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在自身历史和国情所形成的国家制度框架下嵌入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笔者通过梳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财政制度的逻辑脉络,研究认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现代财政制度既要成为协调国家与社会、市场关系的纽带,又要成为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和国家认同建设的有效制度安排,进一步增强国家秩序能力、国家赋权能力和国家创新能力等国家治理能力,维护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主体和道路性质,支撑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格局,促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逻辑下,现代财政制度建设遵循根本制度要求,受基本制度制约和影响,同时支撑和影响重要制度的效能。基于以上双重逻辑,我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应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建设主题,以统筹发展与安全为建设主线,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2.
《新疆金融》2007,(B11):135-138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能否保持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要前提。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只有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在新时代新征程肩负重要使命。上海银保监局始终牢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和宗旨,加强改革创新实践,在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推动实现监管和行业自身高质量发展。上海银保监局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着力聚焦“五个服务”,发挥上海“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以中国式金融监管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新动能,深刻影响着农民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发挥极大的赋能效应,在“三农”领域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进而推动实现农村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为更好地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需要提升农民金融素养和数字技能以弥合鸿沟;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进程来夯实基础;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安全体系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最后要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助力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乡村振兴作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与“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迈向共同富裕有着重大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说明农业农村现代化仍是国家现代化的短板,要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功能作用,能够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总目标。农村金融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动力引擎,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并秉承服务三农的本源,有效促进了金融回归实体经济,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小城镇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有益的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9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向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同农业现代化战略、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8.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发展,这也是中央连续第20次以指导“三农”发展为内容发布年度中央一号文件。我国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为重要目标。随着2020年精准扶贫攻坚战略的成功实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成为当务之急,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本文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农情,阐明了走农业强国必由之路的内在逻辑,并从加强金融支持方面,提出了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和授能作用、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等建设农业强国的路径,最后走出一条以共同富裕为特征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较大幅度地增加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初步形成了与市场经济、公共财政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体系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之所以说这次会议重要,一是五年没有召开工作会议。这五年,“三农”工作发生了革命性、历史性的变化,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城乡统筹的发展方略,明确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效的解决“三农”的政策措施, 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全国农业财政工作会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二是时机非常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刚刚结束,我们就召开全国农业财政工作会议,有可能是第一个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自2004年起,中央连续发布7个一号文件.聚焦于“三农”问题.进一步凸显农业的重要地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农业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农业信贷的大力推动。据国家统计局和发改委初步测算,至2020年.我国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20万亿元.平均每年需要投入1.5万亿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等要求。近几年,农发行基层行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三农”和金融工作的大政方针,以支持新农村建设为己任,积极拓展业务空间,加快有效发展,信贷支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在实践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探讨解决。  相似文献   

13.
李东 《税务研究》2023,(5):128-132
党的二十大宣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国税务系统掀起了“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讨论。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税收现代化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为使税收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应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税制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坚持人民至上,发挥税收调节职能,助力推进共同富裕;坚持公平正义,深化依法治税,助力法治中国建设;坚持科技创新,建设智能化征管体系,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坚持合作共赢,融入国际税收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目前已摆在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中国当今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借鉴我国城市改革的有关经验和方法推进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从而逐步建立农村的现代化体制,即: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公司化、农业生产方式的工业化、农村经济关系的市场化和  相似文献   

15.
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财政财务管理是整个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中央加强“三农”政策的重要保证。深化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财政财务管理改革,建立健全财政支农支出规范、安全、有效的运行机制,切实加强支农资金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业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对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城镇化进程和现代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历届政府都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建设小康社会、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任务。然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现成的路摆在我们面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欧美等发达国家乡村建设的经验对于我国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为了开阔视野、启发思路,本文系统梳理了美国、英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乡村发展的历程,归纳其演进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得出这些国家的乡村建设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重构重组与重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白钦先 《中国金融》2004,(12):26-28
包括粮食生产与供应问题在内的农业问题,10亿农民的生存、温饱、小康问题和农村经济(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与教育)与社会发展稳定问题在内的所谓“三农”问题,是从根本上制约与影响中国现在和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点,是中国相当长时期内的弱点、痛点、热点与敏感点之所在。农业不现代化,中国无现代化;农民不富,中国不富;农村不稳,中国不稳。  相似文献   

18.
张柯 《理财》2022,(9):82-83+85
<正>自2004年起,党中央连续19年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在“三农”发展中,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的管理问题不容忽视,只有强化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发挥项目资金的效益,才能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又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到财政。本刊2013年第12期刊登了《决定》第五部分有关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容,本期将《决定》其他方面改革涉及到财政的部分摘登如下,供广大读者和财政干部学习。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也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20004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国家财政不折不扣、扎扎实实地并创造性地加以认真贯彻执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为2005年财政支农工作和政策机制创新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