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树枝形专用线直达货物列车取送车作业的特点,在考虑机车走行模式和牵引质量条件下,以取送车走行时间和等待时间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树枝形专用线取送车数学模型,并且提出一种融合蚁群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混合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得出机车牵引质量的改变会影响取送车作业最优解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将动车组接续周转计划的优化求解过程归结为在动车组运用接续网络上应用搜索算法寻找满足约束条件和使目标函数最优的路径集合的过程。优化动车组运用接续网络可有效提高求解效率。应用匈牙利算法设计了以"使用动车组最少"为目标的动车组运用最优接续网络生成方法,以京津城际铁路本线列车平日运行图为例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求解最优接续网络,运算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列车编组计划与车流径路优化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列车编组计划中参数波动性的问题,分析直达去向车流量、技术站编组去向数、技术站改编车数、线路区间通过列车数等相关参数波动情况,构建基于不确定参数的列车编组计划与车流径路综合优化模型,从处理机会约束、确定初始可行解、求解目标函数等方面对模型进行算法设计,最后通过对算例进行编程模拟,得到不确定参数的最优编组方案鲁棒性更强,为制订列车编组计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时优化铁路站场取车计划,给出调机处于不同起始位置时,单次连挂调机走行距离的计算公式。以调车机车总走行距离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车列最大长度限制和最晚到达约束,建立铁路站场多次往返取车优化模型,将多次往返取车模型抽象成权重动态变化的带权有向图的最小权重路径问题,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求解。以某铁路编组站树枝形站场取车作业为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停留车组数量的增加,改进蚁群算法收敛到最优解的迭代次数逐渐增加,在实际应用要求的计算时间限制内,可收敛并得到最优解。  相似文献   

5.
充分高效地利用铁路客运站既有设备完成各项作业组织是铁路车站的核心工作。在列车运行图和站型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分析客运站接发列车作业、本务机车作业、调车作业及站内技术作业等业务,建立以各项作业等待时间二阶矩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的模型,求解目标函数,以能够均衡、紧凑地安排各项作业的次序、时机及占用资源,使车站作业组织整体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6.
编组站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一环,其作业效率直接影响铁路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了高效、经济地完成列车解编,提高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需要优化编组站配流。通过引入"惩罚系数"衡量到、发列车接续的代价,将配流问题转化为运筹学的运输问题,考虑编组站实际作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以车流接续总代价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编组站配流优化模型,并设计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优化的配流计划,验证编组站配流优化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可以提高和优化编组站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7.
动车组作业调度计划的科学制订对提高铁路动车组运用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建立系统的优化方法可以为动车组运用决策信息化奠定基础。根据动车组运用作业调度问题和列车运行图之间的关系,构建动车组运用作业调度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一种基于车次顺序列表的模拟退火算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通过模拟我国中东部高速铁路数据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模拟退火算法能够在可控时间内得到满意可行解,为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计算双线铁路通过能力,提出一种双线铁路线路通过能力图解计算的新思路,借鉴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建模方法,构建列车运行图优化编制的析取图模型,设计遗传算法求解,实现以时间跨度最小为目标的双线铁路运行图优化编制,以支撑双线铁路线路通过能力的图解计算。通过算例测试验证了运行图优化编制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单类列车的开行数量,对多类列车混合开行情况下的扣除系数进行分析,运用帕累托最优原理描述多种类列车开行情况下的线路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借鉴已有车站作业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对客运专线车站的列车接发进路排列的优化算法进行研究.针对客运专线车站的特点,研究列车接发仿真中进路排列的优化算法,建立车站网络描述图形,从数学规划的角度建立进路选择模型,运用贪婪算法的思想求近似最优解,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客运站计算车站接发车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论述铁路编组站车流作业过程的基础上,确定配流的基本思路和约束条件,以及配流的原则,将车辆在编组站总停留时间最少定为配流问题的基本目标,提出配流的具体方法,采取从始发列车约束条件反推计算解体列车解体顺序,求得车流接续时间最短的最优解.并以重庆西站为例,将配流运算系统在 office Excel 2003的环境下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11.
铁路编组站货车集结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点集结和定编集结是当前各国铁路采用的两种编组站货车集结模式。通过建立编组站货车集结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对编组站的货车集结规律和定点集结模式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表明,编组站采用定点集结模式,可为铁路货物运输实现时刻表制度,为建立快速货物运输体系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2.
运用模糊因果聚类分析方法,结合铁路编组站作业的实际,选取对编组站运营指标影响较大的因素,建立基于模糊因果聚类的指标预测模型。通过对车站运营指标预测的实例分析,说明运用该方法对编组站运营指标进行预测,实际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新时期铁路编组站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路编组站设计是站场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编组站的站型、驼峰类型,到自动化管理,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自动化编组作业体系。随着路网的建设,有的编组站在路网中的作用逐渐减弱;而有些在路网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编组站,由于衔接线路的增加,作业量增加幅度较大。随着枢纽客内货外布局的优化,对编组站的站位及规模将会作出新的调整。结合新的发展要求,探讨新时期铁路编组站设计。  相似文献   

14.
利用计算机编制编组站站调阶段计划,应首先建立编组站站调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生成器(IDSSG),根据各编组站的具体情况生成专用的站调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结合站调阶段计划的特点,说明编组站站调IDSSG的特性和设计要求,并对系统的构成及各子系统的设计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铁路编组站运营仿真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铁路编组站运营仿真系统研究内容的分析,提出仿真系统的数据及模型层、管理及研究层、应用层和动态仿真层等4个模块化层次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编组站运营仿真系统软件,完成了部分技术作业流程内容,讨论了利用该系统进行编组站相关技术作业仿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与编组站负荷分工联合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编组站解编负荷状态评价函数及曲线,以车流组织费用最小化和编组站解编负荷状态最佳化为目标,构建货物列车编组计划与编组站负荷分工联合优化模型,并考虑编组方案惟一性、解编能力和调车线数量等约束条件。利用目标规划法(GP)将模型由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设计了相应的搜索生成方法并编程予以实现。最后基于实际路网案例,使用LINGO数学软件完成模型的求解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用分析和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向塘西编组站现有综合自动化系统运用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各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加部分设备,完善各系统间联系通道,以及加强车站调度指挥决策、记录和统计分析功能等建议,促进编组站的作业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聚类模糊分析在编组站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编组站分类问题,运用模糊c-划分方法对编组站进行合理的空间划分,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聚类ISODATA方法对编组站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划分系数和划分的平均模糊熵对聚类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实例分析,证明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编组站分类中的有效性,为编组站分类问题的量化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摘挂列车调车计划的算法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玮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29(3):79-81,84
分析摘挂列车调车计划的编制要求,把调车钩计划的问题应用基数排序算法进行解决,使调车问题数学化,采用按车组序列化排序,并实际应用在成都北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