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尤为突出的是金融人才的缺乏。根据调查显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大量的一线技能型金融人才,即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的专业金融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熟悉农村和农村产业结构的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金融人才和综合素质较高的金融人才。金融院校应结合农村金融机构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调整,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加强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服务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教育形式;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相似文献   

2.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的使命。基于阳江地区外贸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岗位能力与素质要求,提出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打造高素质教学团队和开放式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等人才培养对策,为本地区现代商贸服务业第一线培养"英语好、商务通、办事强"的发展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多学科间出现综合化以及交叉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培养单一能力的专业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在这个大形势下,我们要倡导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复合型”的音乐人才,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文章介绍了复合型人才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把学生管理教育成复合型的音乐人才。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发展的紧迫形势和我国金融的对外开放都迫切需要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而我国国际金融人才短缺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这种需要。目前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如期而至,我国必须在明确高素质复合型国际金融人才培养标准的前提下,采取既积极快速又切实可行的举措加紧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金融人才,才能在国际金融竞争中保持中国金融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地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必须重视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人才培养定位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不断优化,社会各界对复合型财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将智能技术和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相结合,持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创新。本文就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在对智能技术赋能的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作出有效评价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构建和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岸嫔 《对外经贸》2023,(1):118-121
浙江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技能型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推向了新高度,职业教育将更注重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审美能力,“深化职业院校美育教学改革,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的教育理念成为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孵化的政策引领。如何实现专业教育与美育深层次交互、提升学生综合审美能力成为跨境电商专业面临的“真问题”。从中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美育教育的缺失入手,探索将美育和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的全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7.
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对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至关重要。我国可借鉴国外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先进经验,应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快构建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即增强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教育,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职业化师资力量的培养,进行相关教材改进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设计多元化法律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机制,助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培养出一批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法律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强化会计实践教学的方案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秀梅  于滨 《北方经贸》2006,(4):115-116
加强会计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造灵感,不仅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要,更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需要。构建一个培养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符合时代需要,具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培养人才,课程是培养人才的核心载体,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本文以实践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徐冰 《消费导刊》2012,(10):135-135
21世纪是信息经济的世纪,我国正处在教育、经济社会的改革、创新和深入发展的过程中,而高校的责任职能是为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输送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保障.高校不仅仅是进行科学研究、知识传授的中心,更是培养各类专门科技人才的中心.而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不仅需要现代化的教学硬件设备,更要注重不断革新、高速发展、日益完善的现代化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是"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创课证赛"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创业就业、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竞赛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课证赛"四维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以培养专业岗位能力为主线,以获取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为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以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作为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的目标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共识,但是很多院校在培养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时,普遍出现了"复"而不"合"的问题。本文基于协同理论提出了复合型高技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新框架,并从如何协同信息技术和经管知识以形成复合型知识结构、如何协同校企合作以形成复合型能力结构、如何协同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以形成复合型素质结构等角度进行培养方案设计,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为相关院校创新复合型高技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竞争与机遇并存的时代,需要大批具有广博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具备创新、创业和经营能力的双创型高素质人才。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和造就双创型高素质人才是各类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霍静伟 《消费导刊》2009,(10):175-176
改革开放和国际交往急需培养复合型人才及进行双语渗透和学科交叉。对于理工科大学的英语专业来说,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学校的优势,结合英语专业的特点,调整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培养及提升双外语复合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适应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的"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英语高级人才,已成为刻不容缓、必须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给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在高职教育中,与普通的高校相比,更注重的是学生能力和技术的培养.在高等数学这门学科中,教师要重视的是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保证数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杨明刚 《中国广告》2007,(10):138-140
在现代国际广告和国内广告业界的激烈竞争之中,需要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不断追求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从创新型广告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的特点与基本要求来探寻创新型广告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浙江省企业急需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复合型商务荚语人才,而当前高职英语专业由于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不足,尚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商务英语人才,高职英语专业需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无缝对接。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融理论学习和实践为一体,从而获得在职业实践中相互关联的综合能力,为企业输送复合型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商务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18.
针对眼下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社会市场的实际需要,普通财会人员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高端人才相对短缺,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1世纪是一个需要优秀全面素质的人才的时代,因此,对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进行讨论,提高财会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就应该从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上抓起。为此,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学生特点,探讨既符合市场又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9.
杨松 《江苏商论》2014,(10):18-20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市场营销专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能力与素质的一体化教育理念,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高校应该转变观念,加强实践性教学师资力量,增加资源投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合理的实践成绩考核评价机制,培养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  相似文献   

20.
姒泽平  徐飞跃  虞凯 《商展经济》2023,(12):149-152
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高职院校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产业人才的重要措施。在新零售行业市场规模大幅扩张的背景下,新零售人才供不应求。为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岗位实际要求,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和商贸连锁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探索实践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共同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新零售发展方向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对专业服务新零售行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及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