可,让农民雾里看花,把握不住政策的精神实质。群众对此意见很大。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些农村干部政策观念淡薄,思想上重视不够,工作上马虎了事。上级文件发到基层,有些乡村干部不去组织学习,认真研究;不能联系实际,吃透文件精神。开会回来,把会议材料或往橱子里一摞,或往抽屉里一锁,…  相似文献   

15.
一个乡长诉苦说,他一年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在乡里,他怎么能当好这个乡长?这样的"苦水",不少当乡长的都有。据了解:造成乡长不能常在乡里的原因有:应酬上级部门名目繁多的检查、验收、评比等活动;参加上级召开的各种各样的会议;为跑项目,争资金,不得不外出"公关";部分乡长"走读","身在曹营心在汉",三天两头回城里的家;少数乡长自己想出去,冬飞海南,夏游哈尔滨,天南地北出游等。乡长是最贴近老百姓的地方官。党和政府的政策、形象的好坏,农民往往从乡长等乡干部的所作所为中去评判。封建时候的官吏每天都要升堂理事,何况我们共产党的干部。切不可让农民抱怨"基层干部不在基层,乡长不在乡",否则,离农民太远,会伤了农民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在深入基层指导工作中,常听农村干部和农民朋友反映,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农民增收需要政策的扶持,农村矛盾和纠纷需要政策依据。而这些都是农经部门的工作职能:不折不扣宣传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自觉适应生产力发展,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农经部门人员在实践中用自己的行动,经常奋斗在没有烟火的忙碌中,坦诚地宣传着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向农村播种着种子、播种着希望、播种着理想,诉说着党的温暖、政府的厚爱。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扶贫工作电话会议后,各地市县派出工作组对各乡村进行调查,确定重点扶贫村组。工作组所到之处之处,所见所闻大大出乎意料。每到一个乡镇,不但乡领导亲自接待,亲自汇报,而且还亲自陪同到村里检查。汇报的情况基本上是本乡,本组群众收入是如何如何地低,生活是如何如何地苦,要求列为贫困村。有的还动员农村党员向工代组递交“请愿书”,有的事前和农户统一口径,使工作组模不到真实情况,有的请本乡、本村在上级工作的领导同志出面向工作组打招呼,甚至有的村负责人要求工作组手下留情,将其列入,否则难以向乡里和老百姓交待,…  相似文献   

18.
农村财务实行“村有乡代管”,并由县经管站监督管理制度,是保证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减轻农民负担和密切干群关系的有效措施。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会碰到不少阻力,主要是乡村干部对“村有乡代管”认识不足,存在一些顾虑。来自村干部的顾虑有五个:一是村财务由乡里代管以后,担心乡政府随意平调各村里资金;二是担心上级拨给村里的专项经费被乡政府卡掉;三是村里要用钱时需到乡里支取,使用不方便;四是有些内部开支向乡里透了底,工作不便;五是被减下来的村财务人员如果安置不妥,会产生矛盾。乡干部则有以下三种情绪:一是…  相似文献   

19.
最近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农民承担提留统筹费“公平负担”工作现场会,重点介绍了灌云县伊山乡刘庄村的经验。刘庄村以推行“收入高的多负担,收入低的少负担”的公平负担政策为改革农民负担的重点,成立了由5名村干部、8名群众代表参加的公平负担工作小组,并由村民议事会组成群众评议小组,共同抓好以下4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宣传发动,把政策讲透刘庄村在推行公平负担中,开始时一些干部和群众有不少疑虑。有的干部对于“高收入多负担,低收入少负担”政策同鼓励支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相对立,怕实行高收入多负担会影响他们…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出现的乡、村集体企业为繁荣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缩小城乡差别,巩固壮大集体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有很多村没有兴办集体企业,村级集体除了向农民收取各种提留外,没有任何其它收入,集体不但无力为农民增加投入和发展公益事业,就连五保户的养老金、烈军属优抚金、民办教师工资、村干部报酬等都例行向群众提留、摊派甚至抬款解决。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当前农村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