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立董事作为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者,主动辞职行为会引起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本文2016-2021年发布独立董事辞职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康美药业案判决前后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引起的市场反应及审计师应对策略。研究发现:康美案判决后,独立董事主动辞职日前后三天引起的市场反应显著下降了3.9%;在判决公布后,具有信息优势、年轻的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引起的市场反应更为显著,高、低薪酬独立董事主动辞职引起的市场反应差异不显著。进一步地,审计师会关注独立董事辞职行为及引起的市场反应,进而增加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研究表明康美案判决对独立董事及资本市场产生溢出效应,为加强独立董事履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供直接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吴冬梅  刘运国 《会计研究》2012,(12):19-25,94
本文利用2003-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公告数据,考察了我国特有的捆绑披露现象。结果发现,多数独董辞职信息与其他信息捆绑在一起披露,并未单独成文披露。本文按辞职人数和原因对信息分类,研究发现,相对于"单人"和"规定"辞职,"多人"和"非规定"辞职更多采用捆绑披露。进一步按辞职原因细分"非规定"辞职,研究还发现,相对于"可疑"辞职,"尤其可疑"辞职更多采用捆绑披露。上述结果表明捆绑披露是隐藏坏消息的非随机行为,管理层会基于信息性质进行披露形式的裁量,这丰富了我们对强制披露自由裁量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2011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独立董事薪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独立董事薪酬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地,相比负向盈余管理,独立董事薪酬对正向盈余管理的影响更加显著;最后,发现业绩好的公司中,独董薪酬与盈余管理程度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本研究表明,尽管独立董事在一定程度上有能力发现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但因无法有效抑制该行为的发生,所以会要求不同程度的薪酬水平为其违规隐瞒行为寻求风险补偿,而高公司业绩给独立董事的高薪要求创造了条件,从而进一步加剧公司盈余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朱凯  林旭  洪奕昕  陈信元 《金融研究》2016,438(12):128-142
本文以中组部2013年18号文件颁布为契机,分析了不同控股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中,具有政府官员背景的独立董事(以下简称官员独董)及其辞职对上市公司股票价值的影响。本文以312家涉及独董辞职的公司为样本,发现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聘请官员独董的民营控股上市公司(1)支付的现金股利水平更高;(2)官员独董辞职后股票价值下降的幅度更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通过聘用官员独董获得政治资源,而官员独董同时也会要求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发展资本市场的要求,间接地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学者型独董普遍存在于中外上市公司董事会中,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2005-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来考察学者型独董与公司盈余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学者型独董对公司盈余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学者型独董对民营企业盈余质量的正向影响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学者型独董的声誉水平对公司盈余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本文的启示是学者型独董能够有效发挥治理作用,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独立董事这个名词已不再陌生,并且伴随着2001年中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颁布,独立董事制度越来越规范,在改善公司治理水平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独立董事选择辞职,而且大多以个人、身体、工作等模糊字眼作为辞职的原因。独立董事的大量辞职不禁引人深思,研究独立董事辞职的原因,独立董事辞职后的市场反应以及企业价值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独立董事辞职的相关文献,并按照独立董事辞职的原因、独立董事辞职后的经济后果分类评述,可以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15—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年报问询函对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未被问询公司,被问询公司的独立董事出于风险规避和声誉保护的动机,更有可能选择“明哲保身”而主动辞职;同一年内被问询的次数越多,存在延期回函,以及问询函中问题数量越多、字数越多、语气越负面,或要求审计师出具意见时,独立董事主动辞职的概率越高。机制检验表明,会计信息质量越低、媒体报道力度越弱,被问询公司独立董事主动辞职的概率越高。此外,年报问询函对不同特征和职业背景的独立董事辞职选择的影响亦具有差异性,被问询公司中年轻的独立董事以及具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主动辞职的概率更高。本文的结论表明,独立董事作为理性经济人,同样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具有明显的风险规避特征。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应充分正视这一问题,并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独立董事尽职履责。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中组部"18号文件"出台后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2013年10月~2014年6月(官员)独立董事辞职公告数据,分析了政治联系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官员独董的政治联系对企业价值具有正效应,然而对于民营企业不显著。因此,需要完善制度环境建设,以降低政治联系的负效应和社会发展成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6-2012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辞职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重大财务报表重述和严重违规行为作为公司治理缺陷的代理变量,考察独立董事的提前辞职行为是否能够传递公司治理缺陷的信号。研究发现:(1)独立董事提前辞职行为的确具有传递公司治理缺陷的信号作用,即相比独立董事未辞职和正常辞职的公司,独立董事提前辞职的公司下年度出现重大财务报表重述和严重违规行为的概率会显著增加;(2)细分样本后发现,政治关系会显著影响这种信号作用,即政治关系强的企业其独立董事的提前辞职行为更可能预示公司存在严重的治理缺陷。本文不仅为监管机构建立独立董事追溯处罚机制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持,而且为学术界争议已久的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独立董事是公司治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从专业背景分析独立董事制度则是近期理论研究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聘请法律背景独立董事的动因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聘请法律独立董事的主要动因在于咨询,而非监督;当公司有着较多的法律诉讼、股利分配、股权转让以及资产收购等活动时,其更愿意聘请法律独董;当上市公司聘请法律独董时,其比较偏好声誉高和实务经验丰富的法律独董。进一步研究发现,聘请法律独董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有着较高的市场价值。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独立董事专业背景方面的研究文献,也拓展了法与金融的研究内容,还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效率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孙源 《财会学习》2016,(1):124-125
独立董事制度自2001年引入中国以来,一直面临"独董不独"、"人情董事"、"花瓶董事"等问题.本文基于官员独立董事辞职潮这一热点,总结了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政治关联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完善建议,为提高公司内部治理水平完善内部监督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上市公司实行独立董事制度效果分析从近几年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效果来看,独立董事在提高公司决策水平和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他们制衡公司控股股东权力和防范公司内部人控制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有些独立董事被称为“花瓶”董事,2001年曾出现过从不服处罚的郑百文独立董事状告证监会,也有些独立董事与董事会其他成员产生矛盾甚至被解职或自动离职,最近科龙“天价独董”集体辞职事件不禁引起我们的反思,三名独立董事2004年津贴每人高达38万元为何辞职?为何很多独立董事在任职期间从未发表过独立董事声明也没  相似文献   

13.
