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漆莉莉 《当代财经》2004,(4):122-125
本文根据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构建系列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流动人口的线性关系模型,对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进行综合测评,找出互相影响的量的界线,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迥异,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的制造业中心,其本身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而当地的劳动力人口很难满足其生产需求,为此需要大量的外来人口补充。正是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经济发展的地域性产生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其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流动人口都牵系着一个家庭,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也是一个让人十分关注的话题,而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对经济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只有深入分析这种影响,才能加深我们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认识,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将从层次高的发达地区向层次低的落后地区推移。从而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一国经济布局的相对均衡,但这种推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刚性”地区或城市能够成功地保持经济的稳定差。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生产力逐渐向西部转移的过程中,东部发达地区必须不断的创新,以保持投资的“刚性”。  相似文献   

4.
5.
6.
盛益健 《经济研究导刊》2022,(30):141-144+148
稳就业位于“六稳”之首,在此背景下,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就业情况必然需要重点关注。通过在江苏无锡、南通和安徽滁州三地调查所得的1 028份问卷,探讨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宏观支持的各个指标对流动人口就业能力的影响机理,得到13个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及回归模型,并分析流动人口就业能力现状和特征。结果表明,目前流动人口整体就业能力并不强。流动人口在培训参与次数、培训参与意愿、有关就业政策的了解、社会支持网络、劳动力市场歧视等方面表现均较差。在此基础上,为提高流动人口的就业能力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流动也逐渐频繁起来,外来的流动人口成为了城市人口的一部分,并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关系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宏观方面分析了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协调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实现流动人口高质量就业和收入增长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利用2011—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数据,根据双向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会阻碍流动人口创业,这种抑制作用是因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增加了流动人口的“非创业”就业收入,缩小了流动人口“创业”与“非创业”之间的相对收入差距。进一步检验发现,城市文化多样性可能会削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收入效应,从而强化其对流动人口创业行为的阻碍作用。这表明,以普惠发展做大经济蛋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不仅需要优化数字普惠金融对流动人口创业的支持作用、扩大流动人口“非创业”增收渠道,还要促进城市内部融合以降低文化排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丛屹  闫苗苗 《财经科学》2022,(3):112-122
高质量就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针对现有文献大多忽视了人力资本投资在实现高质量就业中的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的问题,本文基于2004-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相关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人力资本投资与高质量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实现高质量就业有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投资则对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有明显的正向调节效应,但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差异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投资在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作用关系中也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因此,有必要着重加大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提出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努力将福建建成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本文分析了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指出了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流动人口就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北京市第三产业持续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吸纳流动人口的主要领域。但是,与国际大都市相比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还比较落后,传统服业所占比重高,知识密集型的金融、信息、物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由此决定了流动人口就业的结构性差别。在劳动力市场存在明显体制分割的情形下,造成流动人口就业与城市服务业优化升级之间诸多不协调的问题。需要建立统一、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给流动人口以平等的参与竞争的机会,通过搭建流动人口就业技能培训网络提高流动人口素质,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伴随中国创新投入的持续提升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数字技术创新与数字经济发展是否协调不但影响创新体系运行,也会影响数字中国建设进程。基于此,在构建数字技术创新与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Moran指数探究2015—2020年中国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及其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1)中国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呈良好上升态势,但两者综合指数较低,且数字技术创新滞后于数字经济发展;(2)从耦合协调特征看,中国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总体耦合协调度呈波动性上升趋势,但仍处于濒临失调阶段,其中东部地区耦合协调水平发展至勉强协调阶段,中部地区为濒临失调,东北和西部地区则表现为轻度失调;(3)中国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且呈现出明显的地理空间非均衡性,东部沿海地区形成高耦合协调度集聚区,东北及西部地区则属于低值集聚区。研究结论可为指导相似地区促进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协调发展以及落实数字中国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7,(1)
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未来的货币不仅要有价值和贮藏的职能,更需要便捷、高效、安全的流通和交易形式,以及能在现金、存款和其它各类金融资产之间高效转换的特性,以满足人们更加多变的交易和投机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三层次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焕文 《经济师》2005,(6):209-21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会计处理事项越来越多样化,会计职业判断在三个层次会计人员中的运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就如何提高三个层次的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选择。政府采购政策可以从供给与需求两侧共同发力,为发展数字经济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利用微观政府采购订单信息所构建的政府采购数据,分析政府采购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及具体效果。研究表明:政府采购需求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数字化治理,带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而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正向引导作用,特别是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治理水平、城市服务水平、城市基础研究和科技人才的关注程度越高,政府采购需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就越显著。企业家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以及企业创新活力越强,政府采购需求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也就越明显。因此,需要协同政府采购政策与数字产业发展战略,以有效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靶向性”作用;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治理水平,以有效发挥政府采购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作用;加大政府采购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以有效发挥基础研究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聚变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流动人口社会效应的分析,对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活跃的流动人口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迹象,其产生的众多积极社会效应,是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推动力之一;认为流动人口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珺 《当代经济》2007,(11):84-85
本文通过流动人口社会效应的分析,对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活跃的流动人口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迹象,其产生的众多积极社会效应,是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推动力之一;认为流动人口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聚焦数字经济对我国城乡流动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消费、就业、金融信贷等方面的影响,为数字减贫赋能共同富裕提供最新证据。本文全面梳理我国城市及农村地区的数字化进程,特别关注流动人口的数字化需求以及新冠疫情冲击对数字化进程的影响;深入探讨数字经济促进流动人口脱贫减贫的具体途径;重点研究农村人口,特别是女性农户、失地农民等弱势群体,对于数字金融服务尤其是互联网银行涉农贷款的需求,探讨涉农贷款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响应。本文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契合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通过稳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可以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20.
崔宇  范芹 《经济问题》2023,(9):52-59
就业是民生之基、财富之源,当前稳就业和保就业仍然是“六稳”“六保”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经济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助推器,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对实现高质量就业产生了较为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在把握数字经济的内涵及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扩容就业“蓄水池”,使就业机会推陈出新;能够筑牢就业“压舱石”,让就业生态千姿百态;还能旋转就业“魔方块”,令就业结构革故鼎新。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就业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劳动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劳资关系或日益紧张;对低技能劳动者产生替代效应,收入差距或逐步扩大;对不同产业行业产生差异化影响,经济效率或受到影响。数字经济视域下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包括:依靠平台经济,扩大数字就业岗位,创新就业形式;改善教育体系,注重数字人才培养,优化就业结构;关注青年群体,拓宽数字就业选择,增强就业信心;完善法律制度,强化数字就业服务,提供就业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