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契约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契约理论,企业的本质是一个"契约联合体",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则是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组复杂契约,既包括显性契约也包括隐性契约.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的不同特征可以从理论上解释企业社会责任的失衡问题,契约的自我履行机制、第三方强制履行机制和第三方社会履行机制则对解决我国当前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构建"企业自律、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企业社会责任实现路径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陶珠 《江苏商论》2010,(11):115-116
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这是外部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但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企业诚信缺失等问题依然严重。企业需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政府应创建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机制,督促企业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定期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3.
以利益机制为内在激励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状况近三年没有明显进步,其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不足。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利益有相关性,现有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更多地看到两者的负相关性,但两者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以企业利益为内在动力构建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发挥法规、政府、第三方力量,构建以企业利益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激励相容机制,企业才能真正自愿履行社会责任,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才能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佑林 《北方经贸》2009,(11):104-107
传统企业理论率行股东利益至上的原则,认为公司的唯一责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在20世纪初随着“公司社会责任”的提出受到了挑战。沉重社会代价以及巨大社会成本的付出,除受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等因素影响外,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缺失也是重要的原因。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沿革、理论基础等方面的探索。结合我国国情,反思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从政府、企业、社会三方面提出构建以环境责任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社会责任对策。  相似文献   

5.
《WTO经济导刊》2009,(11):84-84
Q:《WTO经济导刊》你好!最近看到一些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利益相关方除了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外,还将同行竞争者纳入其中。企业与同行竞争者之间既然是竞争的关系,又怎么会是利益相关方呢?企业需要对其承担怎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葛在波 《消费导刊》2009,(12):234-234
"三鹿毒奶粉"事件将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放大到了极致,让人痛定思痛。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及企业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及企业环境的现状,指出企业与社会是共生共荣的利益统一体,企业长远利益的实现维系于与利益相关各方的关系;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政府必须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事件"、光明乳业质量问题事件等。事实上,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导致相关利益者各种利益受损,更潜在地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反而降低了其竞争力。本文以2012年质量问题频发的光明乳业为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以其2002—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中只有消费者因素进入了回归模型,其他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均不显著,并且企业社会责任与竞争力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南京宣言可以说是奶协的无奈之举。奶业协会认为,导致国内奶业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乳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宣言》隐讳地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企业在创造利润,为股东效益负责的同时,还应该承担起对员工、消费者、供应商、同行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事业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其利益相关方责任的承诺,当前我国企业在员工、产品、环境、公益事业宣传、社会捐助等企业社会责任指标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完善立法、加强政府监管、促进国内科研机构和国外NGO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媒体优势、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机制是促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一词起源于美国。一般认为,Oliver Sheldon在美国进行企业管理考察时,于1923年在其《管理的哲学》一书中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斯坦福研究所首先对利益相关方进行了阐述,提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与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商、社区等都存在着利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利益相关者理论指出企业是一个有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契约共同体。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研究框架,依据连锁零售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连锁零售企业对股东、员工、供应商、消费者、债权人、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的内容,并探讨了如何履行其社会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趋于可持续发展,部分建筑企业已经认识到在建造和经营环节中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将社会责任落实到实际的生产建造与销售当中。但仍有部分建筑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对客户、供应商、承包商、员工、生态环境以及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缺乏社会责任,进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建筑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的内涵以及作用,论述了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提出了建筑企业社会责任营销实现的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徐霞  陆雨婷 《中国市场》2014,(44):113-115
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公众将其视线逐渐转移至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企业也逐渐改变其"利"字当头的发展目标,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本文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选取我国石油化工、塑胶塑料上市公司2012年财务报表数据,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对象划分为股东、债权人、消费者、员工、供应商、政府这六个方面,依此设计指标,建立模型,并且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根据实证结果总结出:企业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其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2010—2017年25家酒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给7个利益相关者赋予相应的权重,对我国酒类上市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财务绩效与股东、顾客、供应商、员工、政府以及环境的衡量指标呈正相关,与债权人的衡量呈负相关,即样本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更有益于提升企业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   

15.
韩融  韩晓东 《中国市场》2011,(39):23-24
根据我国特殊的国情,通过分析企业经营中权力、责任、利益三者的关系,找出现阶段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重新定位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的社会责任不等于社会职能,应避免"企业办社会"现象;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和谐共存,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带来稳定的顾客群、良好的美誉度和健康的行业氛围,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提出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市场失灵使人们认识到了企业社会责任,但如果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以解决市场失灵,就混淆了私主体与政府的职责.企业社会责任首先是法律责任,实践中要谨防企业将捐款等社会责任作为逃避法律义务的公关手段.文章指出,不能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可加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法制、市场竞争、政府监管才是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7.
倪爱东  朱长胜 《商业时代》2007,(28):46-46,102
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为除股东以外,企业还需要维护员工、客户、供应商、社区等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认为,如果企业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那么将企业利益相关者添入企业的治理模式,使企业的财务治理目标转为追求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是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出发,选取了上证180上市公司2007-2009年财务数据,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相关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来研究间二者的关联程度。研究表明:企业股东大会次数股东大会次数与企业对政府、职工的社会责任负相关,与供应商和投资者是正相关。监事会会议次数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性均不显著,独董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也均不显著,高管薪酬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均不显著,但都为正相关,股权集中度与企业对政府和投资者的贡献率显著正相关与对社会的贡献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不断提升企业诚信建设水平和履行社会责任能力是现代企业的重要责任,也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共和国的钢铁长子”,鞍钢始终秉承诚信理念,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在为国家创造价值、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充分兼顾相关方利益,实现了与投资者、用户、供应商、员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综合价值创造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中央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为企业创造综合价值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家相继颁布的一系列法律为企业坚持履行社会责任创造了更好的环境。企业应坚持正确的社会责任观,积极创建多方参与的社会责任沟通机制,积极承担对各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政府应努力构建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