董事会的独立性对信息披露质量有着重要而直接的影响,独立董事(以下简称为独董)比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特征。关于独董的实际运作效果一直缺乏统一认识。本文选择了2003年至2005年92家发生财务信息失真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组,并考虑行业、资产等因素选择了配对样本公司作为控制组,分析财务信息失真前后样本组与控制组中独董比例小于1/3的公司所占比重的变化差异和独董比例的变化幅度,发现失真事件发生会促使相关公司提高独董比例;在政策强制影响作用下,样本组和控制组公司的独董比例都会显著提高,但样本组公司独立董事比例提高的幅度明显高于控制组公司。这一研究成果也为“独立董事比例提高将有助于防范财务信息失真”这一论点提供了支持证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上市银行股票交易量对年报信息的反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股票市场会对新的信息作出反应,市场效率不同,反应的速度和程度也不同。会计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源,对股票市场有着重大影响。本文从交易量的视角,利用我国沪深两市5家银行类上市公司1999~2004年会计报告和市场数据,检验了超额交易量和会计信息、超额交易量和会计盈余信息之间的相关程度。作者认为,股票市场对于包括盈余信息在内的整体会计报告信息的反应是显著的,而超常交易量与盈余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日内高频交易数据探究内部控制对股票市场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与股票市场操纵显著负相关,使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变量替换等方法检验后,结论稳健。理论分析和机制分析表明,内部控制可通过提升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对股票市场操纵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独立董事占比等公司治理因素、行政审批和法律法规等制度环境因素可对内部控制与市场操纵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市场公正层面的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对提高我国股票市场质量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股票交易量对年报盈余信息反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事件研究方法,从交易量反应的视角检验了1999-2001年度的市场交易量与年报中的盈余信息以及能够预示年报信息提前泄漏程度的公司规模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发现1999年度,非预期盈余与超常交易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公司规模与超常交易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000年度及2001年度,年报中公司非预期盈余越大,市场的超常交易量反应越强烈,且市场对非预期盈余为负的信息更敏感;2001年度的公司规模与超常交易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深刻表明我国股市及投资者日趋成熟,关注内在价值的投资理念正逐渐被市场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究了独立董事的职业背景对其选择性监督行为的影响,并以银行背景为例,采用2004~2015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在不同企业中的监督行为。本文发现,银行背景独立董事整体上不发挥监督作用,但将其银行背景与企业的股权性质进一步区分为国有和非国有后,银行背景独立董事在不同企业中的监督作用表现出"同股权性质监督弱、异股权性质监督强"的现象,即在国有企业中,非国有银行背景独董比国有银行背景独董的监督更强,在非国有企业中,国有银行背景独董比非国有银行背景独董的监督更强。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银行背景独立董事会比其他类型独董更积极地监督与其银行背景股权相异的企业。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独立董事特征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以及合理的推测提出假设,选取会计独立董事特征的相关数据和深交所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会计独董占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比例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2)具有政府背景和实务背景的会计独立董事更利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3)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会计独立董事繁忙度显著负相关。(4)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会计独董工作地点异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独立董事特征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以及合理的推测提出假设,选取会计独立董事特征的相关数据和深交所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会计独董占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比例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2)具有政府背景和实务背景的会计独立董事更利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3)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会计独立董事繁忙度显著负相关。(4)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会计独董工作地点异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披露其客户名称对投资者的影响。本文利用长期盈余反应系数度量投资者对风险的感知,分析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利弊。结果发现:公司在年报中同时披露前五大客户名称以及明细金额,相比于只披露了明细金额的公司,有显著更低的长期盈余反应系数;异质性检验发现,当公司的专有成本更高、投资者专业能力更强或者市场交易风险更高时,会加剧这种负向关系;经济后果检验发现,披露客户名称后,公司下期的市场表现、经营业绩以及盈余持续性都显著更差。由于专有成本的存在,客户名称的披露会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经营风险的感知,投资者能够理性预期到上市公司披露客户名称并非完全有益。鉴于客户、特别是大客户对公司的重要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分析目前客户信息披露规定的政策效果,也为后续制定相关披露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